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篇章回指角度看《孟子》中的指示代词“此”、“是”

2011-09-26 01:22朱淑华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回指梁惠王指代

朱淑华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素养教育部,北京 101101)

《孟子》中指示代词“此”、“是”的功能前贤时修多有论及,创获颇多。崔立斌先生通过系统研究《孟子》中的“此”、“是”,得出二者在语法功能与语法意义上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结论颇为全面。他认为“此”、“是”在语法意义上的相同之处为都可以指称具体事物、抽象概念、前文所说的某种事理和人。“此”、“是”在语法功能上的不同之处有:“是”可以作判断句的谓语,“此”不可;“是”可以和连词“故”、介词“以”组成“是故”、“是以”等固定结构,用来表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注]本文把这类“是”排除在指示代词之外,详见下注。,“此”不可;“此”可以和介词“於”组成“於此”,一般用于假设句中,表示虚拟中的处所,“於是”则不表示处所;“此”作主语时一般用于判断句中,“是”则多用于叙述句的主语;“此”可以和“彼”对立地用于同一句中,而“是”则没有这种用法。总之,“此”的指示性比“是”强。[1]

关于系词“是”的来源,学术界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是”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原因在于,在先秦时代,主语后面往往用代词“是”字复指,然后加上判断语,“是”经常处于主语和谓语中间,逐渐产生出系词的性质。另一种以洪成玉、冯春田等先生为代表,他们认为系词“是”来源于形容词“是”。近期,肖娅曼先生以《孟子》和《左传》中的“此”、“是”判断句为例,对上古“是”判断句与“此”判断句进行比较,得出“此”是一个单纯的指代词,而“是”具有超出指代词的语法特性。“是”之所以发展为判断词,是由于它同时具有指代性和判断性这一内在特点发展的结果。[2]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从篇章回指角度分析《孟子》中近指代词“此”和“是”,比较两者各自的功能特征和相互间的差异,并从另一个角度为“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提供理据。

《孟子》中指示代词“此”107(7)见,“是”199(6)见[注]《孟子》中一些形式的“是”是否为指示代词,学术界存在争议,我们的标准是把下面两种情况排除在外:(1)引《诗经》中的“是”;(2)用作连词、介词的固定结构中的“是”。。现从篇章回指角度对“此”和“是”的类型做如下分类[注]本文分类参照王道英《“这”、“那”的指示功能研究》,并结合《孟子》实际情况。:

一、“此”的指示类型

(一)直接指示

直接指示有手势指示和非手势指示两种类型。手势型直接指示是指借助于手势、眼神等副语言手段作为参照点的指示。非手势型直接指示是指借助于时间、空间等手段作为参照点的指示。《孟子》中“此”只有非手势型直接指示的情况,一般表示虚拟处所。13见。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龠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

(梁惠王下)

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

(告子下)

(二)间接指示

1.显性回指

显性回指是一种对直接的、显性先行词的回指,先行词和回指项(指示代词)之间是共指关系。

(1)名词性回指

名词性回指主要是用代词或指示代词作为回指项替代前文中出现过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16见。见6借助于时间、空间等手段作为参照点的指示。《孟子》中“此”只具

①指人(7见)

古之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賤丈夫焉,必求龍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為賤,故從而征之。征商自此賤丈夫始矣。

(公孙丑下)

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

(离娄下)

上例中“此”指代前文中所提“贱丈夫”;下例中“此”指代“有人於此”中的“人”。

②指物(4见)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

(告子上)

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告子上)

上例中“此”指代上文中的“心之官”;下例中的“此”指代上文“公卿大夫”这个爵位。

③指时间(5见)

今時則易然也。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公孙丑上)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矣。

(尽心下)

上例中“此时”指代上文中的“今时”;下例中的“此”指代上文“百有余岁”。

(2)动词性回指

动词性回指是指对前文中提到过的动词词组内的动词或整个词组的替代。1见。

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

(公孙丑上)

例句中“此”指代上文中“加齐之卿相”。

(3)小句性回指

代词是实现篇章衔接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替代上文中的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还可以替代小句甚至是整个段落。本文把用标点符号断开,并最少包含一个动词的语言片断称为小句,因此用指示代词替代前文中出现的小句或小句组合便是小句性回指。30见。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梁惠王上)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梁惠王上)

上例中“此”指代“顾鸿雁麋鹿”这句;下例中“此”指代“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四句。

2.隐性回指

隐性回指先行词和回指项没有明显直接关联,回指项的所指不必是语篇中具体的某一个词或某一句法成分,但是先行词和回指项之间必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1)包括型

包括型隐性回指的先行词和回指项之间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先行词和回指项之间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下义关系和分项与总项的关系。《孟子》中只有分项与总项一种关系。7见。

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梁惠王下)

孟獻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樂正裘、牧仲,其三人則予忘之矣。獻子之與此五人者友也,無獻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獻子之家,則不與之友矣。

(万章下)

上例中“此四者”指代鳏、寡、独、孤四种人;下例中“此五人”指代樂正裘、牧仲和其他三人。

(2)总括型

用范指概念替代先行项称为总括性回指,依据回指项所指代的事件、状态、行为等对象的不同,总括性隐型回指分为事件性、情景性、状态性和动作结果性四类。《孟子》中总括型回指基本上都为事件性隐型回指。

事件性隐型回指不是对上文提到的某个人或事物的回指,其所在的句子往往是对上文说过事情的一种总结或评论。37见。

孟子曰:“求也為季氏宰,無能改於其德,而賦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觀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棄於孔子者也,況於為之強戰?

