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

2011-09-22 06:32崔文子郭京福毛海军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管理学学时案例

崔文子,宇 红,郭京福,毛海军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

崔文子,宇 红,郭京福,毛海军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针对大学本科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从培养学生管理的基础能力、职能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层次提出相应的管理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构建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管理学;实践教学;管理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学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正确理解其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针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和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因此,管理学教学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在管理学教学中,偏重理论学习,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理解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反过来形成对相关理论掌握和理解难以深入,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管理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常采用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法。由于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管理思维、计划、指挥、协调和沟通等心智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这种心智性能力的培养,针对有一定实际管理经历和管理体验的MBA学生的教学,案例教学法效果非常好。但在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管理学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或大学二年级开设,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也主要是国内外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对于缺少实践管理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大学生,往往对案例中的情景和内容难以有效理解,对其中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案例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作者认为在管理学教学中专门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来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管理活动到亲身参与管理分析再到解决管理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管理实践能力,需要对管理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科学的设计。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管理学课程设置为48学时,而其理论教学内容较多,因此,多以课下进行管理实践活动为主,然后利用4学时实践环节集中教学进行交流、沟通和总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这种设置效果有限。作者从管理学实践教学目标、指导思想、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设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二、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1.管理学实践教学目标

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通过实践理解管理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又能够学以致用,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要使学生实现由单纯的基础技能型转向具备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而每一步目标的实现,又必须有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与之相匹配。

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第一层次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管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学生深入理解管理的相关规律和基本原理,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其中的某些规律、方法和技能来认识和分析模拟中的组织活动,这是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为了实现该目标,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对企业活动的再现;采取管理游戏、角色扮演在课堂上对企业活动进行模拟。但在这一层次的实践教学中,可能会使学生形成知识孤岛和技能孤岛,因此,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第二层次的目标,就是要对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该课程的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之匹配的实践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亲临各种组织,与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参与组织管理问题的研究。

2.管理学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为了实现管理学的二级目标体系,管理学的实践教学应遵循如下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最高目标,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按照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进行能力分解,以管理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管理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建立互动式、体验式、模拟式、项目驱动式和自主学习式的多种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将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施上,按照实践教学单元组织实践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专项管理能力的训练到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分层次逐步实现管理学实践教学目标。另外,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操作上要简便易行,安全适用。

3.管理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按照管理学本身特点,作者认为可以将基本理论体系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有关管理与管理者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为有关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第三部分为有关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第四部分为管理过程,即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前三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管理基础能力,第四部分是管理职能能力,最终形成管理综合能力,具体如图1。以下探讨培养学生管理基础能力、职能能力和综合能力等三个方面的管理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图1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能力和实践教学体系

(1)管理的基础能力。这部分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三大基础能力。一是对有关管理和管理者的基本概念的认知能力和基本知识的运用,包括认识管理的内涵、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层次、管理技能、管理者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等;二是对中外管理思想和主要管理理论的学习与运用,包括认识管理思想的演进历程、熟悉和分析“管理理论丛林”中的不同流派的主要特点、把握最新发展趋势等;三是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组织优劣势的分析与判断,组织文化的构建与运用。其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对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认识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并能对组织环境和文化进行分析与判断。

采用的主要实践性教学方法有:一是管理游戏引导法,如在管理学的第一节课上,学生们习惯性地自由入座,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照学号入座。然后让学生分析自由入座与按学号入座的优缺点及其二者的管理理念的区别,从而使学生明确大学教育理念通过哪些管理手段体现,使学生理解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由于这个活动生动,而且是学生熟悉的学校管理活动,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抽象的管理理念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效果很好,让同学们体会到管理就在身边,管理无处不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并对课程的讲解起着引导作用,有利于实践教学一级目标的实现。二是案例分析和讨论法,教师提供一些与该部分知识有关的中短篇典型性案例,2000字左右,供学生阅读和分析,教师作一定的引导和点评。案例分析法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管理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管理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问题讨论法,这是一种以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方法,教师提出几个与该部分内容有关的热点问题或前沿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通过课后资料的搜集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提炼为课程小论文。问题讨论法可以通过管理小组的形式开展,也可进行课堂交流和辩论。既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小老师想到电视台做广告找流失的学生,电视台门卫不让进,理由是小老师没有介绍信,然而,台长了解情况后却让小老师进入电视台,并做了广告找到了学生。电视台作为一个组织,其成员行为对外应有一致性,那么,门卫和台长谁错了?再如,大学上课是否需要打铃?这些问题,将抽象的管理内涵,人性假设,组织文化等内容很生动的展现出来,使学生分析陌生而抽象的管理问题,从而理论联系实际,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经典管理著作阅读法,教师提供有关经典管理著作的篇目并提出阅读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篇目进行课后阅读,写出读书体会并班级交流。五是网上冲浪法,这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搜集资料和自主性学生的方法。六是管理调查和访谈法,通过成立管理学学习小组,一般以5-6人为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某一组织和管理者的访问,访谈前做好分工和安排,拟定好访谈提纲,访谈后写出访谈报告,并利用1个实践教学学时进行总结和班级交流。这是一种课外社会实践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管理的感性认识,培养组织和沟通能力。

