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的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以“世界的聚落”为例

2011-09-01 02:16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周鹿初中530603韦世耿
地理教学 2011年22期
关键词:乡土家乡教学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周鹿初中(530603) 韦世耿

我们广西农村学校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事物是很多的,不用翻阅专门教材,只要稍微提示,稍加思考,学生就可以从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中搜集到许许多多活生生的乡土信息。现以初中七年级《世界的聚落》探究性教学活动为例,探讨在广西农村学校如何实现乡土地理和课堂教学的融合。

一、课堂实录

(一)探究问题一:你们的家乡最早是怎样形成的?先辈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地方居住?

学生根据事先的调查走访活动和自己的推断,列举自己家乡形成的原因,然后和同组同学对这些原因进行分类,认为家乡最初形成有几种方式:

1.由原始部落发展形成:为了抵御毒蛇猛兽的侵害,大家聚集在一起,然后逐渐壮大起来。

2.迁移:

(1)经商、务农、文化等原因:最早有一个或几个先祖带着家小从别的村屯搬迁来后,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才成为现在这么大的村子。

(2)自然灾害的原因:落难逃荒而来。

(3)民族原因:壮族人先到,所以用壮话自称“布垛”(意为土著人),汉族人后到,他们用地方话称自己为“新民”(意为新来的民族),称壮族人是“粮家”(意为粮丰的人家),壮族人用壮话称他们作“布嗬”(意为客人)。

(4)姓氏纷争:韩姓部族很早就居住在中原一带,不知是什么原因,引起内部纷争,从韩姓分离出了韦姓,其中的一个韦姓小分支几经周折,最后才到这里定居的。现在,他们还和另一村屯的韦姓族人在清明节期间一起祭祖扫墓。很久以前“覃”和“谭”姓本来也是同家亲,黄姓和王姓原来也是同一族人。

(5)其他:如躲避战争、兵匪、传染病等。

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得出这样的结论:乡亲们聚集在一起居住,就形成了聚落。我们的家乡也叫乡村,就是最小的聚落,也是聚落的主要表现形式。

【教师提问】:先祖们选择了这个地方,并且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家乡有哪些方面值得他们留恋的?

展示某一村屯的图片和《地方志》片断,结合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经各学习小组探讨后,认为先辈们在此定居,是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自然条件:

1.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居住;

2.丰富的河流水、地下水;

3.地形开阔,较平坦,有利于建房;

4.耕地、林地等资源丰富;

5.交通便利;有些地方较偏僻,可能是为了躲避兵匪、战乱等原因造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需要考虑气候、水、地形、资源、交通等条件,而且人应该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才能世世代代持续地发展。

【思维扩展】根据气候、水、地形、资源、交通等条件,说明本镇集市和本县县城形成发展的优越性。

首先引导同学们说出家乡在本镇集市的方位,然后各小组由一同学把它们的位置一一画在纸上,再观察这张自制的本镇村落分布略图,学生可以从中发现:集市位于各村屯中间,地理位置适中,交通非常便利,是本镇集市形成和发展最优越的条件。同学们还根据本镇的自然环境,进一步说明本镇集市还有河流流经,降水丰沛,气候温暖,地形平坦开阔等优越条件。

在探讨县城的形成和发展时,教师展示本县和南宁市区域图,提问:本县县城地处本县石山较多的东部地区,并非位于本县中部,怎么会选择在这个地理位置并不突出的地方建县城呢?学生对这个问题较难理解。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把目光放宽一些,分析本县城和周边临近县城位置的关系,学生才容易明白:本县东部和其他几个周围县城较近,交通便利,相互间经济文化等活动交往密切,是建城镇的好地方。

教师提问学生作小结:集市和城镇是不是聚落的形式?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怎样的条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与乡村相比,它们又有哪些优越性?

(二)探究问题二:解释家乡土夯泥房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

教师展示一幅泥坯房的图片,同学们结合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认为乡亲们夯土垒墙,烧泥作瓦,以木为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就地取材,节省材料,经济,实用;

2.土夯泥房冬暖夏凉,很适合我们家乡夏天炎热,春天潮湿的气候特点;

3.家乡多雨,房顶建得很倾斜,利于排水;

4.好多房子座西朝东,光线充足;

5.不足之处是泥房子容易开裂,存在安全隐患,鼠害虫灾也较多,内部装修困难,泥房机械施工难,劳动强度大,增加建房成本等。

应用与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寒冷地区、湿热地区、东南亚和北非地区民居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说明,人类要想安居乐业,应该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怎样的关系?

