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自我 服务社会

2011-09-10 06:13金银丁建安
中国石油企业 2011年8期
关键词:石油责任企业

□ 文/金银 丁建安

关注社会民生问题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绝不单单是政府的责任,企业自然应当承担应尽的责任。

胡庆明 东方IC/供图

凝聚沉淀,冶炼企业文化

企业社会民生和谐必须首先从自身素质抓起。从新中国石油工业诞生那天起,石油人就在塑造自己的精神、孕育自己的文化。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最终凝结成永恒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成为石油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跨入新世纪,石油石化企业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赋予企业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如今,石油石化企业在搞好生产经营建设、为国家奉献优质产品创造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在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企业外部,大力宣传石油石化战线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推出了“共和国石油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侯祥麟、“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等一批典型人物,彰显了石油石化战线的时代风貌。

由于石油石化企业的特殊性质,在新时期的我们仍然要提倡和发扬艰苦创业、忘我奉献、承担责任、安全生产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在24家石油石化企业理念体系中,“艰苦、团结、责任、安全、道德、奉献”的理念仍然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些理念将会被赋予新的内涵。新兴石油经济要求我们的企业文化增加变革与创新的思想。石油石化企业不断的重组改制,信息全球化也呼唤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进行文化的创新。中国石油企业文化要在继承传统石油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汲取和吸收时代精神,将重视管理、人才、员工,重视市场、竞争、经济效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当成石油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服务民生,再造企业形象

企业财富源于社会,理当回馈社会惠及民生。多年来,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始终围绕社会热点,创新社会责任实践,在医疗、科研、创业就业、教育、扶贫、抗震救灾、文化艺术等重大领域做出了贡献,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石油将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工作之一。2002年至今的十年间,中国石油先后在新疆、西藏、河南、青海和重庆五省市自治区11个县区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组织实施了基础设施、安居工程、医疗卫生、科技教育、产业开发和救灾济困六大民生工程,累计投资1.67亿元,援建项目372项次。中国石化积极探索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路径,丰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2010年5月6日,中国石化在京举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地”揭牌仪式。这是我国首家院企合作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地,将对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中国石油石化企业这种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正是优秀企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最真实的体现。石油企业作为国家重大安全领域的企业,本当以自身获得的各项利益支持国家困难所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石油企业开展社会管理的语境下,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起到了一个自我形象建设、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强化内部责任管理的一个职能。从目前中国石油企业的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建成一套相对健全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布体系,但是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仍需要解决,对比西方能源巨头BP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上的管理实践,我们仍然应该感到其间的巨大差距。

首先,从危机公关和危机管理方面,BP公司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BP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借助企业社会责任发布平台及一系列配套手段进行舆论公关,带领企业转危为安。而中国石油企业在责任事故报告的透明度方面显然做得十分不够,在很多恶性新闻事件的处置上,明显没有囊括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范围内,使得企业与社会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疏导,也导致了公众更加不加分辨地迷信于有关石油企业的负面新闻。从目前的舆论形势来看,石油石化企业的形象问题亟需改善。

其次,从石油石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与社会责任管理构架上也需要加以借鉴,责任理念的完善也是企业软文化实力的重要体现。因而,笔者建议打造企业社会责任发布与交流平台,将企业舆论监测、危机公关与社会责任管理整合起来,使各个平台统一管理,共同发布,相互配合,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不流于形式,真正在责任报告中体现坦诚沟通的诚意,真正做到在日常管理中消解企业危机风险。同时,在内部建立以企业管理层为首的纵向管理架构,成立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负责社会责任管理在企业范围内执行,负责企业各利益方关系的监测及报告发布工作,并及时更新和培育符合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文化系统。

参与竞争,赢得国民利益

由于石油涉及到国家安全,石化产品又是很多工业部门的基础原料,因此,石油石化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能源的安全。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整个工业产品总收入的12.8%,实现利润占全国工业实现利润的21.6%,累计利税总额占全国工业累计利税总额的18.70%,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3%。企业要研究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提升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标,以达到强化我国经济安全的目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我国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着向世界扩展,与来自国际知名石油石化企业竞争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经营绩效核心的竞争优势就尤为重要了。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要想获得并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正确认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只有抓住了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竞争中长期居于有利地位,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供需变化是国际油价波动的基础,原油资源分布与消费市场分布的不一致加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美元贬值是直接推手,日益盛行的投机因素则是油价波动的最主要原因。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石油供需状况、生产成本、节能技术进步、替代能源发展和地缘政治等是影响国际油价的关键因素,世界石油价格总体上将逐步攀升并保持高位运行,合理运行区间为70-100美元/桶。但是,受非传统、非市场、非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在合理区间外运行的概率也在加大,并可能呈现出大幅波动的特征。因此,企业要积极调整内部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突出发展优势业务。

加大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面对新技术革命的到来,面对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石油石化企业应加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创新商业模式,瞄准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拓展业务领域,着力打造竞争新优势。从战略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发展,并以煤层气、煤制气等技术、工艺这些比较熟悉的领域为重点。

风险预警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源头,完善风险预警体系,是我国石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国际政治风险、石油市场风险和环境风险为重点。

猜你喜欢
石油责任企业
石油石化展会
企业
企业
企业
奇妙的石油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