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坚持”凸显长庆油田基层建设实效

2011-09-10 06:13张兴良胡友清郑木雄
中国石油企业 2011年8期
关键词:班组岗位基层

□文/张兴良 胡友清 郑木雄

“十一五”以来,长庆油田紧紧围绕5000万吨油气当量奋斗目标,把“抓基层、强管理、夯基础、促发展”作为基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建设工作始终围绕长庆油田大发展这条主线,在基层领导班子和党支部建设、基层基础管理、基层队伍建设、基层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民主管理及基层员工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等方面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支撑了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创新思路,发挥凝聚作用,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和党支部建设有新活力

随着油田的快速发展,基层承担的任务越加繁重,进一步发挥好基层领导班子和基层党支部的作用是适应油田发展的客观要求。公司坚持“胜任是才、因才适用”的原则,选好配强基层领导班子,不断优化基层领导班子结构,积极组织基层干部培训,2008年以来,由公司定期举办了14期井区长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到746人次,有效提高了基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公司各单位按照“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新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在如何加强“四好”班子建设和“六个一”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上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切实增强了基层引领发展的能力、凝聚队伍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油田生产建设过程中得到很好地保持。采油一厂的党员设岗评星管理法,采油五厂的党支部“四化”管理法,采气二厂的党员“131”联动工作法等基层党支部工作方法,不断地激发了基层组织的活力。

二、坚持推广“十法”,注重实践创新,基层基础管理有新成效

持续推广长庆油田基层建设管理“十法”,先后组织了两次共300人次参加的推广培训班。“管理十法”的推广和运用,使基层管理者开阔了基层工作思路,找到了进一步完善基层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有效提高了公司基础管理整体水平。各单位在安全生产、员工培训、成本控制等方面,结合本单位实际,把握方法实质,抓住方法关键,在有效借鉴运用管理“十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针对性地探索出了“四分”循环员工培训法、“六心”班组和谐管理法、“3H”健康管理法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法,在更大范围内提升了基层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

三、坚持岗位培训,强化业务技能,基层队伍整体素质有新提升

提高员工素质是油田大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基层建设的重要目的。公司各单位坚持强化关键岗位和一线员工操作 技能培训,投资建成专门的员工培训基地,大力开展标准作业程序、持证上岗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员工遵章守纪和安全作业的意识得到加强,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得到提升。近年来,在甘肃、宁夏等省级职工技能大赛以及公司技能大赛中,有5600多名员工参加比赛,80多人获得省部级、公司级技术状元、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称号。通过坚持培训和开展“三大活动”,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升。采油三厂开展岗位人人参与编制、个个考核过关的标准作业程序推行机制;采气三厂推行“六法三结合”培训法,有效地提升了新员工的岗位技能,适应了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坚持文化育人,推崇民主管理,基层整体面貌有新气象

大力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活动,积极推行长庆文化基层实践活动,各单位不断培育和营造“安全文化”、“家园文化”和“民主文化”等基层文化,较好地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和辐射功能。2009年,在油田上下唱响了“冲刺3000万、岗位做贡献”的主旋律,广大基层员工进一步认清了形势,牢记了目标,明确了责任,不断将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立足岗位、奉献油田的自觉行动,在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等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形成了企业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齐奋进”的良好局面。通过“三种公开形式”(听证会、票决制、井区情况发布会),借助“四种公开载体”(公开栏、公开板、反馈卡、区务会),对“八项内容”(六表一卡一案)进行公开,确实保障员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通过开展牢骚会、恳谈会等形式,广泛搭建民主管理平台,给员工创造一个自我释放、自我倾诉、自我表达的机会和载体,基层员工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氛围更加浓厚。

