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年》出版的重要意义

2011-08-15 00:43李学勤
邯郸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古史传世纪年

李学勤

(清华大学 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北京 100084)

各位已经看到了刚刚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整理报告的第2辑,现在请容许我简要介绍一下这一辑的内容,也就是介绍我们在清华简中的一项重要发现。大家知道清华简是一批战国中期偏晚的竹简,2008年秋天入藏到清华大学。现在收入第2辑报告的是一部前所未见的史书,是战国时期,应该是楚国人写的一部史书,原无标题,整理时题为《系年》。

大家可以看到,《系年》竹简一共有 138支,原有简序编号,基本上保存完好,没有大的缺损,这是一部周代的断代史,全书讲述了从武王伐纣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全国的历史大事,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史书,也是近现代秦以前史书绝无仅有的重要发现。

以上我说了“近现代绝无仅有”,并不是在我们历史上绝无仅有,因为在历史上有过一次类似的发现,那是在中国历史上的西晋武帝咸宁五年,即公元三世纪的279年,在汲郡即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时魏国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有一部史书,也原无标题,当时整理者定名为《纪年》,也叫《竹书纪年》(现早散佚,只有辑本)。《纪年》是魏国人作的一部通史,写作年代大约是战国晚期的魏襄王时,前人估计在公元前298—297年左右,清华简《系年》要更早。从内容看,作于楚肃王时(公元前 380—370),我们的清华简的抄成年代,据14C测定也在前305±30年左右(内容是周代断代史),这是离《竹书纪年》发现1700年左右再次发现秦以前的完整史书。

刚才我讲的“公元前”年数,指的是 2300多年以前,有的朋友可能印象不深,这如果以当时一些著名人物的年代对比,就会更清楚了,我在这里举三位人人皆知的人物:

孟子 约公元前390—305(86)

庄子 约公元前365—290(76)

屈原 约公元前343—299(45)

这三位人物的卒年都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我们的清华简,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书籍,是他们有可能读到的。而楚国人作的《系年》(如果是),应该说是比屈原《楚辞》更早的楚国完整的著作,当然性质并不一样。

《系年》全书是分章的,一共分为23章,从讲述的时代看,可以大致分为三大部分:

第1-4章 西周开始到平王东迁、两周之际

第5- 19章 春秋时期

第20-23章 战国时期

关于1-4章,讲了周朝如何建立,分封诸侯,又怎样走向衰亡。重点叙说了晋、郑、楚、秦、卫等国的兴起,有许多地方是我们不知道的,有些地方或者可以补充传世文献,纠正古书记载,解决经学、古史上的一系列疑难问题,例如前一段在一些学术会议上,我们介绍过的秦人如何起源的问题,《系年》的记载可以得到文献的考古学的印证,又如共和执政和平王东迁的过程,也有详细重要的记载,多与传世文献不同。

春秋时代的《系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即印证和补充《春秋》经传,特别是《左传》、《国语》的记载,如果今天还有人怀疑《左传》是后人伪作的话(像日本津田左吉),《系年》简有些话语都与《左传》相同或相似。当然,也有不少地方可补正《左传》以及《史记》。例如吴国伐楚入郢的经过等等,就和传世之说明显不同。

《系年》的战国早期部分,由于传世文献缺乏,《纪年》也没有留存,尤其珍贵重要,所记的好多大事,是古书里没有或语焉不详的,这之间包括很大很重要的事件,如列国间的战争,如第21章楚人(楚简王时)与晋师战于长城,第22章楚声王时,韩、赵、魏与越王联合伐齐,越王翳与齐、鲁在鲁国会盟,鲁侯为越王驾车,齐侯参乘。后来晋国魏文侯大败齐师,韩赵魏与齐盟誓,以及第23章楚悼王时晋(魏)师大败楚师等等情节,都是古史大事,而过去是不够了解的。由于时间有限(只给我二十多分钟),只能介绍到这里,不管怎样,我们说《系年》的发现和今后的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写古史,并不是过分的。

必须说明,由于我们的学识能力有限,我们对《系年》这样重要的简书的整理考释工作,只能说是有关研究的第一步,必然有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与传世文献结合研究,与金文等考古成果结合研究,我们只能提供工作的起点,我们在这里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更期待今后(包括下午的座谈会)大家不吝指教。

附带要报告的是,清华简整理报告的第3辑,工作已经起步,仍会有不负大家关心的发现,在工作比较成熟的适当时候,我们会及时向大家报告。

猜你喜欢
古史传世纪年
《故太师铭石记》纪年小考
中国传世名画之《捣练图》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明刻《绿筠窝帖》及传世拓本考
传世名画
近年出土戰國文獻給古史傳説研究帶來的若干新知與反思
稀里糊涂大纪年(下)
稀里糊涂大纪年(上)
传世经典——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视角转换与史实重建——第二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