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鼻息肉患者手术后疼痛中的应用评价

2011-07-03 01:53陈建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6期
关键词:鼻息肉康复疼痛

陈建英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五官科,湖北武汉 430300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术后疼痛是手术治疗后最为常见的伴发症状,常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影响着患者康复进程。术后疼痛涉及患者机体修复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的身心应激反应,能够对患者机体局部或整体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者可危及他们的生命[1]。因此,有必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帮助其减轻疼痛。现就护理干预在鼻息肉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鼻息肉择期手术后疼痛患者共80例,按疼痛评估标准[2]对患者疼痛分级,入选患者疼痛均在Ⅱ级以上。其中男49例,女31例;患者年龄19~79岁,平均(36.3±10.2)岁。术前均行CT检查,患者有头晕头痛、反复鼻塞等症状,其分期均在Ⅱ型以上。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疼痛分级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耳鼻喉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及预见性护理:告知患者术后疼痛的知识,普及护理常识,了解相关情况;②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给予患者支持和理解,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③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病情、体征等,选择最佳体位满足患者,帮助患者康复;④药物护理:掌握药理知识,慎用镇痛药物等。

1.3 疼痛评定

患者疼痛情况按以下评定标准进行评定:①完全缓解:患者在静息与咳嗽时均无任何疼痛感;②部分缓解:患者仍伴有一定疼痛,但状况有所好转,疼痛较之前下降一级以上;③无效:患者疼痛状况无任何改善。其中①②为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3 讨论

疼痛常是客观存在的,减轻其症状需配合一定的药物。疼痛协会对疼痛做出如下定义:疼痛是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伤的情绪体验和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属主观感觉[3]。在鼻息肉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往往可以通过麻醉方式进行控制,但是术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却不可避免,鼻息肉患者术后疼痛不仅受手术创伤程度的影响,还与主客观因素有关。术后疼痛能增加患者血中儿茶酚胺,使得自主神经活动异常,加重患者病灶的水肿、缺血和缺氧等,同时还可引起机体内蛋白质、酶系统与激素的合成及代谢异常,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4]。因此,对鼻息肉患者术后疼痛实施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患者能很好避免恐惧,护患之间可形成良好的关系,患者产生积极的主观疼痛感觉,可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及对疼痛控制的认知度,同时还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激发患者产生正向的情绪,使患者表现出愉悦的情绪[5]。另外,合理体位不仅有利于患者呼吸及术后引流,还能缓解疼痛。本组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鼻息肉患者术后疼痛,是控制术后疼痛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1] 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8-139.

[2] 苏冬梅,范娇娥,刘广萍,等.实用疼痛护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5-101.

[3] 赫玉春.手术后疼痛管理的进展[J].上海护理,2007,7(6):56-57.

[4] 陈维娅.疼痛教育对门诊手术患者疼痛感受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7,6(9):581-583.

[5] 许宝琴.鼻息肉112例术前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8):62-63.

猜你喜欢
鼻息肉康复疼痛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4例临床效果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