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

2011-08-15 00:47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8期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小人国格列佛

张 玲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樊 441000)

一、灵魂深处的垦荒者——乔纳森·斯威夫特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l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政治家和诗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乔纳森·斯威夫特,英国一个破落贵族的孤儿后代,可谓一生与孤独做伴。斯威夫特学业虽然不顺,但才思敏捷,走上社会后很快便能以笔为生,后来打入政坛做了大党报纸的著名笔杆子。其仕途艰辛,最终变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遭遇近乎被流放的命运返回爱尔兰。一生坎坷使其变得愤世嫉俗,饱览上层腐恶更令他愤懑不已,不吐不快。斯威夫特之所以被称为英国18世纪讽刺大师,是与他独到的讽刺艺术分不开的。他总是利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体现最深刻、最辛辣的嘲讽。他不同于维护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有些作家,斯威夫特是社会上一切非正义和缺点的揭发者,他的作品寓意深刻、感召力强、讽刺手法独特,对以后英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斯威夫特现实主义的概括力量,使他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伟大作品。他所批评、挖苦的不仅仅是英国,而且也是其他国家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缺点。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本书约在1721年开始写作,1726年10月,《格列佛游记》问世,整个伦敦为之轰动,受到普通读者的普遍好评。该书后来被译成世界主要国家文字,至今仍深受各国读者的欢迎。斯威夫特采用了海外游记结合丰富的幻想,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无情鞭挞。《格列佛游记》是一部爱憎分明的杰出讽刺文学作品,他不但帮助我们认识18世纪初英国统治阶级的残酷和无耻,更使我们憎恶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该小说共分四部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国。在第一部分,通过对小人国宫廷的解剖挖苦鞭挞了英国的统治阶级,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字里行间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刻画真实入木三分。第二部分是对英国统治阶级的腐化败坏和不合理的政治制度的批判和抨击。第三部分尽管结构松散,但讽刺的范围更广泛,主要的讽刺对象是残酷压榨殖民地人民的英国统治阶级和一些脱离实际、想入非非的科学家。第四部分中,斯威夫特创造出一种似人的生物,当时的社会罪恶诸如贪财好斗、酗酒荒淫都集中在耶胡的身上。作者创造出的“耶胡”无非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恶劣风尚的集中讽刺。《格列佛游记》不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斯威夫特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刻画了当时英国的现实。同时他也是根据当时的英国现实才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世界。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从而使讽刺达到高度的效果。

二、《格列佛游记》中精湛的讽刺艺术

1.夸张的影射

夸张一直是讽刺家们喜用的手法之一。斯威夫特正是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他的巨作《格列佛游记》。这是一部长篇讽刺寓言小说,作者通过外科医生格列佛出海到小人国(人最高六英寸)、大人国(人最高六十英尺)、飞岛、巫人国及慧马国的游历,对l8世纪英国上层社会层出不穷的阴谋倾轧、谄媚贿赂、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在小人国里,国王与他的臣民比较起来只高了一个指甲,他却骄傲地自命为头碰着天的宇宙统治者。在这个王国里,要想获得一官半职,部长们必须具有跳绳的技能,谁跳得最高,谁就获得最高的职位。要想当个部长,不需要很大的才能,只要敏捷灵巧就够了,夸张地影射了英国政府机构的平庸。这个王国也有政党,而政党有其特殊的标志,即甲党的拥护者穿的是高跟鞋,乙党的拥护者穿的是低跟鞋,这是在影射托利党与辉格党,斯威夫特意在指出,这两党之间完全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现实中的区别就显得很可笑。

2.鲜明的对比

利用对比进行讽刺也是斯威夫特讽刺艺术的特点之。在(格列佛游记)中,他写大人之大,自己之小;又写小人之小,自己之大。斯威夫特在这里不仅采用了极度的夸张手法,同时也融进了对比讽刺艺术。小说开始的时候,格列佛处处都比小人物的人民好,不光是他的身材比他们高得多。他的理解力也大大地超过他们。这个新兴的英国资产阶级的儿子,感觉着自己的优越性。小人国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在他看来是非常落后而不足道的。但在小说的第二部分里,当他来到大人国时,把自己和这个国家的人民的智慧和正义比较起来,格列佛就觉着自己像小人国里的人一样渺小了。如果说在小说的第一部分,格列佛深信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比小人国优越的话,那么后来他就变成了一个小学生,努力用新眼光去了解社会的现实。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对比使他看清了英国社会里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使他认识到了英国也正是一个小人国,从而不再相信英国社会制度的完善性。此时的格列佛和小说开始时的格列佛相比完全不同了,他开始无条件地承认现存社会制度,后来又全盘否定它们。斯威夫特利用这种对比艺术让读者看清了他讽刺力量之大及其影响之深。

3.强烈的反讽

反讽是斯威夫特常用的讽刺手法之一,它的绝妙之处在于让读者自己去猜,表示他相信读者,希望读者能够同他一起来嘲笑生活中一切荒谬的事情。斯威夫特在文中大量反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作者机智幽默的讽刺才能。文中反语的使用使文章的辛辣达到了顶点,同时,尖锐深邃的讽刺也是这部作品的灵魂。就连司各特也认为斯威夫特是以幽默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以讽刺揭露荒诞,并通过人物性格和叙述框架使难以置信的事件成为现实,即使《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作者在通过作品对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进行无情、辛辣的讽刺、抨击时,有的直言相讥,有的利用异邦人的唇舌,有的隐喻挖苦,有的以兽讥讽人,凡此种种,风趣滑稽,神情皆备。同时,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体现在情节的幻想性与现实的真实性的有机结合上。虽然作者展现的是一个虚构的童话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由于作者精确、细腻、贴切的描述,使人感觉不到它是虚构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实事。

小说不但抨击了社会现状,还在更深的层面上,直接讽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关于“钱”的那段议论就是如此。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慧胭(马)国,向他的马主人解释说:“我们那里的耶胡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因为他们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被迫过着悲惨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金钱关系,并由此对人性产生了疑问。

三、结 语

《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是杰出的,作者以漫画的夸张技巧塑造了一些可恶的、怪诞的形象。他还以一本正经的严肃态度、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刻画了飞岛国的科学研究。巧妙地运用反语进行讽刺,这使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本意。《格列佛游记》不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斯威夫特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手法刻画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同时他也是根据当时英国的现实才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幻想世界。斯威夫特的幻想世界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而现实的矛盾在幻想世界中则表现得更为集中突出。所有内容都安排得合情合理,毫无破绽,使作品具有艺术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从而使讽刺达到高度的效果。

[1]周作人.欧洲文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魏颖超.英国的荒岛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鲁宾斯坦.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中)[M].陈安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l998.

[4]M.H.阿伯拉姆.简明外国文学词典[K].曾忠禄,郑子红,邓建标(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格列佛游记小人国格列佛
格列佛游记
穿越小人国
从《格列佛游记》漫谈斯威夫特的讽刺、批判与社会理想
《格列佛游记》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探析
小人国国王的愿望
《格列佛游记》:让人笑让人哭的乌托邦之旅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练习
格列佛游记
小人国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