(三)探究问题三:说一说家乡的土特产是什么?乡亲们如何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并给家乡土特产充当形象代言人。

由于课前布置学生带着问题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情况,问题一出,同学们踊跃发言:

学生1:我的家乡山多,林木花草茂盛,村里共养了一百多箱蜜蜂,去年光是蜂蜜收入达十几万元,蜂蜜纯天然,口味纯正(同学们热烈地鼓掌)。

学生2:家乡松林多,树脂亮白、香醇。

学生3:家乡山涧流水潺潺,水资源丰富,乡亲们建了几十亩鱼塘养鱼,水面养鸭,塘边用鸭粪种香蕉,种桑养蚕,鸭肥鱼美蚕白。

学生4:乡亲们在山坡上种果树,树下搞生态养鸡,红红火火。

学生5:乡亲们用旱地种玉米,玉米粒养猪,玉米杆种蘑菇,利用政府补贴建沼气池,把猪粪和蘑菇渣沤成沼气烧水煮饭,沼气池里的废液是种玉米的好肥料,猪肉和蘑菇都是绿色产品。

学生6:乡亲们在稻田里间种莲藕、养殖野生塘角鱼,藕大鱼肥。

学生7:乡亲们在旱地上种甘蔗,然后加工成优质的红糖,远销很多地方。

学生8:乡亲们种植旱藕,再加工成口味纯正的旱藕粉,迎来八方客商上门经销。

……

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结论:人类不能消极地适应环境,要做大自然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惠,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探究问题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城市问题。

由于前面已经分析了乡村、城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教师展示广西以前首府桂林和现在首府南宁市地形图相比较后,学生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水、河流、交通、资源、人口、经济等方面,说明南宁市形成和发展的优越条件:

1.位于广西中部偏南,方便广西各族人民东西和南北往来;

2.地处广西盆地中部,地势坦荡,东部有郁江、浔江平原和玉林盆地,腹地广阔,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3.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暖湿润,绿树成荫,花草茂盛,适宜人居;

4.有邕江河流流经,汇入西江,直至珠江,注入南海,内河航运便利;

5.靠近东南亚各国,成为国际航空枢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城市。

填写以下表格,把家乡和城市作比较,解决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城市问题:

images/BZ_207_1013_2422_1157_2556.png人口 产业活动 经济水平 科技、教育、卫生、体育 居住条件 交通 就业 环境乡村城市

学生小结:城市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发展空间,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城市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还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城市环境。

(五)探究问题五: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在谈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时,教师先播放壮族三声部山歌、马山会鼓、扁担舞等本地文化表演录音、录像片段,引用马山会鼓和扁担舞曾于2010年8月2日在上海世界博览会广西活动周进行精彩表演的报道,然后播放同学们带来的山歌录音,同时要求学生向大家介绍事先了解山歌表达的大致内容,最后播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影视片断,展示圆明园和本地文物遗址的图片。讨论:这些文化失传或受到破坏,将产生怎样的后果?

后果1:无法全面了解本民族历史。

后果2:体现不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

后果3:缺乏了解本民族的民风习俗。

后果4:文化价值的遗失。

后果5:对文化美学的糟蹋。

后果6:不尊重先祖劳动果实。

后果7:不利于开展文化旅游,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后果8:不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

……

教师引导学生列举一些家乡和国内外著名的文化遗产及它们的价值与作用后,一起综合结论: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它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六)课后活动

进一步认识家乡的环境,看一看乡亲们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经济活动,促进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

二、深入反思

纵观整个乡土地理的教学过程,我们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值得和大家商讨:

1.重视学生的经验、运用和创新能力。乡土地理教学不能离开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因此,课前布置学生带着问题对家乡进行细致观察、调查和走访活动,避免课堂学习变成“空中楼阁”。例如在教学“地形”与“方向”时,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上山放牛的机会,观察家乡的地形。课堂中可以教学生列举家乡有哪些主要的山,哪些山连接在一起形成山脉,它们向哪个方向延伸形成山的走向?哪些地方是山脊、山谷、陡崖,哪些地方坡度较陡,哪些地方坡度较缓?山上哪一侧向阳、林木较多,哪一侧背阳、林木较少?再和同学探讨这些现象和气候有什么联系,怎样利用这些现象辨别方向?在山上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如果条件允许,组织有效的课后地理活动,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加深理解并应用于实际,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也是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再认、应用和创新,同时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还是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的大好机会。

