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西汀联合伊托必利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

2011-07-03 01:53廖国建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6期
关键词:伊托必利氟西汀功能性

廖国建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呼吸消化科,湖北武汉 4303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常发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具有反复性、高发病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认为该病主要病理基础是上胃肠动力障碍[1],促胃肠动力药在该病治疗中应用广泛。伊托必利作为一种新型促胃肠动力药,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但其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就笔者所在医院不同用药方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2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2],经过B超、胃镜及实验室等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确诊。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0~67岁,平均(38.7±9.6)岁;按治疗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患者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雅培制药有限公司,H20080389),口服,成人每日3次,50 mg/d,饭前15~30 min服用,同时联合氟西汀(百忧解,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J20080016),口服,10 mg/d,每日1次,每晚睡前服用。对照组仅用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用法同观察组。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疗效进行评价。

1.3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3]:①基本痊愈: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完全缓解;②好转:患者症状有所减轻;③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反而加重。其中①、②纳为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上腹部疼痛及不适、餐后早饱等临床症状最为常见。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原因众多,大多数患者出现明显的胃动力障碍。近来有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是单纯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它同时与感染、遗传以及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4]。目前对症治疗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措施,其中以促进胃肠动力药作为首先药物,以期达到以减轻或消除患者消化不良的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伊托必利作为一种新型的促进胃肠动力药,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与阻滞D2受体的双重作用,具有良好的胃动力作用,并有抑制呕吐的作用。

氟西汀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治疗抑郁症及其伴随的焦虑等,同时还可以治疗强迫症及暴食症。文献报道,氟西汀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减轻或消除患者自觉症状,同时也还可以间接地促进胃排空。本组资料结果显示,氟西汀联合伊托必利用药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无明显不良药物反应,这表明氟西汀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改善情况良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7-426.

[2] Longstreth GF, Thompson WG, Chey WD, et al.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5):1480-1482.

[3] 梁列新,侯晓华.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治疗的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3,3(3):169-171.

[4] 周吕.胃肠功能性动力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生理与病理生理[J].中华消化杂志,2002,21(10):577-579.

猜你喜欢
伊托必利氟西汀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胃铋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分析
奥美拉唑、伊托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
伊托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在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观察
酸枣仁汤加失笑散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7例
氟西汀与抗精神病药相互作用
氟西汀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