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漫江河的水利人生

2011-08-15 00:45钟维昭
四川水利 2011年2期
关键词:水利人生

钟维昭

(四川省水电工程局,四川 资阳,641300)

自从哥本哈根会议以后,全世界各国对节能减排都引起了高度重视,因为它足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我们国家更是列入举国力之大事,从城市到农村,从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形成了新的“低碳经济”热潮,且初见成效。我们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对江河污染、绿野变秃岭、资源的破坏行为更有切身体会,治山理水、江河安澜是我们事业的神圣天职。建国后几十年来,几代水利人情漫江河,为低碳减排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几十年来,我曾经用文字演绎别人的浪漫故事,又认真地梳理自己的生活。曾春登东岳、夏援长城、秋临黄山、冬到太行。经历过岁月的温婉,人面桃花的柔情;溪流拍岸的嬉戏和瓦灶绳床的荡悠;烟村茅舍、野渡残桥的遗梦;滑雪坡上的飘逸飞升;登高山俯览荡荡云海中浮游的山野岗岚和流芳千载的粼波;迎风站在天门绝顶,吸玉宇天露,在佛音中忘情地走向自然,雷鸣闪电与丽日晴空相映衬和山穷水尽与柳暗花明相交织的水利工地;蹲在大海边倾听它伟大酣睡的涛声,捉住落日的彩霞、远山的雾霭、秋日的明辉……所有这一切都缘于山水情结。原来人生如山似水,山给我豁达,水给我温柔,山、水、人的巧妙结合,才是人世间最壮美的图画。不妨,我们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一起来读读山、读读水、读读水利人生……

1 读山

我生自乡野长自乡野,从小读的是侏儒般的丘陵小山,长大了才从地理书上知道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后来选择了水利人生,才读懂山与人一样,都是有灵性的。神韵万千的崇山峻岭中,处处都演绎着激情的诗歌,美妙的哲理,动人的传说和取之不竭的思想宝藏。神姿仙态的山峰,褶皱多姿的怪石,延绵起伏的“山脉”,将山汇编成一部集幽、秀、翠、险、奇、神、美和树、花、草、霞、虹、雾、霰、霜、雨的大书。故从古到今,读山者甚。至圣先师孔夫子在《诗经》里写道:“崇峻高山,为吾仰望,伟大德行,为吾取法。”古代五大山水诗人谢灵运、王维、李白、杜甫、陆游的古典山水诗,把山水、草木“四君子”的面容、身影、色彩、性格、情绪、流韵展现得造化无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代表了东方思维中刚柔兼顾的灵感闪光,召唤着后人去解读那由澄碧的水源、巍峨的高山、洁净的空气、湛澈的蓝天、轻盈的白云,共同构成的一个个生命的绿洲。

读山,不能不读山中的云雾。如果说你曾在山中达到了“望峰息心”、“窥谷忘返”无欲无争寄情托志的悠然境界,那山间缭绕的浩浩云天可以把沉雄岭峻的山变得柔和温顺。云在天地间飘忽,人在天地间生活。置身于云雾山中,云时而在你头顶凝固,时儿在你脚下游浮;回到亭阁房中,她又从门窗缝挤入室内如同伴侣。记得南朝诗人陶泓景从山中归来,齐高帝问他:“山中最多的是什么?”陶答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诗赠君。”可见诗人缘物寄情,达到自然人格化的境界。而今身居繁城,痛失云踪,时不时又思慕居山野修水利的日子,怀念同山中云絮、云霭、云带、云海相互凝望、对语以及追云赶路,枕云而眠的时刻。真是以云为友,不亦乐乎。

