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管理体系让生产更优质

2011-07-02 05:37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
中国石油企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采油厂应急节点

□ 文/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

莫北/供图

敏捷生产管理体系是以提升生产运行质量为根本,以确保产量任务完成为共同发展目标,确保采油厂原油产量均衡生产,实现系统平稳运行。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成立于1972年,隶属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处渤海之滨黄河故道入海口处。油区横跨无棣、沾化、利津、河口三县一区,管辖着渤南、埕东、大王北、富台等15个不同类型的油田。具有勘探面积大、油藏类型多、储量丰度低、油区分散、地面条件复杂等特点,担负着年产262万吨的原油生产任务。

从2009年开始,采油厂开始探索以提升生产运行质量为主的敏捷生产管理模式,该模式从采油厂和采油矿层面同步开展,力争通过全面推进系统管理,树立超前预警式的管理理念,研究、发现产量运行风险出现的苗头,判定风险的种类,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掌握工作主动权,以避免产量大幅波动,实现均衡生产,从而有效提高了采油厂生产运行质量。

构建敏捷生产管理体系的主要做法

敏捷生产管理体系是以提升生产运行质量为根本,以确保产量任务完成为共同发展目标,通过建立敏捷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体系、产量预警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日常运行体系、信息传输体系、考核监控体系,调动生产系统各部门积极性,全面推进系统管理,大力实施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管理创新,深化生产管理组织、指挥、协调、监控、服务五项职能,既组织好计划性工作顺利实施,又准确、及时地应对突发性事件,确保采油厂原油产量均衡生产,实现系统平稳运行。

(一)建立目标责任体系

要确保实现平稳运行、均衡生产,首先要对产量的波动要敏感,反应要灵敏,措施要得力。河口采油厂针对生产运行管理特点,对运行管理过程进行了细分剖析,将系统节点分为三级,设一级节点两个,包括生产运行和成本管理;二级节点7个,包括调度值班管理、运行管理、车辆管理、综合管理、外雇运费、零维工程,作业管理;三级节点19个,分别对应着调度值班、日常运行、车辆运行、生产综合等不同操作岗位。确定各个网络节点后,针对每个节点制定了明确的管理目标,并将各层节点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逐级细化,对应到工作中的每一个岗位,并围绕成本控制目标、生产运行各项指标,进行指标量化。并根据办公室岗位分管主任负责制,确立了各个节点的负责人,相互配合,协作运行,有力促进采油厂生产运行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建立产量预警体系

良好的生产预警体系不仅要有科学性、量化的数据支撑,而且还应包括油田开发规律的研究和应用,包括从建立节点模型、分要素控制、预警发布、建立辅助保障系统等基本流程。

根据采油厂的生产实际,按照日产量构成和阶段产量要素,以新井产量、措施产量、老井递减、躺井、时率等作为模型的关键要素,以年度、月度对产量运行的需求作为模型的输入端,以节点的预警信息的发出及阶段产量目标的实现为输出结果。为了相对准确地定量分析出各预警指标和要素对产量完成的影响程度,并将所有因素设定为100分,从经验和相关性分析出发,将油田开发方面指标设定为60%比重,将生产运行方面因素所占比重设定为40%。每个子系统分别设定相应的比重系数,通过采集生产运行过程中相关指标数据,计算出正常或不正常下的综合评分,这样就可以生成定量预警报告。

生产预警体系各项指标比重表

根据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采油厂应急指挥中心聘请有关专家,建立厂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的专家库。在应急状态下,组织有关专家组成应急救援专家组。同时采油厂制定了14项专项应急预案,各基层单位针对薄弱生产环节制定了应急措施,并定期组织培训、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处置水平。近10多年,采油厂先后经历了1997年“8·20”、2003年“10·11”、2005年“麦莎”风暴潮和2010年冰凌、暴风雪等特大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但采油厂在应对灾害的灵敏反映上和具体措施落实的快捷上,都得到了分公司认可,采油厂尽最大可能减少了产量损失,在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生产,实现了零伤害。

(三)完善日常系统管理运行体系

各级生产管理系统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采油厂正常的生产经营建设。以往粗放的生产运行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精细化系统管理需要,近年来采油厂在大力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快了运行转变,全力推进系统管理,先后成立基础办、安监站、电力科、三采办等专业科室,并赋予了科室职能,系统化、专业化管理,在采油厂生产经营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验做法:

①调度管理安排抓落实,信息抓反馈,责任抓到位,运行抓高效,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从日常生产运行到突发事件处理,从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到重要决策的酝酿形成,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落实责任;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坚持深入现场,深入基层,加强现场督导。对重点施工、重点工序,运行人员盯在现场组织,对于一些重大关键施工领导现场指挥,责任落实到位。坚持行之有效的现场办公制度,把管理重心下移,切实“沉”下去,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反馈信息,迅速解决现场问题,提高管理运行效率。

②一方面大力弘扬生产管理系统“三老四严”、“三个面向、五到现场”优良传统;一方面在现场管理中坚持“严”字当头,从小事着眼,严格考核、严格兑现,大力培养一支严细认真的生产管理队伍。

