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瘰丸加味方治疗初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32例

2011-07-12 08:29陈跃星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六盘水553001
陕西中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软坚散结瘿病症候群

陈跃星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六盘水 553001)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以高代谢症候群、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眼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笔者于2007年2月~2009年5月用消瘰丸加味方合甲巯咪唑治疗初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64例,均为我院门诊初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 32例和对照组3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1]。 治疗组中女 25例 ,男 7例;年龄 18~ 54岁 ,平均 38岁;病程 1周~10月。对照组中女 24例,男 8例;年龄 18~ 56岁 ,平均 39岁;病程 10d~ 8月。

治疗方法 2组病例均予服用甲巯咪唑 10mg,3次 /d,普奈洛尔10mg,3次/d。治疗组加用消瘰丸加味方,玄参、牡蛎、浙贝母、柴胡、白芍、丹皮各 10g,夏枯草、山药各 15g,甘草 6g,1d1剂,水煎至 400m L,分 2次服,2组均以 3周为 1疗程,连服 2疗程,于治疗后第 3周及第 6周复查 FT3、FT4、TSH,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药合由上海新波生物枝术有限公司提供)。

疗效标准 显效:高代谢症候群消失、FT3及 FT4值正常;有效:高代谢症候群大部分消失、FT3及 FT4值正常;无效:高代谢症候群无改善、FT3及 FT4值不正常。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 21例,有效 9例,无效 2例。对照组显效 14例,有效12例,无效7例。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1.25%,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高代谢症候群改善及 FT3、FT4降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甲状腺肿和眼征的减轻也好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2例白细胞减少,3例肝功能轻度损害;对照组发生 3例白细胞减少,5例肝功能轻度损害。均予加用升白细胞药及保肝药治疗,之后复查白细胞及肝功正常。两组病例治疗后症状改善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要好于对照组,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 FT3、FT4、TSH比较,治疗组FT3、FT4降低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 FT3、FT4、TSH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 FT3、FT4、TSH比较(±s)

治疗组32治疗前26.3±1.9579.4± 3.300.01± 0.035治疗后 (第 3周 )18.7± 1.6248.6± 5.970.01± 0.068(第 6周 )6.2± 0.9419.7± 4.120.34± 0.023对照组32治疗前25.8± 2.0980.6± 3.710.01± 0.044治疗后 (第 3周)22.4± 1.7667.2± 4.670.010± 0.032(第 6周)7.89± 1.1725.3± 3.820.30± 0.038

讨 论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 Graves病),以高代谢症候群、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眼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瘿病”范畴,《诸病源候论瘿病》曰:“瘿病由优患,气结而生。”病因为正气不足,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津液失运,凝聚成痰;肝郁气结,肝郁化火,灼津为痰,经络阻滞,导致气滞、痰凝、血瘀,结于颈部,日久成瘿。消瘰丸加味方中玄参泻火解毒、散结;牡蛎软坚散结;浙贝母化痰散结,三药合用共奏清热,软坚散结之功;夏枯草清泻肝热,软坚散结;柴胡、白芍疏肝柔肝解郁;丹皮凉血化瘀;山药健脾益阴、扶助正气;甘草调和诸药。综观全方软坚散结、疏肝泻热。消瘰丸加味配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能有效地改善高代谢症候群症状并降低甲状腺水平。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M].北京:人民生卫出版社,1998:1016-1023.

猜你喜欢
软坚散结瘿病症候群
浅谈中医“五辨”思维在瘿病诊治中的运用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Ruanjian Sanjie Capsules(软坚散结胶囊) Inducing Renal Cancer Cell Apoptosis by Blocking NOTCH Signal Pathway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乳腺结节41例临床观察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有关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
张娟教授治疗瘿病验案一则
刘华宝主任中医师治疗肝硬化经验荟萃
软坚散结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20例
河南省某县农村综合性医疗机构门诊症状监测预警*
那些年,我们都有“丢三落四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