读山,少不了要读树。如果说峭峻的山峰是一篇雄文,树木则是这篇雄文中最亮丽的文字,栖息着生趣盎然的佳名妙语。在林中拾起一片落叶,就等于拾到一句格言,摘起一枚野果,就宛如捡来秋天。那林中的鸟儿,堪称第一流的抒情歌手,晨曦中传来情歌、牧歌、赞歌,倾注出对水利人的深深爱意。至于那满山漫卷的叠翠林涛,犹如给山峦披上孔雀开屏式的“羽翼”般美丽诱人。真有点“涛空荡琴响,鸟语似仙来”的感觉。那未被污染的原始森林王国,更是人间生态环境的绝美。炎夏山中凉似秋,竹径清风涤烦暑。林间花草,竞相怒放,杂花生树,媚态万千,共构成仙景画廊。纵然你有以语悟林,以林悟语的高超本领,也难在你的诗中画中乐中包揽和包涵这无穷尽的情趣。几多树韵花魂,如山的生命在燃烧,似山的灵魂在激荡。黄山的松,天山的杉,峨眉的柏,更有那井岗山茨坪前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议军、论战的海罗杉“感情树”,四川德阳仙人桥两棵高达40米,相依相伴两千余年历尽人间沧桑,仍春意盎然的黄桷“夫妻树”,都体验了一种传世的“人为化”自然世界的美感和深刻寓意。

读山,还必须读崎岖的山路。虽然山路弯弯,石径盘悬,留下了山里人一串串长长短短、蜿蜿蜒蜒的脚印。有时山路串联着村寨,山里人一曲曲的过山调催促你去翻山越岭;有时路上藤萝挡道,就看你手中砍刀是否锋利;那路边野花常向你招手,就看你心中的歌合不合拍;有的山路连着神圣的宗教,通往天帝在人间的居所——神庙。名山小径,已曾迎接过古代沉湎于享乐和长生的帝王千方百计来寻求仙境。而山路的尽头则往往是无限风光的险峰,却是勇敢的采药人乐于攀援之途。而今水利人沿着这些山路,竖铁塔,架银线,创造了“市井何怨不夜城,山乡不愁明月尽”的现代风景。当年,我从山间小路走出去,现在我又从这些山路回来,已经分不清山野里哪些是梦哪些是醒。

读山,也要读读高原白皑皑的雪峰,可谓是山中之山。它距太阳最近,可又挑战太阳,用最冷酷的面孔对着烈日,始终让最洁白的灵魂朝向霞光。洁白与寒冷是它的本性,以惟一的姿势刺向蓝天。冰川大坂在夏季消融成江河水源,去滋润万千沃土。冰峰雪岭更是旅游胜地,莽莽昆仑则是一座遥远缥缈而又神秘诡异的仙山,不但有仙景,还有仙人。周穆王驾八骏,渡沙漠,万里西游至昆仑,与西王母瑶池观宴;张骞通西域时就有寻昆仑的使命,将出产美玉的新疆于阗南山命名昆仑。而今,一个冰天雪地乱石嶙峋的昆仑代替了琼楼玉宇、奇花异香的昆仑,现实的荒凉、寒冷和严酷代表了神话的虚幻浪漫和温馨。

我曾经拜读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麻札尔塔格山,此山东西长100余公里,是一座典型裸露的褶皱山,山顶有一座伊斯兰麻札(坟墓),一座唐代城堡,一座清代的“接官亭”。残垣断壁,在死寂的穹庐下,曾受古人的手无数次的摩挲过,留下多少温暖的手泽,一切都显得古朴苍凉和对古人的凭吊。裸岩经过千百年大漠风尘拍打的脸庞,诠释了一种朝圣者的人生。苍茫石山与连绵无垠沙丘相依相衬,又显现出旷达粗犷的个性。夜宿山顶,漠风清凉,地阔天远,仿佛进入与星月共眠惬意钟情的环境。

然而,读山,我最怕读秃山荒岭。大自然的淘汰,人类贪婪的践踏,许多美的成为落英,秋的爱物成为黛玉的青冢。那“坎坎伐檀兮”的惨痛声和烂开乱采矿藏的爆破声,伴随着大山的呻吟,至今没有熄灭啊,可悲可吁,更让我们治山治水的水利人倍感痛心疾首。

2 读水

“水无山不秀,山有水则奇”,读山不读水,人生不壮美。山水总是共呈姿态互补,水予山滋养丰满,山给水衬托使其端庄。山的逻辑是青云直上,水的轨道是迂回渗透,能读出山的变异就能读出水的永恒。

