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VFP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1-08-15 00:49赵永刚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表单财经类控件

赵永刚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1)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VFP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赵永刚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1)

VFP是高职财经类专业普遍开设的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指导下,通过对课程结构及教学难点和重点的重新构建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任务驱动;VFP;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通过数据库管理工作和业务在各行业已经比较普遍,而Visual FoxPro(以下简称VFP)功能强大,性能良好,是新一代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杰出代表,高职财经类专业普遍开设VFP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调研发现,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进行VFP教学只有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才能切实实现教学目标。这些内容包括对财经类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教学目标的把握;对文科生与理科生基础和认知特点不同的把握;对模块章节内容学习与开发信息系统关系的把握;对理论讲授与上机操作的把握;对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与学习数据库方向的把握,对课程难点和课程重点的把握;对传授知识与传授技能关系的把握;对教师主体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关系的把握等。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出版相关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清晰定位,课程结构体系的重新安排,教学重点及难点的处理,并在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采用等,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几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关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

VFP课程的定位是指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及其在财经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在VFP教学过程中,定位不准是造成其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财经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差,文科生居多,数学基础也不扎实。VFP是一门既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又支持数据库操作的课程,但许多学生头脑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学完后用它来做什么,甚至认为VFP是一门与C语言、VB等相似的高级语言。定位不准往往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也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再加上在许多院校,该课程多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讲授,也容易造成按计算机专业的目标来培养。其实,早在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下发了《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目标中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而“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是属于第二层次的内容。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且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信息技术从多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对多数人来说,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这个现代化工具进行工作或处理各种问题,使自己能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使自己具有信息时代所要求的素质。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VFP并不是要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也不是主要用来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虽然部分学生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让学生熟悉和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了解它们的工作方式,提高信息素养,为以后使用、管理、维护信息系统提供基础。

教学目标的定位,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清楚地把握课程定位,才能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正确处理教学过程的难点和重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有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提高学习兴趣,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培养目标。

二、课程结构的安排

VFP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且分散,每章的内容往往只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性地把每节课的内容分散记忆,虽然能在书本及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也能够运行程序得到正确的结果,但往往不能清楚地认识到所学内容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哪一部分及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头脑中没有建立起系统开发的整体概念,最后导致学生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中,缺乏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这也违背了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初衷。

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是VFP教学过程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虽然许多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通过对课程结构重新安排,建立起符合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认识特点的课程结构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从教学内容看,VFP课程主要包括自由表、数据库、查询与视图、报表与标签、数据类型、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表单设计、菜单设计、项目管理器等基本模块。由于一般教材按照先基础、后应用的顺序进行编排,往往把数据类型、命令格式、结构化程序设计这些内容安排在教材的前面,然后是查询、表单、报表等,最后才是综合应用。这样的安排虽然知识体系比较完整,逻辑合理,但不一定适合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前面几个章节的概念较多,内容枯燥,由于以前没有学习其他高级语言的基础,所以在较短的学时内掌握数据类型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有较大的困难。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对VFP的学习失去兴趣,也容易形成一种误解,认为VFP是一门与C语言、VB等相似的另一种高级语言。这样,学生不能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建立起系统开发的概念,进而影响VFP的整体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材开发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将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的内容放在较后面的部分,即表、数据库、查询与视图、报表之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表单设计及控件之前。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学生刚开始接触的就是表及数据库的概念,这部分内容操作简单、直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使学生建立起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概念。由于结构化程序设计是教学中的难点部分,主要是为表单设计服务的,如果放在开始就学习,由于时间间隔较长,等到学到表单设计需要运用这部分知识时,许多学生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最后造成表单设计一章学习效果不佳。另外,由于表单设计是VFP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把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这部分内容后置,紧接表单设计,学完后马上就能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VFP的整体学习效果。