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家园,基层员工工作、生活条件有新变化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宗旨,把“依靠员工发展、发展为了员工”和履行公司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责任结合起来,千方百计为员工办实事,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员工。一是一线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投资共计3.08亿元建设和改造前线生产倒班点53个,井场值班室246间;设法配置一线基地员工体育活动设施,丰富前线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投资2000万元安装净化水装置、修建水窖等,解决老油田一线员工生活饮水困难问题。下拨3000万元解决野外生产一线“员工之家”建设。二是员工收入和各类福利待遇普遍提高。近年来,公司为14724名员工岗位工资晋档,将合同制员工业绩兑现由8年到位调整为4年到位;一线员工免费就餐标准得到提高;基地员工和家属就餐环境大为改善;实施公司企业年金过渡办法,保障了退休人员待遇。三是矿区建设、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4.2亿元,用于矿区建设、功能配套等公益事业项目。居家养老、托幼服务等“一老一少”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大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初步建成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24516份,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达到87.25%;送温暖工程和再就业工程实施扎实有效,覆盖各个困难群体的扶贫帮困机制基本建立,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处理,维稳工作体系和机制健全完善,石油矿区保持了和谐稳定。

六、坚持班组建设,争创“五型”班组,班组管理水平上新台阶

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的细胞。加强班组建设,是一项“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公司始终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制定《“五型”班组创建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扎实推进了“五型”班组的创建工作,使“五型”成为班组建设的标准。“学习型”班组增强员工技能。各单位立足岗位,结合实际,健全员工培训制度,制定详细的员工培训计划,加强对员工培训软硬件的投入,通过专业人员技术讲座、帮扶传授、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使新、老员工的技能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使班组真正成为员工快速成长的“孵化器”。“安全型”班组巩固安全防线。各单位结合生产实际,从细节入手,全面推行“标准作业程序”、“ACT卡”及“一人一岗一手册”等安全管理方法,修订完善HSE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墙”、“安全寄语”等基层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极大地降低了“三违”行为,确保了班组的安全生产。“清洁型”班组确保清洁生产。各单位积极倡导“绿色、生态、文明”的清洁环保理念,在基层全面推行“6S”管理法,有效解决现场设备“跑、冒、滴、漏”问题;根据“三定”(定点、定容、定量)和“三要素”(场所、方法、标示)原则,场站设施摆放有序规范;积极组织开展绿化活动,实现站点、井场“草绿、树茂、花艳”美景,确保了基层的清洁生产。“节约型”班组落实降本增效。在基层班组中积极开展以“小改革、小改进、小建议、小创新、小节约”和“节能降耗、修旧利废”为主题的节能宣传活动,增强员工节约意识,鼓励岗位员工技术革新,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加大奖励力度;一些单位把降本增效计划分解到每个岗位和每一台设备,不断改进设备的性能,积极推广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使低成本战略落实到班组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和谐型”班组为企业凝心聚力。各单位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地持续改善班组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 “员工小家”建设,开展井站“六小”工程(小厨房、小药箱、小图书箱、小黑板报、小练兵房、小活动室)建设和“家园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员工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生活,营造井站家园环境,增强员工以站为家、和衷共济的工作氛围。

截至2010年8月,长庆油田共有3372个基层班组,三年来共有3036个班组达标,占班组总数的90%,已超过集团公司要求3年达到80%班组达标的指标,公司基层班组的管理水平整体迈上新台阶。

七、坚持因地制宜,倡导自主管理,基层整体工作效率有新提高

近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证明,在基层推行自主管理是解决基层管理幅度大、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和独立作战能力的重要举措。公司选取了采油一厂、采气一厂和输油一处,3家单位开展了基层自主管理的试点工作,通过合理授权、规范制度、文化实践、民主参与和严格考核等手段,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一些单位也积极开展了相关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利用数字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主动实施自主管理,涌现出诸如采油三厂的“三自”管理、采油二厂的“马琴工作法”、采气四厂无人值守站等一批体现了基层自主管理思想,颇具特色并卓有成效的自主管理做法,基层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八、坚持选树典型,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基层建设工作呈现新面貌

公司注重把选树先进典型作为推动基层建设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近3年来,先后表彰了基层建设先进单位20个,优秀“五型”班组200个,先进个人200个,命名基层建设示范点76个,“感动长庆·十大管理能手”10名,在这些先进典型的带动引领下,基层建设工作不断创新、亮点频出,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基层建设工作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新面貌。各单位以“基层建设示范点”为榜样,开展对标学习,相继选树了厂(处)级示范点228个,把典型引领和示范效应作为推动基层建设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采油三厂每年拿出数百万元的专项奖励资金,隆重表彰年度基层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先进、赶先进”已经成为推动全厂基层建设水平不断升级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班组岗位基层
班组“5米经理”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强班组建设 促企业发展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