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五型”干部要求塑造高校人事干部良好形象*

2011-08-15 00:43刘治金
外语与翻译 2011年3期
关键词:五型人事工作教职员工

刘治金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邵阳422000)

按照“五型”干部要求塑造高校人事干部良好形象*

刘治金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邵阳422000)

高校人事干部既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各类人才的管理者和开发者。“学习、创新、务实、清廉、奉献”是新时期对高校人事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高校人事干部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模范言行,努力塑造“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清廉型、奉献型”良好形象。

高校;人事干部;“五型”干部;干部形象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引领四大职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高校人事干部既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各类人才的管理者和开发者。其管理的对象思想活跃、知识渊博,感情丰富;管理的内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人事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等构成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组织路线在高校的贯彻执行,关系到能否调动以教学、科研人员为主体的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能否培养一大批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精、专人才。笔者认为,高校人事干部以身作则,用自身的模范言行,努力塑造“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清廉型、奉献型”良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一、要坚持更新知识,力求成为学习型干部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在理性的思考中,我们惊异地发现,传统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正在迅速折旧,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更新知识,就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就是学习的速度慢于知识更新的速度,也会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高校的人才管理工作范围广,内容复杂;人事部门所管理的对象是高知识群体。如果本身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就不足以服众,就没有威信。所以,只有自觉学习,不断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陶冶情操,增强本领,才能胜任工作。一是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人事干部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理论的学习钻研,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大是大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真正履行好人事干部职能,贯彻执行好党在高校的人事工作方针政策。二是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博览群书,广泛学习教育、管理、法律、经济、工商、农林、金融、财税、科技、地理、历史、计算机等各方面的知识,在“通”字上下功夫,在“博”字上花气力。只有这样,人事干部才能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在高校的人事管理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三是要认真学习人事工作业务知识。人事工作业务知识以党的建设理论和人才学为核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只有刻苦钻研,才能常学常新,运用自如。同时,要坚持学习人事工作规则、工作程序、运转流程;做到烂熟于心,随手拈来,真正成为行家里手。总之,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人事干部要永葆学习激情,坚持自觉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力求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学习型干部。

二、要坚持大胆改革,力求成为创新型干部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改革与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的实质就是创新。没有敢为人先的豪气,不敢改革;没有敢冒风险的锐气,不敢改革;没有坚持到底的勇气,不敢改革。这些年来,高校的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尽管采取了许多新举措,有效推进了各项改革,但相对于全社会改革而言已明显滞后。思想观念陈旧、用人机制守旧、管理方式恋旧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人事干部以创新为动力,积极投身改革,努力推进改革,做改革的带头人。首先,要创新用人观念,以发展论英雄,凭政绩用干部。既然我们党以经济工作为中心,视发展为第一要务,那么,高校当然就应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第一要务。我们衡量干部的主要标准,就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而不是那种空洞的政治,更不是那种急功近利、劳命伤财的“政绩”。这就要求在选人用人上与片面强调“德”忽视“才”、或重“才”轻“德”、或论资排辈、或求全责备等陈腐观念和行为彻底决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以“发展导向”识人、选人、用人。其次,要创新用人机制,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长期以来,高校行政化现象严重,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严重制约着领导班子的优化和干部的成长。近些年来,尽管这方面有所突破,但仍不尽如人意。这就要求我们以“公道正派”的职业道德创新用人机制,用各项配套的制度来构建用人机制。要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考察任用干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公开考试和竞争上岗制、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引咎辞职制等等,逐步实现去行政化,实行真正的能上能下,把能干事、会干事、干得成事和教职员工公认的干部选进校、院、系等各级领导班子。再次,要创新管理方式,扩大教职员工的知情权。撩开人事工作神秘的面纱,扩大群众的知情权;改革人事工作只有少数人参与的传统,激发教职员工参与的激情,是创新管理方式的核心内容。知情是基础、是前提,参与是目标、是结果。只有把“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全面落实,将涉及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绩效考核、工资晋职、职称评定、子女就业、考察培训等全面公开,将所有人事方面的重大事项自觉置于广大教职员工的监督之下,才能真正获得教职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把人事工作做好做实,为高教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要坚持改进作风,力求成为务实型干部

