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的非物质文化教育问题浅析

2011-08-15 00:45
大家 2011年1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传统

张 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历经社会的沧桑变化仍然存在于现在的社会生活当中,充分展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作为传统文化的 “活”的状态展示自己的多样姿态,成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高等教育中加强非物质文化教育,既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品性修养、增强学生知识和创造力的需要。

目前国家已经认识到非物质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文化部已经协同教育部开始制定政策,出台相关文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高校中的展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一些大学也开始有意识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入大学课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等教育做了有意义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毫不讳言,如何落实高等教育中非物质文化教育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第一,非物质文化教育还没有在教育界得到普遍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是近几年的事情,教育界对其还比较生疏,因为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教育是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在教育中一直是以无意识的状态进行的,比如说大学中音乐老师教授授给一些传统民歌,体育老师教授着传统的体育活动,美术老师传授传统的国画艺术,但总体上没有把其归结到非物质文化教育上来,并且这种自发的教育即不系统也不自觉,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果。现在国家虽然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家对其仍然感到非常的陌生,没有做好普遍的心理准备,业务上也缺乏相应的训练。

第二,在非物质文化的教学中,如何来选择教学内容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根据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和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以及传统技艺,即使一个民族内,不同地区也具有不同的社会风俗,面对如此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选择,选择社么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以何种方式实现教学也是必须加以认真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基本方式,以教师解读专业知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对于非物质文化教学未必适合,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民间性、非物质性、活态性,长期以来是靠着言传身教来流传的,或者生活在一定环境的人们受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生活习惯,非物质性更多体现在掌握这些知识的人民言行中,或者他们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材方式来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这些搬上教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多少原真性也是一个值得质疑的问题。

目前发挥非物质文化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还面临着很多理论和现实问题,而解决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于已有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立法规制。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由国家文化部门来牵头实施,成立了联席会议,教育部是成员之一。教育部和文化部开始联合制定文件来落实非物质文化在基础教育上的问题,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这一举措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大学的开展提供组织和机制上的保证。但是由于其制定文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低,权威较小,从长远看我们需要更高层次法律的规制。目前国家正在起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应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问题做出规定。

2.科学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贯彻落实提供理论与现实支持。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离不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特别是教学方面的研究。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对本地区存在的各种形态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研究哪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合青少年的智力和知识特点,为课程选材提供资料;另一方面加强教学研究,要结合当地及学校实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出一套教学理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落实到实处做好准备。

3.师资培训。目前教师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了解和认识水平,难以承担此项教学任务。因此,搞好此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入手,尽快培养一支熟悉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大学教师队伍。同时要和社会做好互动,聘请社会上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人士作为学校兼职老师,并对其做教学技术的培训,使其能够胜任教师工作。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传统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Tough Nut to Crack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清明节的传统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