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师生关系

2011-08-15 00:47文其云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文其云

(九江职业大学,江西 九江 332000)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影响着师生之间信息的互相传递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发挥。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民主、合作、对话、理解和信任。但就我国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来看,师生关系尚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存在诸多急需改善的问题。因此,对高职院校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师生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形式

1.师生关系淡漠。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着师生各自为政、相互淡漠的现象,除了课堂上对书本知识答疑外,在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之间一般没有交流机会,就更谈不上学生和教师交流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了。一个学期下来,许多教师认不得几个学生,学生也不了解教师的个性、特点,甚至记不得老师的名字。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也增加了学校做学生工作的难度。

2.师生关系功利性。表现在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偏离正常轨道,把交往变为交易,教师在学生工作中,如评优评先、遴选干部、发展党员、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定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上,夹杂进太多的非工作因素和个人感情因素,存在方方面面的不公平做法。与此同时,有些学生平时不注意自身修养,而寄希望于“关系网”,为了入党、当学生干部、获取助学金等与老师拉关系、套近乎,师生关系被染上了一层功利主义的色彩。

3.师生矛盾冲突多。首先体现在教学方面。高职教育应重视应用性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的方式仍然是照本宣科,不能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课堂教学乏味,造成学生对老师失望;有些教师对学生学或不学,不管不问,而在考试评价时,一方面平时不学习的学生易发生作弊,而作弊是考试制度不允许的,这时极易出现冲突,另一方面老师因为不清楚学生平时表现而给学生的平时分可能有失公平,也极易出现冲突。其次在语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教师群体在工作中形成了许多稳定性较强的专业术语或工作语言,年龄也比学生大得多,与学生有代沟,而大学生思想活跃,语言方面的突出特点是新潮,但稳定性差。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在接触中,很容易引发师生间的冲突。

二、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1.中专升格高职后的不适应阻碍着和谐师生关系。高职院校多数是原来中专、中职升格或合并等组成,中专升格为高职后,原有的办学基础明显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目标要求。首先是思想准备不足。无论是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面对“几天功夫由中专变成高职”的突变现象,缺乏足够的教育理念,基本上沿用中专的思维定势、教学和管理模式进行运作。其次力量储备不够。学生进校需要教师、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及必要的活动空间,招生规模高速扩张,导致资源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因循中专的教学模式,难以把高职必须的专业知识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融合和优化,从而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弱化了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

2.不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束缚着师生关系。高职院校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与之相适应,考核评价机制也应该突出教学实践成果。但当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都把科研放在首位。首先学校遴选教师的最重要标准就是学术价值,而学术的标准其实就是科研的标准,教师的教学素质则不受重视;其次教师的晋职、骨干教师的遴选、学科带头人的产生,往往以教师发表的论文、科研课题立项等作为主要的指标。在这样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下的结果是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无暇考虑学生的需求,更不会去考虑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教育的消费主义观削弱了和谐师生关系。在教育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坦然地认为自己是大学的消费者,理直气壮地缺课、逃课。同时,教师作为专业权威的力量正逐渐失去,面对消费者身份的学生,教师也在估计自己的劳动价值,认为自己的付出已经远远小于回报,严重地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热情,不愿在教学上投入太大的精力,只要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就万事大吉了。这必然给师生关系蒙上灰色的阴影,伤害师生的感情。

4.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疏远了师生关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演示PPT进行教学,以节省黑板书写的时间。但是PPT教学讲解速度很快,因高职学生基础差,学生难以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形成互动,导致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更谈不上思想和心灵的默契。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不认真听课,看小说、吃零食、睡觉、玩手机、听MP3等现象。老师看到学生这种表现,自然对讲课也失去了兴趣。教师和学生之间对彼此失去了兴趣,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就成为奢谈,师生感情淡漠也就可想而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数字通讯手段成为师生课外交往的主要方式。现在大部分教师与学生联系方式是手机号码、QQ号、MSN、E-mail地址等。这些通讯方式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在某些方面对师生的课外交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电子邮件、MSN、打电话等依靠信息技术的交流方式,不能替代面对面的交流进行的有效情感沟通,教师不知道学生长什么样子,学生的名字与人对不上号。这种感知缺失也必然导致师生感情淡漠。

三、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1.提高教师综合业务能力。高职教育是在高中、中专之后实施的教育,有更高的起点和要求,因此对于那些由中专等升格的学校教师应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增加理论深度和拓宽广度,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也应努力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生产、管理第一线,或到校办实验基地学习,在实际中提高实践能力,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型转变为双师型,由中专教师转变为合格的高职教师,最终完成角色的转换。随着综合业务能力的提高,教师本身也会更加自信,有成就感,爱自身的职业,学生学到了实际的知识,自然就更加尊敬老师。

2.制定有利于教书育人的考核政策。高职院校要改革旧的教师考评政策,制定有利于教书育人的考核政策,让师生关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首先,高职院校不同于研究型大学,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不是搞科研,因此要设置一个与教书育人相适应的教师职称评定体系,使教师能安心于教学。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体系的量化指标主要是科研,应制定新的教师职称评定体系,把教学放第一位,对教学成果的形态与质量及数量设置考核指标,这样就可以把教师从“凭论文数量升职”的现状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

学校将师生关系纳入教师年终考评体系中,在对教师评价中合理听取学生的意见,促使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使得增加与学生的交流频度和深度成为教师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例如学校建立教师和学生自发举行学习交流例会制度,师生可以在交流例会上畅所欲言,阐述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例会,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通过例会也得到学习和锻炼。这样必然会促使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改革教育制度,促成师生关系和谐。首先,教育消费观使教师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教师成为出售知识的“商贩”,学生、家长是消费者是“上帝”,学校则是一个搞好服务的大卖场。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是“商贩”,更非“老板”。教师是知识的承载者,是知识接力中的前一棒,学生是教师知识的传承者和扩大者。这就要求必须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并同步进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在内的制度改革。例如,学校引入企业参与学校管理,成立董事会制度,借助企业力量资助学生,减免部分学生学费。

4.拓宽师生交往渠道。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学校要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与实践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艺术节、学生公寓文化节、创业大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学校要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参加学生活动,如设立实践指导教师,师生同台演出,教师下学生寝室了解生活、思想现状,及时解决困惑,增加交往频率,使师生关系在和谐、团结、共勉的氛围中得到升华。

[1]张祥明.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梁燕玲.对师生关系的重新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田园.高校不和谐师生关系现状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4]周光礼.转型期中国师生关系的重构:变革及其规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3).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