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交通发展经验对重庆的启示

2011-08-15 00:45曾德丽
关键词:小汽车城市交通公共交通

李 游, 曾德丽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400074)

国外城市交通发展经验对重庆的启示

李 游, 曾德丽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400074)

目前重庆处于城市迅速扩展的时期,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急需通过比较来获得国内外大城市扩展时期交通发展的经验。分析、归纳、总结一些国际大都市的交通结构、轨道网络以及交通政策,结合重庆交通发展现状,为重庆的交通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交通结构; 轨道网络; 交通政策; 重庆

自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不断加速,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冲击下,车辆拥挤、道路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环境恶化等交通问题也日渐突出。重庆是山水之城,江和山是重庆的主要特征,这种独特的地形地貌构成重庆独特的空间结构,城市建设用地分布在不同的高度上,构成独特的江城、山城景观和组团开发。这种独特的地形地貌导致了重庆城市交通建设成本高,交通组织瓶颈多,联系通道少,建设用地之间高差大,重庆交通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重庆急需以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为经验,学习发达地区的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交通结构调整策略、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城市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措施等,避免弯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交通结构

(一)国外交通结构状况

多方式协调模式是在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每一种交通方式的独特优势,各种交通方式通过协调和整合,达到整个交通体系的最佳服务状态。多方式协调理念是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共同追求,采用这种模式的城市,其综合交通体系将得到不断的完善,目前国际上很多大都市的交通发展都采取了这种发展模式。

伦敦是一个交通体系十分完善的大都市,多种方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其交通发展跟经济发展一样稳定。客运方面,先期建成的世界最早和最大的地铁系统支撑了强大的伦敦中心城,有效地控制了私人小汽车的增长,成为居民进入中心区通勤出行的主导方式;伦敦外围区的出行则主要以私人小汽车和地铁为主;中心城至郊区的出行主要依靠郊区地铁和小汽车出行。在伦敦地区的货运交通结构中,长距离运输更多依赖水运和铁路运输,而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表明了铁路和水路运输在长距离运输中的优势。公路运输虽然周转量很大,但以短距离运输为主。

日本首先考虑了轨道交通系统,再综合布置高速道路及其它交通方式,依靠交通干线把大城市及其影响地区组成为一种多中心的结构体系。东京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使轨道交通成为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时,常规公共汽车线路的总长度达15 000公里,覆盖了全市范围。它一方面发挥对轨道交通的集散作用,另一方面独立构成深入街区的公交服务体系。东京的郊区运输主要由山手线、市郊铁路以及环城高速公路组成;铁路干线、城际高速公路则主要承担了东京的对外交通运输。

(二)对重庆的启示

从规模上看,重庆幅员辽阔,且水运优势明显,使得重庆的客货运输总量较大。但在铁路、民航方面,重庆市的运输规模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人均差异更大,与区域内其它城市相比,结构失衡的现象明显。

货运方面,由于水路、铁路的运输方式具有节约能源等优势,更适合长距离运输,而短距离运输由于目的地较为分散,国外更多国家采用了公路的方式。重庆应协调各种交通方式,改变过分依靠公路运输的现状,发挥综合运输优势,提升水运、铁路、航空、管道等集约化运输方式比例,各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共同承担重庆的交通运输。

客运方面,城市形态和交通网络建设中应注重以轨道网络为骨干线路,强化城市边缘地区在功能上与城市中心相联系。同时,为加强中心城市对周边中等距离城市的服务,对于中等距离的客运运输,重庆可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对于中长距离城市的客运服务,则应以铁路和航空为主。力争实现对外区域客运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将铁路、长途、旅游的枢纽功能与公交枢纽功能合并,加强铁路、航空、公路枢纽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形成城市客运交通枢纽。

城市客运结构中,应以公共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和常规交通并重,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发展。重庆目前的公交分担率相对较低,公交优先的政策和措施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需要在交通规划中进一步优化交通结构模式,提高公交分担率。重庆可以效仿国际大都市,采用多方式协调模式,建立完善的换乘枢纽衔接规划,实现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无缝衔接和一体化管理,在交通方式之间形成良好的驳运体系。