③坚持常规工作超前运行,重点工作超前谋划,季节工作超前安排。根据季节特点,强化运行管理,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抓住春、秋上产的有利时机,加快节奏,加大力度,实现超产运行;针对雨季、冬季生产特点,主抓春季道路、井场维护、低压线路整改,春季电检的组织,秋冬冬防保温和升温降压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保证重点工作量的及时实施和上产活动目标的实现,实现原油生产在复杂环境下的良性运行。

④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相融合,持续深化系统节点精细化管理,强化生产管理考核,重点抓好调度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

(四)完善生产信息传输体系

《生产运行信息管理系统》以采油厂生产运行指挥为中心,主要业务有生产运行、调度指挥、车辆管理和统计分析等,涉及生产过程中水、电、油、产、供及辅助生产等信息的管理应用,业务范围覆盖了全厂三级单位和机关职能科室,为采油厂各部门与三级单位间生产运行信息的统一协调和统一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支持平台,在提高采油厂生产运行指挥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系统2005年5月开始前期调研,2006年8月系统开发完成正式上线,系统以源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了模块化信息技术开发,形成八大功能模块:

①调度指挥模块:实现了采油厂与三级单位间生产信息的及时交互,实现了对各三级单位在生产上的统一指挥和协调。②车辆管理模块:统一安排各类生产车辆及时赶赴生产现场协助生产,及时对车辆成本费用进行核算。③产量统计分析及预警模块:利用采油厂现有的分析条件建立产液量、产油量、综合含水等指标监控体系,通过“厂→矿→队→单井”和“厂→油田→单元→单井”两种分析过程对产量波动原因进行逐级查找。④生产运行模块: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采油厂生产过程运行状态。⑤地理信息模块:对各类油田地面设施间的拓扑关系进行细化。⑥实时数据展示模块:实现了集输联合站主要生产装置的实时数据采集、动态信息展示、历史数据分析、报表分析以及站库动静态信息展示等。⑦综合分析模块:生产管理部门根据该模块提供的数据,依照年初制定的生产指标,对相关单位的工作量完成情况进行奖惩考核。⑧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模块:集成十四大类采油厂级生产事故应急预案、62个矿队级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供各级生产人员及关键岗位人员参考执行。

完善的生产信息传输体系,让生产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准确、清晰地了解全厂最新的生产动态,及时掌握本部门、本单位的生产动态变化情况,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了高效准确、及时的决策依据,给体系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生产的敏捷性加强,进一步提升了采油厂生产运行效率。

(五)完善考核监控体系

根据每个工作岗位所承担风险的大小、工作量的多少、劳动强度的高低等综合因素,采油厂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把抽象、原则的考核“软任务”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指标”。对已有的《调度值班管理规定》、《生产运行管理考核规定》等相关的制度、管理规定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完善,结合《内控制度》,找出工作中各个岗位的共同点和特殊性,找出正常情况下做好各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和应达到的标准,然后,客观地将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要求用量化表达出来,做到定项、定量、定质、定时,使各项工作指标化、标准化、数据化,制定完善了《河口采油厂生产运行管理考核规定》。

例如:抢险应急的双十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车辆单位接到厂生产办指令后,车辆应在10分钟内到达河口基地内用车单位,用车单位在到达10分钟内应驶离河口城区,对没到达要求,组织不到位的进行考核。

实施效果及经济效益

(一)经济效益

敏捷生产管理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保障了各项经营建设任务顺利实施,采油厂连续3年顺利平稳地完成了原油产量任务,由2008年年产257万吨,提升到2010年261万吨,增产4万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1.快速反应,灵活应对,产量运行得到有力保障。预警体系初步实现了对各开发单元、二三级运行节点的全方位覆盖,产量运行趋势和各节点变化一目了然,运行目的性、针对性、时效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能及时发现产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针对性、目的性组织生产,及时组织三级专题上产活动和厂级上产活动,快速灵敏地应对突发事件。采油厂完成产量情况逐年改善,欠产程度减小,对产量的掌控力度加强。

2.分工负责,责任明确,生产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目标体系、考核监控体系,把产量任务分解到各个节点上,量化指标,明确责任,考核监控到位,各级生产管理干部纷纷参与其中,各级管理者主动寻找挖潜措施,产量意识由此得到了增强。采油厂从宏观层面掌控重要节点的动态,三级重点从大方面掌控各开发单元和生产状况,基层队主要对本队各指标具体控制。正是通过敏捷生产管理体系,让采油厂在短时间做出了准确的判断,找准了方向,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减少了成本浪费和无效工作量,生产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

3.凝心聚力,精细管理,生产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通过推广敏捷生产管理模式,结合精细管理年活动和三基创建工作,整个生产管理系统积极加强队伍建设,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在精细化管理、能力素质、基础工作、服务质量、办事效率、队伍形象上都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各级领导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快速、准确、详实的一线生产资料,为各级领导监控生产、制定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参谋作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系统的运行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生产管理和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采油厂连续多年被评为局“生产管理先进单位”,生产办公室荣获局“文明建设先进科室”、局“胜利油田优秀科室”等荣誉称号,并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

(成果参与者:王辉、程广贤、董琰、石二勇、刘立潜、丁东林、何光庆、李北川、张洪春、杨湖川、卢华鑫、王海森)

猜你喜欢
采油厂应急节点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靖边采油厂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