在处理好自由表、数据库、数据类型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模块在课程体系结构中的顺序后,其他模块的顺序就比较容易安排了。由于查询和视图是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常用的模块,需要以自由表或数据库为基础,可将其安排在数据库模块后讲授;报表与标签往往以查询和视图作为数据源,将其安排在查询和视图模块后。菜单和项目管理器虽然比较简单,但往往和其他多相模块相联系,放在最后。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任务驱动的教学要求,符合财经类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VFP课程中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在VFP的教学内容中,合理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在教材结构和教学过程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教师认为结构化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实际上从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表单设计(包括控件)才是学习的重点,结构化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虽然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却不是重点。

结构化程序设计无疑对财经类学生而言是最难的,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其他模块特别是表单设计和控件应用服务的。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教学难点,但不是教学重点。同样的分析也适用于SQL模块的教学。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VFP模块中,SQL所占比例较大,为提高学生获证率,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重视。但从VFP课程本身的情况来看,虽然VFP支持SQL,但VFP更支持可视化程序设计,通过查询和视图可以轻松实现SQL语句的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强调这部分,在需要时可以通过查询或视图来生成相应的SQL语句。

另外,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数据库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运行质量。正是由于这种重要性,在VFP6.0中正式提供了数据库表,应用数据库而不是自由表可以使得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冗余较少,用户检索数据方便,操作简单,并具有一定的容错性。数据库设计也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起点,对其他模块的设计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要用到部分程序设计的知识,设计一个好的数据库需要掌握程序设计技巧和熟悉实际工作的业务流程。在VFP学习的初始阶段不可能也不需要学生设计一个实用且比较复杂的数据库,因此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只要通过实例讲清楚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就可以了,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数据库的应用上,也有利于学生整体观念的建立。

无疑,表单设计(包括控件应用)是VFP的教学重点。正是由于表单和控件的配合使用,才使得表单具有强大的功能,同时由于表单设计具备可视化的特征,表单设计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编排上,表单和控件分开介绍,特别是控件既独立成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控件内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占到了约四分之一的学时,需要逐个介绍每一个控件的用法,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经典、形象的实例来介绍每个控件,重点介绍其独特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强化控件的基本应用,另一方面要注意相似控件之间的对比,如文本框控件和编辑框控件的对比,列表框控件和组合框控件的对比,选项按钮组控件和复选框控件的对比,通过对比来强化控件应用的灵活性。

四、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

在VFP教学过程中,采取符合高职财经类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法,以强调传授知识为主,缺点在于教学过程中不能给学生建起一个完整的目标框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认为任务驱动法比较适合计算机操作类的课程,也符合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认识特点,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VFP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将总体目标划分成几大模块,然后将每个模块划分成许多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任务,让学生完成这些任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教师为主导。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接受知识。任务设计时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框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既是对新知识的的构建,也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在任务设计过程中,往往通过一个难度适中的、学生熟悉的管理信息系统如图书馆信息系统等作为教学案例,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虽然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高职学生的认识特点,也适合VFP教学,但如果过分注重系统开发,没有应有的基础,也很难发挥教学效果,学生只能照搬,不能灵活地运用,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在教学安排上,以前理论课和上机课分别进行,一次进行讲授,另一次进行练习,由教师进行辅导。这样的安排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在上机练习时也容易忘记上节课所学内容,同时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如果实验条件好,除个别内容,如函数及程序设计个别内容安排在教室进行外,尽量安排在机房,每讲解完一个知识点,立刻让学生进行练习,事半功倍。另外,考核方式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重要影响,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加大机试的比例,无疑会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转移到注重动手操作和能力培养方向上来。

[1]赵丽琴.“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初探——以成都大学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

[2]赵永刚.Visual FoxPro数据库实用技术[M].北京:铁道出版社,2007.

[3]王志强,王秀兰.浅谈高职院校VFP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09,(9).

G718.5

A

1673-0046(2011)05-0001-02

猜你喜欢
表单财经类控件
电子表单系统应用分析
基于.net的用户定义验证控件的应用分析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基于图表示和匹配的表单定位与提取
关于.net控件数组的探讨
浅谈网页制作中表单的教学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动态表单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