为了把这些课前课后活动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它们进行观摩和评价。组织评价的方式有竞赛式的问题抢答和必答,也有自述式的心得体会与交流。例如谈谈乡亲们如何利用有利的气候和地形条件种植果蔬、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搞山鸡、蛇、鱼等养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还有应用性的观察、调查、探究成果展示,例如举办“美丽的家园”版报或手抄报;为家乡的土特产充当形象代言人;家乡土特产展示会,展示同学们从家乡带来的杨梅等果类、蘑菇、香菇、金针菇、莲藕、旱藕粉、红糖、蜂蜜、荸荠、甜笋、剑麻、松脂、矿石、奇石、根雕、竹木编织、纺织手工艺等大量物品,展示学生用手机拍下家乡的山水岩洞美景以及家禽家畜、特种养殖、经济作物、民俗活动等图片。

我们搞这些活动目的不在于简单评价学生的对或错,而重在积极地促进学生对乡土知识在内的地理活动的参与、应用和探讨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基本的地理技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为将来建设美好的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教学和乡土地理的有机渗透。课堂教学中,有些复杂、抽象或遥远的地理问题,一经列举身边的乡土地理事物来说明,就显得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豁然开朗,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地理知识指导、应用乡土地理,结合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把课堂教学和乡土地理相互融合在一起:

(1)利用乡土地理做主线。贯穿乡土因素于课堂教学中,把一些晦涩的地理知识进行剥笋般地析理,逐步把学生引入地理课堂,以此为契机激励他们学会学习,这样做总比反复说教的效果要好。以上《世界的聚落》的教学就是很好的例子。

(2)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具体的乡土可以使陌生、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另外,时空感较强的地理知识,宜从身边熟悉的环境谈起,采取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熟悉到陌生,逐步延伸、扩展的策略进行教学。例如教学“流域”时,先让学生回忆课前观察家乡河流中水的来源,指出这些水源覆盖的范围,由此趁势引出“流域”这个概念。家乡的河流名——长恨河就是该河流域名,家乡的这条河又流入我们学校外这条辰河,家乡及长恨河又属辰河流域,如此类推,它们这两条河又依次注入红水河、珠江,最后注入太平洋,因此家乡应分别属于什么流域呢?在陆地上这几个流域中哪个流域最大,我们广西属于什么流域?在我国领土上还有哪些流域?模糊的流域概念就在家乡熟悉、清澈的河流中变得如此清晰,使学生觉得学地理是那么容易,那么有趣,那么亲切。至于本节课里河流水文特征的教学,结合课前观察家乡河流季节变化的情况来谈,抽象的课本知识就显得具体化了。

(3)将比较法应用于地理教学。在学习区域地理时,也可以用发散或求异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乡土地理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日本》时,引导学生把日本的自然条件和家乡作比较,学习日本人如何避开不利条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为我们家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使家乡摆脱贫困。通过了解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很高”的特点,使学生懂得只有勤奋学习,走科技兴农的路子,才能振兴家乡农业。此外,还把日本人爱树成癖、热衷于保护环境的现象和家乡的一些人滥砍滥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比较,激励学生做一个忠实的家乡生态环境的捍卫者。还要认真探讨家乡如何解决人地矛盾,怎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问题,从而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4)追本溯源法应用于地理教学。家乡的风俗习惯、历史典故、方言等还是一本活生生的乡土地理教材,由于它们历史久远,要想发挥它的乡土资源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深入地挖掘其根源。家乡山川河流的桑海沧田,以及先辈们如何战胜自然,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大好机会。

乡土地理教学与教材知识的地理教学有很多相互渗透方法,上述所举例子只是教学中浪花的一朵,其目的在于为拓宽我们的教学思路作参考,为教学创设一个浓厚的乡土氛围,从而有力地激励学生自主地学习乡土地理,并非有意要涵盖和排挤其它的乡土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乡土家乡教学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乡土中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读《乡土中国》后感
夏天的家乡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