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1-08-30 04:21余建清
当代医学 2011年28期
关键词:爆裂性成角椎弓

余建清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上脊柱损伤的常见类型之一,以往多采用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进行治疗,使骨折得到较好的复位、固定,但是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经该方法治疗后,在椎体骨折部位恢复过程中,常常出现矫正、内固定失败,从而出现迟发型脊柱后凸畸形甚至神经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采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进行治疗患者37例,临床治疗效果佳,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间于我院诊断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为21~67岁,平均年龄为(38.34±3.16)岁,骨折病因有坠落伤15例、重物砸伤7例、交通事故12例、摔伤3例,骨折部位为T113例、T127例、L118例、L26例、L36例、L42例,根据Denis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A型8例、B型13例、C型7例、D型6例、E型3例,所有患者均为爆裂性骨折,手术时间为患者骨折后3~15天,平均时间为(7.31±1.27)天,术前行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其中A级8例、B级12例、C级9例、D级6例、E级3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2]

患者于气管插管全麻条件下,俯卧位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常规消毒铺巾,患者腹部悬空,于损伤椎体棘突处做一后正中切口,以暴露伤椎及其上下正常椎板和棘突为准,复位(如有神经压迫临床表现,需先行伤椎椎板切除减压再行复位),选择并确定螺钉进钉点(胸椎:关节面中线外缘3mm,小关节面下缘;腰椎:横突中线-上关节突外侧缘交点)并按合适的进钉方向进钉(冠状面:与棘突夹角10°~15°左右;矢状面:据透视片确定与椎体间夹角)。然后用开路器进行椎弓根开口并扩至直径6mm大小左右,沿开路器轨道置入套有自制植骨弹性外锯(内径3.5mm,外径6mm)的刻度导针(直径3mm),在透视机的辅助下深入达椎体前1/3处。然后撤出导针并将自体碎状髂骨置入并压紧,并同时撤出植骨弹性外锯,填至椎体缺损消失为止,并探查椎管有无狭窄。完成植骨后在椎弓根开口处涂以骨蜡,关闭切口并留置引流管一枚,视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一般在术后2日内即可拔除。所有患者术后均卧床休息1~2个月后配戴支具进行活动,3个月后去除支具活动,术后行抗感染预防性治疗5天左右。

1.2.2 分析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随访时均行X线片及CT检查,根据其影像学资料进行计算并记录上下终板成角,椎体成角,椎体前、后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等,并随访患者腰背部疼痛。

回顾分析3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从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发病部位、骨折类型、手术时间、神经功能分级、治疗方法、治疗效果、随访结果、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患者信息的收集、整理,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将临床记录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计算,P<0.05为差异明显,P<0.01为差异非常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经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为60min~200min,平均时间为(131.25±6.78)min,术中出血量为250ml~600ml,平均出血量为(300±15)ml。术后出现并发症共2例,均为术后伤口感染。所有患者随访8~32个月,平均为(22.31±2.14)月。随访1年后,37例患者Frankel功能分级有A级5例、B级9例、C级12例、D级5例、E级6例,说明经治疗后患者神经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37例患者术前、术后、随访1年时的病情情况详见表1。

表1 3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统计表(n=37)

3 讨论

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以往多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固定节段较短、复位效果佳等优点,但根据长期随访结果发现,此种治疗骨折后易出现内固定效果差、出现复发,影响临床治疗效果[3]。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椎体植骨逐渐应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由表1可以看出,37例患者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其伤椎前缘压缩率、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程度分别为(14.3±5.4)%、(11.2±4.8)%、(9.1±3.8)%,明显比术前各指标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均比术前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够明显降低伤椎前后缘压缩程度,缓解椎管狭窄,减小Cobb角、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缓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可以看出术后随访1年后37例患者恢复状态佳,各观察指标与术后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种治疗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稳定性强,在治疗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中,单纯内固定治疗的稳定性较差,需要使用骨块碎块进行受损椎体内填充,增加其骨质量,恢复受损椎体使其完整,同时使受损椎体终板复位,减少椎间组织陷入受损椎体内,降低复位、矫正角度丢失的可能性,提高患者脊柱前柱支持抗压能力[4]。此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创伤性小,符合人体脊柱解剖生物学原理,便于患者病情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质量。

[1] 徐宝山,唐天驷,杨惠林.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远期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641-646.

[2] 原泉.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袋性骨折[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6):978-979.

[3] 元虎,李阳,朱英俊,等.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3):1384-1386.

[4] 吴会平.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分析[J].中瞬基层医药,2007,14(4):640-641.

猜你喜欢
爆裂性成角椎弓
成角近段旋磨对严重钙化成角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
封面故事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错在哪里
61例下肢成角畸形患儿8字板骺阻滞术治疗无效原因分析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X线和CT的临床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