(离娄下)

魯欲使慎子為將軍。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堯舜之世。一戰勝齊,遂有南陽,然且不可。”慎子勃然不悅,曰:“此則滑厘所不識也。”

(告子下)

上例中“此”指代上文故事所讲述的道理;下例中“此”指代上文孟子所说的事情。

3.预指

预指是指指示代词在所指对象之前出现的一种指示类型。3见。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龠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梁惠王下)

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梁惠王下)

上两例中“此”都指下面的“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二、“是”的指示类型

1.显性回指

(1)名词性回指

①指人(22见)

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尽心下)

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之。《書》曰:“葛伯仇餉”,此之謂也。為其殺是童子而征之。

(滕文公下)

上例“是”指代上文伯夷、柳下惠二人;下例“是”指代上文中的童子。上例中“是”指称距离为零[注]指称距离即指示代词与先行词之间的距离。,“此”没有这种用法。

②指物(20见)

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己頻戚曰:“惡用是鶃鶃者為哉?”他日其母殺是鵝也,與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鶃鶃之肉也。”出而哇之。

(离娄上)

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尽心上)

上例中三个“是”均指代上文中“鹅”;下例中两个“是”分别指代“仁”和“义”。

③指时间(5见)

《詩》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梁惠王下)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

(公孙丑上)

上例中“是”指代古公亶父的时代;下例中“是”指代国家闲暇之时。在时间的回指上,“是”和“此”都不能单独用来指代时间,必须用“此(是)+时”的形式。

(2)动词性回指(11见)

(孟子)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王曰:“若是其甚與?”

(梁惠王上)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

(离娄下)

上例“是”指代上文“缘木求鱼”;下例中四个“是”分别指代上文中“事親”、“從兄”、“知斯二者弗去”、“知節文斯二者”。在这类回指中,“是”也存在指称距离为零的情况,而“此”没有,并且“此”的动词性回指远远少于“是”。

(3)小句性回指(90见)

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滕文公下)

《凱風》,親之過小者也;《小弁》,親之過大者也。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

(告子下)

上例中三个“是”分别指代上文“楊氏為我”、“墨氏兼愛”、“無父無君”;下例中两个“是”分别指代上文中“親之過大而不怨”、“親之過小而怨”。“是”的这类回指在数量上大大超过“此”,并且指称距离为零的占绝大多数。

2.隐性回指

(1)包括型

“是”的包括型隐性回指和“此”的类型相同,也只有分项与总项这种类型。3见。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公孙丑下)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筑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

上例中两个指示代词“是”都指代上文仁义礼智四端;下例中“是”指代舜、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这类人。这类回指格式基本上都为“是+数+名”,“此”与“是”同。这样的表达法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

(2)总括型

《孟子》中“是”的总括型隐型回指基本上也都是事件性的。45见。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諸?”曰:“無寓人於我室,毀傷其薪木。”寇退,則曰:“修我墻屋,我將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則先去以為民望,寇退則反,殆於不可。”沈猶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猶有負芻之禍,從先生者七十人,未有與焉。”

(万章上)

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万章下)

上例中“是”指代上文曾子的行为;下例“是”指代上文所说与古人交友除须“颂其詩,读其書”之外,还要“知其人”。

(三)预指(3见)

予豈若是小丈夫然哉!諫於其君而不受,則怒,悻悻然見於其面,去則窮日之力而後宿哉?

(公孙丑下)

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則誅之,在弟則封之。

(万章上)

上例“是”指代下文“諫於其君而不受,則怒,悻悻然見於其面,去則窮日之力而後宿”;下例“是”指代下文“在他人則誅之,在弟則封之”。预指在近现代汉语中也是比较少见的。

《孟子》中指示代词“此”和“是”的指代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第一,“此”和“是”在指示类型上基本一致,尽管在数量上不尽相同。

第二,“此”存在非手势型直接指示的情况,而“是”没有,也即“此”可以借助时间、空间等手段直接指示,而“是”只有在有先行词出现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指示功能。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此”的指示性比“是”强。

第三,《孟子》中,“此”的小句性显性回指占整个回指总数的28.3%,“是”占34.2%。小句性显性回指类型中,指称距离为零的情况占整个类型的百分比,“此”为33.3%,“是”为75.5%;“是”指称距离为零的比例远远超过“此”。这为后代“是”转化为系词,而“此”未转化为系词提供了又一佐证。因为只有“是”指代的内容就是指称距离为零的上文,这种情况下,“是”转化为系词后,整个句子才可以仍然保持连贯。

表1 指示代词“此”和是的指代情况

①隐性回指一般指称距离不为0。

[参考文献]

[1]崔立斌.《孟子》词类研究[M].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69-171.

[2]肖娅曼.上古“是”判断句与“此”判断句之比较[J].古汉语研究,2005(3):11-15.

猜你喜欢
回指梁惠王指代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奥卡姆和柏力对简单指代划分的比较*
汉译英小说本族语—非本族语译者人称回指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基于深度学习的维吾尔语名词短语指代消解
浅析回指与溯因推理
淳于髡发声看时机
包含复杂限定语的回指关系浅议
基于角色与值的指称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