二、轨道交通网络

(一)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状况

日本东京作为世界级大都市之一,已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其庞大的轨道交通系统由地铁系统、市郊铁路系统以及铁路干线三大系统衔接而成,内城区主要是地铁,外围区主要是地铁及私营铁路,郊区主要是私营铁路和铁路干线。地铁密布于市中心区承担客运,由12条放射线组成,且地铁与各线路的换乘系统相当发达,许多地方已实现不出站换乘。市郊铁路共46条,其中JR铁路拥有6条主要通道,总长度近900公里,新干线拥有3条通道,私铁899.5公里,它们在东京都市圈城市间的交通联系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城际铁路也承担城市圈内通勤通学的运输任务。

巴黎城市布局是一个中心,周边有6个卫星城,卫星城距中心15~40公里范围,另有9个郊区中心。巴黎已经形成从常规公交到轨道交通的完善的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巴黎的轨道交通系统由地铁、大区快速路、郊区铁路以及有轨电车构成。巴黎地铁已经形成了相当发达的网络,是巴黎公共交通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巴黎市区的客运服务。巴黎共有5条大区快速铁路,它们均以市区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延伸到市郊。大区快速铁路从地下穿越巴黎市中心,伸向外围新城,将市区和郊区城镇连成一体,以其高速、有效的运输促进了郊区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到郊区居住、工作。郊区铁路就是利用国家铁路的资源来为巴黎大区的客运交通服务。至2002年底,巴黎大区共有5个方向、26条分支的市郊铁路线,连接市区与周围郊区,构成了一个密集的铁路网,巴黎大区的郊区铁路与RER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铁路客运网。巴黎的有轨电车线路较少,车辆载客量有限,所以承担的客运量不大。但有轨电车与其他公共交通相结合,形成为一个合理的公共交通网,大大缓解了途经地区的交通拥挤状况。

(二)对重庆的启示

国外的都市群或城市地区轨道交通网络基本上都有2~3个功能层析,参照国外经验,可将重庆的轨道交通网络分为两个层次,即内轨外铁。

第一个层次是市郊铁路,主要包括区县之间的快速铁路以及主城到各区县的快速铁路。市郊铁路的形态应为环线放射形,即在一小时经济圈里可形成快速铁路的环线,主要服务于区县之间出行的客流;形成主城到各区县的放射线,如至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的铁路,主要服务于长距离出行的客流;规划城市铁路连接各卫星城,引导主城功能疏解和卫星城发展。当然,在对市郊铁路线进行规划时,应该基于客流量和客流结构,确定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是否需要,以及规格和线路选型。

第二个层次是主城区的轻轨、地铁系统,或特大城市地区的轨道交通局域线,主要服务于在市区出行的客流,或市区与其辐射力较强的边缘城镇之间的出行客流。重庆城市结构为分散组团式,应本着轨道交通网络支撑城市空间发展原则,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走廊分析,调整优化轨道网络结构,力求换乘方便,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途径,以增强轨道交通的吸引力。

在进行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过程中,应该做到市区轨道与市郊铁路并重,市郊铁路将是未来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尽早进行市郊铁路网的全面规划,控制铁路建设用地。为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我们应构建多种结构形式的轨道交通,在能达到目的的情况下尽量节省开支。在规划轨道交通网络时,应重点研究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市郊铁路等之间的衔接,力求换乘方便。

三、交通政策

(一)国外交通政策概况

城市交通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管理。从城市交通政策的实际来看,西方一些政府的交通政策主要包括提高道路安全程度、控制小汽车数量、控制流动要求、提供有选择的可达性、推广代替小汽车的交通工具等措施。具有代表性的如荷兰的自行车政策和英国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都对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减少污染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由于城市空间的限制,在道路交通设施难以大量扩展的中心区,道路空间已无法再满足交通的需求,因此,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需通过对交通需求近期控制与管理,利用交通政策的导向作用,研究和采取出行诱导系统,减少机动车的出行量,使交通结构日趋合理。城市交通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它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管理。在西方国家,一些政府的交通政策主要包括提高道路安全程度、控制小汽车数量、控制流动需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

新加坡政府在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的同时,采用综合治理管制政策限制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强化经济手段,通过执行控制车辆拥有制度、限制区收费制度、限制车辆停放等管制措施,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有效地控制了交通流量,同时增加了政府的交通收入。目前,新加坡只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拥有私人小汽车,市区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高达71%。

