中成药辨证应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2011-06-21 08:19王宁德王彦平
海南医学 2011年20期
关键词:热型清涕证候

康 丽,王宁德,王彦平

(榆林市中医院药剂科、中医儿科,陕西 榆林 7190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当前我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占门诊就诊病例的50%左右,绝大多数由病毒引起[1]。而当前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已涉及到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但是西药对病毒性疾病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2]。我国传统医药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辨证分型比较混乱,导致效果不佳,有碍于中医药的推广应用[3]。本文就此具体探讨了中成药辨证应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以促进中药的合理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年前来我院急诊门诊和留观的80例小儿患者进行首诊登记和随访,发病在48 h之内,入选标准:符合西医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疾病诊断;家属能够配合填写观察表者[4];无严重并发症与精神疾病者。其中男35例,女45例;男女之比约0.8:1;年龄最小1岁,最大11岁,平均5.6岁;初诊时发热天数最长为2 d,最短为1 h;体温最高40.5℃,最低37.0℃。根据《中医儿科学》分型,上述患者可分为风寒型20例,表寒里热型30例,风热型30例(风寒型:发热、恶寒、鼻塞、流清涕、咳嗽、身酸痛、头痛、乏力。表寒里热型: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咽痛,乏力、咳嗽,头痛。风热型:恶寒、发热、咽痛、口干,咳嗽、纳差、乏力、头痛),三型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给药方法 风寒型:服用午时茶颗粒,1~3岁1/3袋,3~7岁1/2袋,7~11岁1袋,每日两次。表寒里热型:服用小儿感冒颗粒,1~3岁1袋,3~7岁1~1.5袋,7~11岁1.5~2袋,每日两次。风热型:服用小儿感冒舒颗粒,1-3岁1/2袋,每日4次;3~7岁1袋,每日3次;7~11岁1袋,每日4次。三组发生高热惊厥者,可给予地西泮0.3~0.5 mg/(kg·次)。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明显者,可配合液体疗法。

1.3 观察指标 (1)主要指标(发热、恶寒、鼻塞);(2)次要指标(流清涕、咳嗽、身酸痛、头痛、乏力、口渴、咽痛、口干、纳差等)。

1.4 临床症状证候总积分计算方法 在临床判断中根据每个症状有与无判定分别计为1分与0分(比如一个患者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清涕、咳嗽等5个症状,就积5分,只有流清涕、咳嗽等2个症状,就积2分),最高12分,最低0分。疾病程度越重代表有多个临床症状累计,分数就越高。疾病程度越轻代表只有少数或者个别临床症状累计,分数就越低。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体温正常,临床症状证候总积分减少≥95%;显效:体温正常,临床症状证候总积分减少≥70%;有效:体温正常,证候总积分减少≥30%;无效:未达有效标准[4]。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与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与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风寒型小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0%,表寒里热型小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3%,风热型小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7%,三组总有效率都比较高,相互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临床证候积分 三组治疗前,临床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治疗后三组间的积分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比较(±s,分)

分型风寒型表寒里热型风热型例数20 30 30 t P治疗前积分10.18±2.63 10.16±5.25 10.25±6.23 0.985>0.05治疗后积分2.95±0.52 2.98±0.52 3.00±0.85 0.925>0.05 13.256 12.852 13.962<0.05<0.05<0.05 FP

3 讨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当前临床以鼻咽部炎症及全身症状为特征,多表现为发热、恶寒、鼻塞、流清涕、咳嗽等症状。一般预后良好,但由于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细菌可进入,因此该病对小儿身心健康危害甚大,应予以高度重视[5]。

本病应归属于中医学“感冒”、“伤风”、“伤寒”等病范畴[6]。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小儿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优势[7]。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不仅在于整体调节,而是能够进行辨证论治,以达治疗疾病的目的[8]。其中风寒型即寒热头痛,汗出不多或咳嗽,脉来浮大或兼弦紧,宜以辛温解表法治之。表寒里热型属外感风热者,宜用辛凉解表法。风热型最忌辛温,暑病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治疗当取辛温复辛凉法,方能使热去湿化,邪从外解[9]。本文结果显示,上述三型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中成药治疗,经过治疗后,风寒型小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0%,表寒里热型小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3%,风热型小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7%,三组总有效率都比较高,相互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三组治疗前,临床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治疗后三组间的积分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中成药辨证应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是肯定的,可有效改善临床证候积分,值得推广应用。

[1]叶 满,文晓君,卢美群,等.1132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0,20(10):88-90.

[2]宋俊生,熊曼琪.刘完素对外感热病证治的贡献[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1(6):479-481.

[3]陈昌陆.布地奈德联合万托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1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7):40-42.

[4]李继明.论中医外感致病因素[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2):51-53.

[5]叶开升,卢跃棣.金莲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3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6(9):579.

[6]陈 涛.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8,19(12):117-118.

[7]孙诗炜.小儿双清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8(4):29-30.

[8]李安源,司国民,吕 红,等.口服清颗粒治疗小儿上感发热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3):32-34.

[9]冯江生,马雁军.健儿清解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6例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5(10):795-797.

猜你喜欢
热型清涕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过敏性鼻炎,重在治肺
略谈临床热型的辩证治疗
秋冬时节防鼻炎
中药治疗鼻鼽临床举隅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开四关”为主针刺治疗肺经风热型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从中西医学的异同探讨中医证候基因组学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