众所周知,水是天赐之物,地藏之源。人本来就是一个水的生命体,胎儿体内的水占90%,婴儿青壮年占70%~80%,老人占60%。人体若没有水也就没有了生命。如此说来,水则具有灵气,有生命力,甚至还有“思维”(有疑问者,请看看日本江本胜博士的《水知道答案》)。人对于水必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依赖,因为人要生存。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不得不终身读水,凭水而生,衔水而行,依水而居。久之,则把水的某些自然特征伦理化、社会化了,把它纳入了人类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由此观之,水则是一部浩繁博大的丛书,它是一个集知性、人性、情性、理性的庞大的体系,是大地浩瀚的出版物,是格物致知的宝库,是人类几千年来读不完读不透的煌煌巨著,一滴碧水能映出日月星辰和乾坤世界,一湾池水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斑谰画卷,一挂瀑布是一首洋洋洒洒的诗章,一江洪涛如一群怒狮狂吼,一层排空浊浪如万只雄鹰争飞,一织匹练的轻扬有如秀山拨弦。人们读水往往是从江河、溪涧、瀑布、流泉、湖泊、池潭、坚江劈峡等自然水域景观开始。

而人工水域奇观,顺乎自然之理,巧夺自然之功。高矗的古塔,通幽的小径,弯曲的长廊,玲珑的楼台,幽静的亭榭,奇妙的假山等等,按人们自己的审美观点建造,起着弥补和加强自然景观对水域的美感作用。其间更有文人墨客的碑刻、题记、书画等遗迹,对水域起着点题意境的作用。例如,西湖、东湖、洞庭、邛海、滇池、天池、小三峡等等水域,以及兴建的拦河枢纽、水库工程,慨莫例外,得益于人工创造,与自然相辅相存,浑然融入,使旅游者流连忘返。

读水,必读水文化。我虽然无法去探寻追述“水”这一原始而又鲜活的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如何传承继递,也无法去破译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一个特殊的文化密码所拥有的情趣含量。但从我接触到文章中,知道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从它一诞生,就受到水的洗礼,水就成了人类文化中一个具有涵括一切的意象符号。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诗经》、《楚辞》、古诗宋词、《红楼梦》等等名著中都有水韵其间,留下了许多得益于山川之助的奇崛佳句。自古水言情、水言志、水言愁诗篇不少,唐诗与水,更是密不可分。李白近1000首诗,有470余处出现“水”;杜甫所作1400首诗,有370余处与水相韵;白居易的2900余首诗,有760处牵系水景。这些水相通的诗句,把握了人与自然相沟通的玄机。既有万马奔腾的宠大场面,也有绵绵不尽的柔情蜜意,脍炙人口,传颂不衰,更有一代袅雄曹操面对沧海高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屈子投江,被后人封为汩罗江的水神,仍寄情于水,尚能挟悲愤激越之天籁,守望一方水土。25史基本上概括了我国5000年来水利发展的全貌,成为权威性的水利通史。溯九歌源头,听回流中弄篙荡桨的水手,风姿楚楚的采莲多情女子,滩边崖际拉纤汉子和寨头镇尾的浪漫故事,仰天长问的夫子泽畔行吟,无不与水的主题相勾联。真是一船充溢一舱潇洒文思,一条江河承载了一颗颗厚重的诗魂。含“水”的成语,更集中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精粹。炎黄子孙,代代相传,在治理和开发利用水的过程中,形成概念、思想、信仰、知识等方面的水文化的发展。许许多多寄情山水,放歌风光的好文章,给中国文化注入了生机,在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水是一个变化无穷的精灵。遇寒成冰,大至万丈冰川大坂,小至冰雕玉砌,剔透玲珑。雪花纷扬,银装素裹,挂树冰凌,百态千姿,烟雨朦朦,滋润植被,洗濯尘埃。七彩长虹,架幕苍穹,柔美锦绣。更有那大漠上幻化出的海市蜃楼仙境,奇妙无穷,给跋涉者带来无限遐思。水滴石穿,更显出水的坚忍不拔以柔克刚的精神。《老子》、《庄子》称颂水的美德不胜其多:水无定体,盛于方则方,盛于圆则圆;大不可极,深不可测,远于天涯,长于无穷;攻之不破,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燃,体现出表于柔而内于刚,见于弱而胜于强的品格。更何况它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江海,万物赖它而生;它润泽万物而无所取,无所争,不求报。它若厚积力量,需要溢泻,又可以决流奔腾,摧毁人类家园,水也滔滔,情也滔滔。蓄聚能而发电,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划时代的进步,可谓水的盖世奇功。

