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添加防腐剂是为确保产品质量消费者无须谈防腐剂色变

2011-08-15 00:53全逸先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1年4期
关键词:丁酯酯类苯甲酸

前段时间,一则“香港17款面膜检出防腐剂”的新闻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化妆品防腐剂添加问题的关注。该消息称,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在17款面膜中检出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的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其中涉及多款知名品牌,而这些知名品牌的面膜在国内各大商场也均有销售。

“对羟基苯甲酸酯”到底是什么物质?是否所有的防腐剂都会导致皮肤过敏?不加防腐剂的化妆品是否就比添加防腐剂的更加安全?我们从防腐剂与皮肤过敏关系的角度,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专家主任医师宋坪。

化妆品中其实广泛应用对羟基苯甲酸酯

“对羟基苯甲酸酯”,分子式是C7H6O3,无色至白色棱柱形结晶体。有毒,有刺激性,应密封避光保存。对羟基苯甲酸是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原料,特别是其酯类,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尼泊金甲)、乙酯(尼泊金乙)、丙酯、丁酯、异丙酯、异丁酯,可做食品添加剂,用于酱油、醋、清凉饮料(汽水除外)、果品调味剂、水果及蔬菜、腌制品等,还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的防腐、防霉剂和杀菌剂等方面。

目前,对羟基苯甲酸制备的酯类是其消耗最大的用途,又称尼泊金酯。尼泊金酯类种类较多,从尼泊金甲酯到庚酯,在理论上还可有更长碳链的酯类。上世纪20年代,首次报道了尼泊金酯类的抗菌活性,1923年尼泊金酯类就被建议为食品和药品的防腐剂,1923年尼泊金酯正式被批准应用于食品中。后来又应用于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腐剂之一。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专家宋坪

尼泊金酯类是各国都认可的、传统的、无刺激、不致敏和安全的化妆品防腐剂,其用量在化妆品防腐剂中一直占据前列。在我国,2007年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可以使用的尼泊金酯类防腐剂的上限为单一酯:0.4%(以酸计),混合酯:0.8%(以酸计)。规范中,没有列举具体尼泊金酯类。根据其检测方法中描述至少有尼泊金甲酯、乙酯、丙酯、异丙酯、丁酯、异丁酯等。

添加防腐剂是为确保产品质量

宋坪表示,化妆品中的防腐剂、香料和表面活性剂这三种添加成分比较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但一般护肤品中都会含有防腐剂,因为通常化妆品保存期在3年左右,如果不添加防腐剂,化妆品里的油脂、水分,都是微生物滋生的营养物质,微生物会导致化妆品的腐败,这些腐败物质有些会引发过敏,微生物也会导致皮肤感染。”

但不是所有化妆品都必须添加防腐剂。“国外有些品牌原料很纯,杂质很少,包装也很严格,完全实行无菌化操作车间,这样的产品就可以不用添加防腐剂。因为品质纯净,这些化妆品保质期也不会因为没有防腐剂就缩短。”

宋坪表示,有的消费者在对防腐剂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只要是添加防腐剂的化妆品就是不好的。“这一点需要说明,不是说一谈到防腐剂就想到危害,防腐剂的添加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例如很多面膜,含有大量营养成分,防腐剂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腐败;还有很多面霜是敞口瓶包装的,添加防腐剂就能够防止空气中及手上的微生物污染膏体。对防腐剂过敏的毕竟是小部分人,绝大多数人对防腐剂并不过敏,添加进去没什么问题。”

功效越明显可能越需警惕

对于现在很多化妆品宣传时一直强调的“美白”、“去痘”、“去皱”、“预防过敏”等功能,宋坪表示挑选化妆品不能追求功效显著。

“化妆品不是药品,像美白、去皱等功效,即便是药品也不可能迅速达到,更不要追求化妆品的功效显著,否则容易走入误区。例如某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美白功效,可能会非法添加重金属汞,使用汞含量高的化妆品后,短期内皮肤会白皙,但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汞蓄积,引发色素沉着,甚至造成多器官中毒;有些不法厂商、美容场所为了追求去痘功效,非法添加氯霉素等抗生素;甚至在应对敏感性皮肤的护肤品中非法添加皮质类固醇激素,在抗老化防皱的化妆品中违法添加雌激素等。这些违法添加往往消费者很难辨别,所以应该通过正规的化妆品销售渠道购买产品。”

化妆品过敏不宜单独锁定防腐剂

宋坪介绍,化妆品过敏主要发生在面部,以及其他涂擦化妆品的部位。其表现多样,最常见的是皮肤的红斑、丘疹或者丘疱疹,瘙痒,严重者还可以出现水疱。

“这种现象常常在换用化妆品的情况下发生,或者使用搁置已久的已经开封的化妆品时发生,如果持续使用同一种产品,不太可能出现过敏。”

化妆品使用过敏,是否就是防腐剂引起的,还不能一概而论。“香料、表面活性剂都比较容易引起过敏,以及一些不常引起过敏的成分,例如羊毛脂、维生素E等,都会在特殊人群中引发过敏。因此,要想确定化妆品中引起过敏的成分,需要到医院进行斑贴试验。”

但是现在针对化妆品全成分的斑贴试验尚未普及。“我们可以拿怀疑过敏的化妆品做斑贴,如果试验阳性,这种产品就不要用了。”

各商场化妆品柜台销售人员推销时,会让消费者涂抹一点在耳朵后面和手背上试,如果没有过敏反应就表明消费者对此化妆品不过敏。宋坪表示这种方法只能进行初步的筛查,但不能全部保证。“面部皮肤和身体皮肤敏感程度不一样,有些只是面部皮肤敏感的人,仅在身体皮肤上测试,是不够的;有些刺激性小的化妆品,可能涂抹数天后才会出现不适现象,仅靠简单试一下不太可能立即、全面地发现问题。”

秋季皮肤需要特殊养护

对于夏秋换季时皮肤养护的注意事项,宋坪称,夏天一般化妆品多选择清爽防晒型,因为秋天天气干燥,应该适当换用补水保湿的产品,这一时期仍要注意防晒。“很多人觉得秋天凉快了,就不防晒了,其实秋高气爽,紫外线仍然强烈,且很容易照射到皮肤上,加重色斑。秋季防晒仍然需要老生常谈。另外在化妆品的选择上,很多人为了经济选择大包装,今年用不完明年还会接着用,其实这样反而不好。化妆品一旦开启包装应尽快使用,一般化妆品最好三个月之内用完。”

很多人入秋以后手部容易蜕皮,宋坪表示这实际上是手湿疹的一种表现,表面脱皮干燥,然而皮肤下面却隐藏着许多小水疱。“原因是换季时有些人对气候不适应,或者家庭主妇常用洗衣粉等化学刺激性物质,就容易患上手湿疹。预防方法是少接触洗涤消毒物质,多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常用润肤品。” (文/全逸先)

宋坪简介:

医学博士,皮肤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卫生部化妆品标准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丁酯酯类苯甲酸
氧化镁催化剂上催化氨基甲酸丁酯合成碳酸二丁酯的研究
丁酸丁酯-苯体系精馏工艺模拟与优化
远志炮制过程中6种寡糖酯类成分转化机制
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及临床对策
青菜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积累和代谢初探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醋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纽甜
含有苯甲酸的红枣不能吃?
红枣检出“防腐剂”?
红枣里的“防腐剂”
酯类微乳液的相变过程中电导率和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