还有许多西方国家交通政策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如巴黎为解决交通问题,对原有道路规划进行了调整,减小路幅宽度,取消路侧停车位。英国提出“乘客第一位”的核心策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地方政府和公共交通运营方之间的伙伴计划,推进质量合同计划,努力执行公交运行水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汽车的发展。罗马通过对旧城征收“进城费”,重点区域设置大量单行线和步行街区网络等设施,限制私人汽车和CBD道路资源的使用,促使出行人选择公共交通系统,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目的。此外,荷兰的自行车政策以及美国的“冰茶法案”等都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对重庆的启示

要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重庆公交出行率不到50%,故应全面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增加公交的吸引力,在投资上向公共交通倾斜,规划、建设、交通管理上全面实施公交优先,运营、服务上体现以乘客为本,通过差别化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引导机动车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我们应做到:一是在公交方面,将公交线网融入轨道交通;加强换乘枢纽的建设,实现换乘枢纽“人车分离”。重庆应统一公交票价,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系,通过针对性的补贴和投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公交票价的最低化。同时,应设置方便的票制,逐步实现不同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票制和票价的一体化,出行者在普通公交、地铁、城际列车之间的转换不需要多次购票。

二是在小汽车方面,限制小汽车出行。近几年,重庆机动化水平持续快速增长,小汽车交通需求逐年增加,公交运载比例下滑,要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限制小汽车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限制小汽车的数量不再现实,国外很多城市采用了限制小汽车出行的方法。重庆可效仿采用,如对高峰时间段进入市中心的汽车实行收费入域许可证制度,增加停车费用,严禁出租车高峰时间在中心区跑空车,限制汽车每月里程数,鼓励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结合使用等。

三是在货运方面,提高物流效率。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从事运输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货运卡车数量急剧增加。由于交通量的增大和为装卸货物而停放车辆的增加,加速了城市道路的拥挤和堵塞。加之重庆的物流点较为分散,道路狭窄,货车进一步加重了交通堵塞。我们需提高城市道路货物运输的装载效率,通过加强合载运输的方式来提高物流的效率。同时,政府对区域性货运和运输业者的协调与合作进行积极的指导和援助也是不可缺少的。

四、结语

上述国外大城市交通的发展不仅在当时对本国和本地区的交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时至今日仍然对交通和城市结构起着积极作用。这些成功的交通发展实践告诉我们:第一,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交通规划不能完全脱离城市规划而存在,重庆交通规划必须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广泛政策目标以及社会经济目标,并在交通政策的制定中得以充分体现;在确保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前提下,综合协调作为城市主要基础设施的交通建设与土地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战略性的交通政策研究,考虑制定各项远期战略方案,并推荐一个优秀的战略,使其在涉及交通规划中有一个框架性的方针。第二,重庆地形复杂,依山傍水,人口密度大,独特的地形地貌导致典型的组团城市空间形态和高密度集中开发的城市发展。为了维持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公共交通优先的道路,以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发展及交通规划编制内容的核心与重点,在公共交通发展中,又必须坚持以轨道交通为主、常规公交为辅的发展路线。第三,重庆城市结构为分散组团式,轨道、地面公交、缆车、扶梯等多种交通方式并存,交通枢纽在交通规划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重庆应加强交通枢纽的建设,以此为基础整合与衔接各种交通方式,力争实现无缝衔接,以增加公交吸引力,缓解重庆交通问题。

[1]祝昭.典型世界大都市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及启示[J].综合运输,2011,(1).

[2]甄小燕.东京巴黎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比较及启示[J].综合运输,2008,(10).

[3]周家高.伦敦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J].交通企业管理,2006,(2).

[4]高志刚,刘海州,翟长旭.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刘海洲,唐秋生,刘帅.论交通环境改善对区域文化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Transportation Solutions of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to Chongqing

LI You,ZENG De-li
(School of Traffic& Transportation,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

Chongqing is bearing a rocket urbanization period in all aspects a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city is becoming more&more concerned.Functioning solutions of som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in transportation area are seriously demanded in Chongqing.Constructive ideas are provi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b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ased on existing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track transportation layout of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a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s of Chongqing City.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track transportation layout;transportation policy;Chongqing

F511.3

A

1674-0297(2011)04-0019-03

2011-03-15

李 游,女,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城市交通规划研究。

(责任编辑:张 璠)

猜你喜欢
小汽车城市交通公共交通
小汽车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我的玩具小汽车
拼一拼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基于NB-IOT技术的公共交通显示牌设计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