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单季晚粳稻秀水114“3414”肥料效应试验

2011-09-12 02:09张志芳陆永明龚晓春范文俊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过磷酸钙氯化钾南湖

孙 达,张志芳,陆永明,孔 燕,龚晓春,范文俊

(1.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农作物管理站,浙江 嘉兴 314001;2.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农业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 314001;3.嘉兴市南湖区农村经营管理站,浙江 嘉兴 314001;4.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农业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 314001)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各地开展了大量的作物肥效田间试验[1-2],旨在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的矛盾,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为获得嘉兴市南湖区晚稻主栽品种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2010年在凤桥镇开展了直播单季晚粳稻田间肥效试验,为建立本区域水稻施肥指标体系提供科学的试验数据。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设在南湖区凤桥镇大星村卢条英农户责任田,供试品种为中熟晚粳秀水114。试验地土壤土种为黄斑田,母质为河海相沉积物,土壤pH 6.0,有机质 35.9 g·kg-1,全氮 2.19 g·kg-1,速效磷26.5 mg·kg-1,速效钾 101 mg·kg-1。供试肥料统一用单质化肥,其中氮肥为尿素 (含N 46%),磷肥为过磷酸钙 (含 P2O514%),钾肥为氯化钾(含 K2O 60%)。

1.2 处理设计

采用农业部推荐的“3414”试验方案,即氮、磷、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2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尿素施用量分别为 0,225,450,675 kg·hm-2,过磷酸钙分别为 0,93.8,187.5,281.3 kg·hm-2,氯化钾分别为 0,75,150,225 kg·hm-2,各小区具体施肥量见表1。

表1 各处理施肥量与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

小区面积为24 m2,小区间做田埂,并用地膜包裹,各小区单排单灌,试验地周围设保护行。6月13日直播,用种量为43.5 kg·hm-2,分别于6月30日、7月12日、7月21日、8月10日施苗肥、蘖肥、长粗肥、穗肥。各小区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农艺措施在一天内完成。于收获前2 d考查经济性状,11月18日各小区单收单晒,单独核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

表1看出,产量以处理7最高,达9 109 kg·hm-2,处理1最低,为6 219 kg·hm-2。

2.2 肥料对水稻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1数据建立氮磷钾肥料三元二次回归方程。经方差分析,氮磷钾肥与株高、有效穗回归方程达显著、极显著水平,与穗总粒、结实率、千粒重不显著 (表2)。从单因子效应来看,氮肥与株高 (N=0.026 0、N2=-0.000 0*)、有效穗(N=0.327 1*、N2=-0.000 3*)呈二次抛物曲线,氮肥施用量增加,株高、有效穗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而磷肥、钾肥对各经济性状影响均不显著。

表2 氮磷钾与水稻经济性状、产量的回归参数及显著性

2.3 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3.1 产量与氮磷钾施肥模型

按“3414”的统计原理建立氮磷钾不同施肥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为:

该模型经方差分析,F=21.1526>F0.01=14.66,说明水稻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

利用该模型对本试验14个处理进行产量预测,预测值与实际产量的误差均在3%之内,因此可用于氮磷钾不同施肥量下对产量进行预测。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稻谷价格分别以2.26,0.54,3.4,2.56元·kg-1计,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 520.86,90.88,188.46 kg·hm-2,目标产量为 8 782 kg·hm-2。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最大施肥量 576.64、101.02、153.95 kg·hm-2,目标产量为 8 785 kg·hm-2。

2.3.2 单一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单一肥料效应来看,氮肥与产量 (N=11.209 0**,N2=-0.009 1*)呈二次曲线,磷肥、钾肥与产量的效应不显著。从缺素产量来看,处理2(无氮区)、处理4(无磷区)、处理8(无钾区)产量分别为5 990,8 852,8 917 kg·hm-2,而处理 6(全肥区)为 9 017 kg·hm-2,缺氮、磷、钾的相对产量分别为 66.4%、98.0%、98.9%,表明南湖区水稻施氮肥增产效果较为明显,而施磷、钾肥增产不明显。

在磷钾肥同为二水平时,随氮肥施用量增加(即处理2,3,6,11),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一元二次方程为Y=-0.010 6N2+11.259N+5 941.3(R=0.995 7)。在氮磷肥为二水平时,增施钾肥产量也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但增减幅度较小;而增施磷肥产量则先减少后增加,但增幅较小。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表明,氮磷钾肥与水稻株高、有效穗回归方程达显著、极显著水平,与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回归方程不显著,施肥尤其施氮肥能明显促进水稻分蘖。水稻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在施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450,281.25,15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了9 109 kg·hm-2。综合考虑投入和产出,推荐嘉兴南湖地区直播单季晚粳稻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520.86,90.88,188.46 kg·hm-2,目标产量为8 782 kg·hm-2。从缺素相对产量来看,缺氮相对产量仅为66.4%,表明水稻施氮肥增产效果较为明显。施磷、钾肥增产效果较小,这可能由于该试验田前茬为小麦,施磷钾肥较多,致使土壤中磷钾含量较丰富,基本能够满足当年水稻生长所需。因此建议在前茬小麦施磷钾肥较多情况下,水稻则可少施或不施磷钾肥,以减少化肥浪费和对农田水域的污染。

[1]施南芳,朱小芳,金健生.杂交稻农丰优 2008应用“3414”施肥方案试验 [J].浙江农业科学,2010(4):799-800.

[2]庄亚其,王飞军,孙达,等.晚稻甬粳18氮磷钾肥效试验初报 [J].上海农业科技,2009(6):70-71.

猜你喜欢
过磷酸钙氯化钾南湖
约旦APC与印度IPL签署氯化钾合同
东方铁塔:氯化钾产品供应紧张
南湖之春
氯化钾镀锌层发雾故障原因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氯化钾2018年上行明显2019年涨势或将放缓
南湖早春(节选)
施用氮磷钾肥对渝丘陵地区槐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施用氮磷钾肥对渝丘陵地区槐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