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庆超低渗透油田开发与管理

2011-07-02 05:37雒继忠韩哲剑杜磊
中国石油企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作业区油藏油田

□ 文/雒继忠 韩哲剑 杜磊

长庆油田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以下简称采油二处)现管理华庆、元城、华池、白豹等4个油田共15个区块。按照长庆油田“十二五”期间5000万吨油气当量发展规划,华庆油田2012年原油产量将跨越100万吨,2015年将达到200万吨以上,华庆超低渗透油藏将成为长庆油田实现5000万吨、甘肃陇东上产800万吨发展目标的重要增长点。2008年以来,面对新的环境和发展要求,采油二处广泛应用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创新等创举,持续优化劳动组织架构,实现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超低渗透油藏开发与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企业发展方式得到显著转变。

快速、智能化—构建现代化数字管理模式

积极探索智能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走经济有效的低成本之路,建立了按生产流程设置的以站为中心的生产管理单元,研究配套了数字化管理的机制体制,形成了“电子巡护、远程监控、精确制导、智能管理”的油田管理新模式。

强化技术管理,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按照“五统一”、“三结合”的总体要求,坚持“三同时、三同步”的原则,应用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成果,大力实施重点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实现主力开发区块数字化建设与数字化管理大连片、大融合。

构建网络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坚持数字化建设与生产、安全、岗位相结合,与流程化管理相匹配,突出井、管线、站等基本生产单元的流程化监控,实现由传统“采油厂—作业区—井区—班站—岗位”五级管理向“处部—作业区—班站”三级管理转变,达到 了“减少管理幅度、压缩管理层级、控制用工总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借助数字化平台,推进生产智能化管理。通过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现场工况实时监控、异常情况自动报警、自动投收球、电子巡井、闯入预警等数字化管理,推动油田开发管理“从人工搜集信息到计算机辅助处理,从提供选择结果到自动生成分析报告,从打造信息组合到提供连续信息流”的转变,实现了井组、站内生产运行参数自动采集,站控平台实时监控。

彰显特色技术,助推数字化管理高效运行。推广井站数据实时采集、电子巡井、危害预警、智能诊断、远程控制等数字化管理,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使劳动组织改革与数字化管理相统一,形成信息网络传输、功图量油、稳产配水、电子巡井、长输管线泄漏报警紧急切断等关键技术,确保了数字化各项管理高效、快速运行。

引入精益管理观念,打造精益化管理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强化基础管理为基点,以标准化管理、现场“6S”管理、对标管理、基层建设为支撑,构建“数字化精益管理之屋”,将管理部门权限、职能、重点工作履行等工作与数字化网络监控、考评相对应,管理逐步向一线操作岗位延伸。在数字化井站,运行操作的部分由数字化平台独立完成,岗位员工的职责从操作变成协调监控,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精细管理从重组织、重决策向重过程、重源头转变,追求生产组织运行的精益求精和高效管理。

高效、扁平化—催生新型劳动组织模式

在推进数字化建设、优化简化生产流程、集成创新的基础上,面向生产前端,推行生产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探索与实践华庆油田超低渗透模式下的新型劳动组织架构,推动华庆油田向管理现代化转型。

规范管理模式,实现按流程管理。创建集约化的劳动组织管理模式,建立按流程管理的“作业区—站点—井组” 劳动组织形式,按联合站设置采油作业区,将归属于同一个联合站的采油作业区合并,撤销集输(大)队,将联合站(集输站)纳入作业区统一管理,减少基地后勤服务人员配置,实现了基本生产站点的有效控制和集约化管理,使行政管理和生产流程管理相统一。

推进扁平化管理,建立快速应急反应体系。统一规划部署,统一生产调度,因地制宜调整组织机构,按增压点布局,每2~3个增压点设1个“应急班”,驻守在其中一个地理位置相对集中、交通位置相对重要的增压点。业务接受调控中心领导,业绩接受所辖增压点的考核,实现快速现场处理,进一步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

持续优化建设模式,盘活生产资源配置。构建新型劳动组织架构下的“二级布站”、“一级半布站”模式,建设模式与管理模式相统一,优化生产资源配置。通过采油作业区与联合站共建、井站合建、多站合建、取消井区部和倒班点等措施,减少基地后勤服务人员配置;重点实现对以井、站、管线组成的基本生产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对新建油田,借鉴苏里格气田数字化管理经验,探索推广以撬装增压集成装置代替增压点的“一级半布站”模式,提高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逐步实现采油井站的无人值守,大力减少用工总量。

构建新型管控模式,优化劳动生产组织。在新型劳动组织模式下,人员从分散驻点向生产基地集中,工作由独立作战向团队协作的方向发展;信息对称,促进了员工职业发展,自动化程度提高,减少了无效劳动,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数字化管理使员工进入危险区域次数减少了80%。劳动组织架构变革,扁平化管理,减少了管理层次,控制了用工总量,采油作业区用工较传统模式减少32.4%,可实现百万吨用工控制在1000人以内的目标。

快速、标准化—打造高效地面建设模式

按照“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的要求,以提高建设速度、节约资源、减少建设投资为根本,结合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要求,推行标准化建设,实现地面建设模式与数字化管理、新型劳动组织架构、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地面建设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持续优化、简化,为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推波助澜。

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建立投资控制体系。全面执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规模化采购、标准化预算”,将“四化”管理的标准与要求贯穿于项目管理全过程,体现于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快建设效率;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控制总量”的原则,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做好转型后油田生产资源的统一规划、有序建设、一体利用;推行整体建设,持续优化简化,通过应用和推广井场设施优化、增压点工艺优化、数字化集成增压技术、泵到泵连续输送技术、站外管网优化、采出水处理系统优化等成熟技术,持续优化简化,不断探索低成本建设的新途径。

以系统优化为依托,凸显建设特色。围绕把华庆超低渗透油田建设成为“科技、绿色、和谐”现代化大油田的总体目标,以单元简化为基础,推行大井组、二级布站、井站共建、多站合建的地面建设模式。全面推进“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同时初步形成了“大井组、二级布站、井站共建、多站合建”地面建设模式,有效减少了井站数量,为降低数字化建设成本。提供了保障。

以增储上产为目标,推进科技高效建产。技术创新是控制投资、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按照“经济、实用技术才是好技术”的思路,进一步丰富完善“油藏快速评价、超前注水、压裂改造、精细注采调控、四小采油工艺配套、地面优化简化”六大技术系列、22项特色技术的开发技术模式。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超前注水技术、合理流压控制技术、小井眼完井采油技术、储层改造适用技术、 直线电机采油技术、低产井智能间开技术、“一拖多”转子变频调速技术、分采泵采油技术、杆式泵采油技术、多井井口自控加药技术、水平井采油、低产井智能化间开、节能型数字化抽油机等特色技术的应用,单井平均节电率19.3%,提油泵效提高12.1%,水平井井均产油为直井的3倍,进一步加快了华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发展的步伐。

瞄准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技术难点,开展攻关研究与试验,形成了储层快速评价、有效驱替系统优化、多级压裂改造、地面优化简化、低成本钻采配套等特色技术,为实现超低渗透油藏的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作业区油藏油田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精细古地貌恢复指导隐蔽油藏勘探发现
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作业区安全隐患监测方法
注气驱油藏新型气驱特征曲线推导及应用
海底油田
煤矿锚喷作业区喷浆粉尘数值模拟与新型湿喷一体机研制
掘金油田环保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