“求真务实”是改进作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事干部要坚决摒弃那种自觉或不自觉的优越感。不要高高在上,门难进脸难看;不要图轻松玩虚招,怕苦怕难;不要只说不干,只评不干。要深入基层,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一要强化民本意识,做教职员工的代言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事干部,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教职员工所用,情为教职员工所系,利为教职员所谋。二要善于调查研究,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一切决策的先导,也是正确决策的保证。人事干部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了解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问题,这些内容就决定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只有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全面掌握基层组织和教职员工的情况,才能知教职员工所想,解教职员工所难,帮教职员工所需。三是扎实干事,全力提高工作效率。人事部门的工作量大,任务重,唯有扎实干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能满足于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而要一件件事去干,一个个问题去解决,才能创出特色,推动工作。这就要求人事干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眼勤腿勤手勤脑子勤,一心一意想工作,聚精会神干工作,努力成为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四、要坚持严于律己,力求成为清廉型干部

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事部门作为高校的重要工作部门,加强廉政建设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每一名人事干部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清正廉明,公正无私。一是要受得清贫。人事部门是清水衙门,相对其他部门来说,待遇要低、收入要少,且又是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样的辛劳,同样的付出,却得不到同样的报酬,很容易心理失衡,不安心工作,甚至出现以不正当手法谋私利现象。这就要求人事干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直面实现,受得清贫。二是要耐得寂寞。耐得寂寞是人事干部的一项基本功。由于工作性质的要求,人事干部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少的是出头露面的机会。如果没有克已奉公的品格、心如止水的心态、不求虚荣的胸怀,是无法耐得住寂寞的。唯有耐得住寂寞,才能用好手中的权,不谋非分之利;管住自己的手,拒收不义之财;管住自己的腿,不入是非之地。三是要拒得诱惑。人事干部是人们极为关注的对象,也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糖衣炮弹攻击的目标。现实生活中那种以钱开路、用钱谋官,谋职称、谋名利的不乏其例,一些高校的人事干部甚至领导干部的落马也足以诠释这一点。对此,人事干部一定要头脑清醒,时刻注意用党的纪律和国家法规严格约束自己,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坚持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美色所迷,高标准严要求,以廉养德,为党和人民群众用好权把好关。

五、要坚持甘当为梯,力求成为奉献型干部

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乐于奉献是党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人事干部是管理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的干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事干部就像摆渡的船工,把一批批渡河的人从此岸送到彼岸,自己却仍然辛勤劳作在渡口上。这就要求每一名人事干部具有甘当人梯、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一是要客观公正地识别人才。在实际工作中,举贤荐能一定要唯德重才,而不是看人情凭关系,要摒弃私心杂念,不带个人感情;选拔人才一定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全面历史地了解干部、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肯定成绩,指出缺点,以正直无私的个人品格,营造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二是要无私无畏地荐用人才。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就能无畏。慧眼识才是前提,大胆荐才、勇于用才是目的。“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这个道理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现实生活中,那种不学无术,善于吹牛拍马,投机钻营的被提拔重用,而真正能干事、有作为、群众公认,不善张扬的却被冷落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不能说与人事干部毫无关系。提拔或重用一名干部就是举起一面旗帜,在用人方面千万马虎不得。因此,人事干部要刚正不阿,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说真话,而不是看领导的眼色说话,凭感情关系办事。大胆荐用人才,坚决抵制奴才,为选人用人把好第一道防线。三是要不怕人家超过自己。一个人事干部的业绩,不在乎其获得了多少鲜花、掌声和荣誉,而在于其以公道正派的职业道德,辛勤劳作、不计得失,为别人铺垫了多少成功的阶梯。人事干部一定要有甘为人梯、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思想境界。要胸怀豁达,能容人之短;要目光远大,能识人之优。也许你的下属,乃至下属的下属,成了你的领导,甚至领导的领导,这都是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由衷地高兴。千里马引人注目,但伯乐更受人敬重。有了不怕别人超过自己的平常心态,我们就会在看到一批批人才脱颖而出时,享受着工作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学习、创新、务实、清廉、奉献”是新时期对高校人事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基本要素,每一名人事干部只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塑造“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清廉型、奉献型”崭新形象,以学习为前提,以创新为动力,以务实为准则,以清廉为纪律,以奉献为快乐,就一定能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建功立业,大有作为。

[1]陈飞.新时期对高校人事干部素质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

2011-07-13

刘治金(1954-),男,湖南隆回人,教师。

猜你喜欢
五型人事工作教职员工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煤矿组织人事工作的方法创新探析
组织人事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退休教职员工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构建实效性德育团队的几点思考
国家体育总局系统人事工作会在京召开
敬重教职员工是实现“中国梦”的社会需求
庆安县 全力打造“五型”机关事业党组织
浅谈在服务工程建设中推进“五型”团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树立健康理念 维护教职员工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