开发利用水资源活动,是人类最早从事的一种生产活动。从宏观治水的实践中,形成了人类对水性认识的升华,懂得了“水能孕育生命,也能伤害生命,毁灭人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水静如镜,水动如虎”。中华民族对水的治理,可追述到遥远的古代,相传夏朝大禹治理洪水泛滥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其后又有“分导利灌溉”、“聚备干旱”、“开掘创交通”、蓄势劈能源等发展。从巴蜀明珠都江堰,宁夏水利三杰——秦渠、汉渠、唐崃渠,华南水运咽喉灵渠,京杭大运河,新疆坎儿井,直到今天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达到了集宏观治水之大成,是顺天人格理想的意志力的象征,是中国超时代的伟业。

读水的同时,不能不联想到,当今人类又一大敌——水污染,这种自我毁灭的恐怖感又悄悄地爬上了芸芸众生的心头。地球上的水有97.2%是海水,淡水只有2%,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量的1%。这1%不可代替的资源,对人类何等重要。而人类所遇到的各种污染中,水污染的危害首当其冲。据资料统计表明,在我国患疾病的86%、死亡人口的1/3是由饮水造成的。令人更不安的是,这种发展趋势,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饮水质量已构成威胁我国13亿人口生存和水产业发展的尖锐问题。在这个背景下,迫使人们去治理江河湖泊的污染。饮水净化的核心科学技术得以开拓,从终端解决饮水净化就是一种十分高明的思路。但愿那些关于江河被污染、掠夺性开发、破坏生态平衡的“故事”能早日成为不再重演的往事。

3 读水利人生

读水利人生,重要的不是读它的过程,而是它的精神。因为水利水电行业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有水文、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等等分工。本人从事水利建设四十年,我读水利人生则有其特点,各行其巧。一个人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水利人生,差不多就是甘当一个漂泊者。漂泊者青山作伴,旷野为家,他们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好,都是光明和阴影构成。他们精神上阴郁和爽朗形成了他们的命运!而他们的生活是一阕铿锵的交响乐,每一刻都是几重唱的组合。当他们在构画着自己的那七彩“水利人生”梦幻时,就像一群啜饮甘泉的跋涉者,执行着神圣的天职,使山清水秀,江河安澜,国泰民安;去寻找那心目中驰骋万里豪情壮志,去夺回一块耕地,挽救一片森林,换来一泓流水……。水利人拓荒的脚印和希望的种子,洒落荒山,结满枝头,从荒凉走向繁荣,从秃岭走向绿洲,他们走过的地方,那里将不再荒凉,不再空旷。寒来暑往,岁岁月月,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沐浴的何止三十功名尘与土,走过的又何止八千里路云和月。水利人把一生惟一的筹码,合在一起下注,把一生惟一的戏码,合在一起同台演出。多少次山之盟、水之约,把生活上的艰苦,精神上的苦楚,心理上的重荷,这些令常人难以理解的逆风放在脑后,反而扯起前行帆蓬,不懈地追求充当一名“冲浪者”,永远不陶醉在成功的花环和镁光灯的辐射之中,去彰显人生之尊贵。