(2)管理的职能能力。这部分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四大管理职能能力。一是计划与决策能力,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决策和计划的制订能力。二是组织设计与团队管理能力,包括对不同组织结构特点的认识,部门划分和岗位职责的描述,为某组织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团队管理能力主要通过团队活动或团队项目进行,学会如何分工和合作,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三是领导和沟通能力,包括领导者特质和领导方式的认识能力,有效指挥和激励的能力,协调关系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四是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对工作的有效控制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总结和绩效评价能力。这个部分包括了管理工作中的四大基本环节,是管理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部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一些项目或活动的策划和管理能力,以及运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采用的主要实践性教学方法有:一是管理游戏引导法,如开展沟通游戏、撕纸等活动;二是案例分析和讨论法,教师提供一些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典型性案例或与该部分内容有关的综合性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问题讨论法,播放第一财经BOS堂视频节目或中国经营者视频节目,对不同经营者的领导风格进行总结和讨论。四是网上冲浪法,通过查阅资料,描述某一公司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其原因,并进行组内交流。五是项目策划和实施法,这是一种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包括了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基本职能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并将其融为一体。项目策划和实施法可按照如下四个阶段组织和实施:第一阶段将已经成立的管理学学习小组,二组合并为一个项目小组,项目小组成员10~12人,并选出项目组长,各项目小组自主确定项目主题,说明选择该项目的原因,小组所具有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经过教师辅导和确认。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所选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核,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学生熟悉可行的活动,如学生会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义卖活动、推销活动、自主创业活动等来确定项目内容;第二阶段进行项目调查和研究,确定项目具体内容和工作流程,并进行人员分工和职责划分,拟定项目计划书;第三阶段进行项目组织和实施,按项目计划书执行,并进行过程控制;第四阶段进行项目总结,制作PPT演示文稿,利用2个实践教学学时进行班级交流,并进行项目成绩评定。教师在此项目中,事前要做好任务设计、进度安排和制定成绩评定标准,事中作为项目的指导者和过程的控制者,事后组织项目交流和成绩评定。

(3)管理的综合能力。管理的综合能力培养部分是对管理基础能力和职能能力的融合和提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以及应变和创新能力。

采用的主要实践教学方法有:一是综合性案例分析和讨论,教师提供1至2个中长篇综合性案例,字数在4000字以上,利用1个实践教学学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发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企业调研或项目研究法,如在教学体系之外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企业调研,进行企业个案总结,也可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横向或纵向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研究管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管理学实践教学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随堂进行,比如管理游戏、中短篇典型性案例、问题讨论法等;第二种是课下进行,如经典管理著作阅读、网上冲浪等;第三种是在实践教学学时内进行,内容与学时安排计划如表1。

表1 管理学实践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计划

三、管理学实践教学的实施与建议

通过管理学课程实践环节设计并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角色的错位问题,能够理解管理者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管理学的兴趣,形成了管理者思维方式和人际技能等各种技能,逐渐走向成熟。比如,在管理者访谈实践环节,学生不仅采访了学校的校长、教务处处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等各级管理者,而且走出学校,采访银行行长、图书馆馆长、酒店总经理等各类组织的管理者,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切实了解了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有些学生在与成功的管理者交流中,对人生、对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目前,较多的高校将管理学课程总学时设置为48学时,存在的问题是管理学实践性教学学时教少,因此,实践教学的大部分活动需要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社会调研和总结、项目策划和实施,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并完成实践报告。另外,教学实践环节比较难实施,需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如实验室的建设和企业参观调研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对任课教师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要给予承认,为任课教师提供实践经验机会等。

[1]邱志强.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10):159-161.

[2]霍圣年.实践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途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2):102-104.

[3]李利霞,黎赔肆.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方法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9(05):89-91.

[4]冯国珍.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创新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8(6):106-109.

(责任编辑 董邦国)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Management Courses

CUI Wen-zi,YU Hong,GUO Jing-Fu,MAO Hai-Ju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Management is a subject emphasizing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Th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should focus on practice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tate of management practical teaching,presents contents and method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elementary,functional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management for the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management.

management;practical teaching;management ability

G423.0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

A

1009-315X(2011)02-0237-04

2010-10-20

崔文子(1967-),女,吉林省吉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管理学学时案例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浅谈管理学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