这群人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已形成相对稳固而因袭性极强的心理、思维、情感和行为个性。在江头风雨中,在峡谷山坳里,不畏寒冷,不辞辛苦,去领略荒凉与富有的对话,对山川进行重新构建的同时,也构建出一种英雄的精神,一群英雄的形象。他们建造的水利工程,不仅仅是留给大地一座座历史的丰碑,更重要的是水利人灵魂中的人性美与道德美、性格中的忠诚与刚毅所表现出来的无怨、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可贵的责任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体贴乃至纯真的鱼水之情,多层次地传递给当地人民。那沉寂千年的大山,并没有因为与劈石鞭山前呼后应的隆隆开山炮声而感到威慑,它倒显出强烈的抵抗情绪,似乎要使出浑身解数与逢山开洞、遇水架桥的当代愚公们进行一次次殊死的较量,但在艰苦的鏖战中终归是水利人自胜者强。当大坝突兀于天宇之下,长渠跨越山峦沟谷,“地下长廊”穿崖透壑,电站输送出强大的电能,每座工程的血脉里,都流动着水利人的热汗和鲜血,都有令人泫然的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无人、无路、无水、无电的山谷中,那隆隆炮声正向人们诉说着发生在隧道线上许多神奇美丽的而又催人泪下的故事。当蓦然回首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凝聚着的却是——水利人的治水魂。水利人用双手托起的一座座壮丽的工程,留下的是永不消失的生动形象,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和耐人寻味的欣赏价值难以言喻。那熔雅、雄、险、秀一炉,集五彩缤纷于尺幅人工湖泊——水库,蝶蜂比比,水鸟声声,水流泻汇,如雷如鼓,造物情思绝伦,征服了众多旅游人和瞻仰者。因为,在那里,历史播种过几多起伏难忘的回忆,历史又放牧过几多沸扬的水利人的雄心。真是一项水利工程浓缩了水利人一生一世的沧桑,构成一幅向江河征战进军的拼搏图画。坝拦昆仓急,闸开东海深,是多宏伟壮丽!

读水利人生,不能不读水利人经受着长期夫妻分居的煎熬的体验。一个终年不着家的在外漂泊的人,自然不是姑娘们理想的对象。在僻境偏山兴修水利的日子,面对枯燥寂寞的水利生涯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更没有朝暮厮守的温忱,孩子更难得相依相伴。浓得化不开的温馨,常常被离别无情的撕裂。不管是月华如水的夜晚,还是薄雾笼罩的黄昏,心里总有一丝丝、一缕缕撕扯不断的相思牵挂,却命运又注定了永远无法摆脱对江河的那种无以言说的依恋。那至情无誓、至爱无言的相思,总是咫尺天涯,野外生活空间的心灵翔舞,翩扬的思绪幻想的翅膀,哪怕是负载着只是一个极轻盈的梦,都可以飞向生命的目标。现实无法冷却情感的火焰,为心灵照亮了一条璀璨的人生小径,越过红尘,给生活的前景抹上一袭晓色,每天都诞生出水利人的生活新意。一声声开山炮声,如一句句柔和的抒情曲的力度,又制造出水利人安之若素的心理支撑系统,去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给大地披上绚丽的圣衣。直到时光剥落了他们色泽芬芳的青春,岁月的枝藤爬上额头,花落叶稀,喜旧悲戚,告老还乡,还怀念那心仪已久的岗位。即便是这辈子不能再做真正意义上的水利人,但却可以从容地驾驭自己的人生舵轮,作自己和家人心中永远的水利人。

读水利人生,怎能忘记曾同经风雨共浴朝阳为水利事业献身的战友和同志。山坡上的每块墓碑下都生存着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火红青春,每一段金色的铭文中,都大写着水利人的理想、信念和殷殷赤诚,那是用生命写就的水利人悲壮的歌。他(她)们的生命虽然走到尽头,却是用行动无怨无悔地写完了水利人生纷纷扬扬的苦乐年华,完成了他们水利人生终结返还。把根植于水利事业这片热土里宝贵的历史精神、历史热情和长期在现实生活中所培养的精神素质、思想观念,连同山魂水魄的基因,传递给子子孙孙。而今,我虽然已离开水利工地,但还是人走情留,我将永远为至今仍战斗在工地上永恒的水利人祝福,为他们歌唱。我终于经过几十年的磨练,才感觉到只有读懂了水利人生,才真正弄明了人活着其实就是奉献和牺牲。书写不完的水利人生,涌颂不完的水利人。纵太白重生,屈子再世,也难赋此情,难为此境。我不得不再一次感谢上苍把我安顿在万山怀抱的天地里,使我能终身虔诚地咏涌璨光闪烁的水利人生。

猜你喜欢
水利人生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信息化
水利宣传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