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串标行为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1-10-12 02:19冯芬芬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串标串通招标人

冯芬芬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基于博弈论的串标行为分析及对策探讨

冯芬芬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市场空前繁荣,为适应全球化竞争,引进了工程项目招投标方式。但是招、投标人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招投标过程中串标行为频频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作者介绍了串标的定义、串标行为的表现形式,从博弈论的角度,根据串标行为的不同形式,建立投标人与投标人、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的静态博弈模型,计算比较招、投标人的期望利益,分析串标行为的形成机理,提出能够有效减少和防治串标行为的具体措施。

串标行为;博弈论;对策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建筑市场的空前繁荣,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为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引进工程项目招投标方式,保证了市场竞争机制,中国的建筑市场不断地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轨道。但是,近年来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生产者竞争激烈,需求者相对处于主导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串标行为频频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虽然国家已经颁布多项法律法规禁止串标行为,由于力度不够,效果不是很理想。

本文引入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串标行为产生的原因,探讨从根本上找到更加有效的减少串标行为发生的对策。

1 串标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串标是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其他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投机行为。

《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中列举了串标的表现形式:

第一种投标人相互串通的表现形式为:(1)投标者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者压低投标价。(2)投标者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轮流以高价位或低价位中标。(3)投标者之间进行内部定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4)投标者之间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第二种投标人与招标人相互串通的表现形式为:(1)招标者在公开开标前,开启标书,并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者,或者协助投标者撤换标书,更改报价。(2)招标者向投标者泄露标底。(3)投标者与招标者商定,在招投标时压低或者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者或者招标者额外补偿。(4)投标者预先内定中标者,在确定中标者时以此决定取舍。(5)招标者和投标者之间其他串通招标投标行为(如通过贿赂等不正当手段,使招标人在审查、评选投标文件时,对投标文件实行歧视待遇;招标人在要求投标人就其投标文件澄清时,故意作引导性提问,以使其中标等)。

2 串标行为的博弈分析

2.1 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

假设投标人总数为N,正常竞争状态下中标人收益为A,各投标人中标概率为pi(i=1,2,…,N)。

当有n个投标人串标的时候,串标人中标后获得的收益为A',中标人要支付陪标人酬金A",串标被发现查处的概率为p',被发现后中标人的损失为B,陪标人的损失B'。投标人选择串标或者不串标,会有四种不同的得益情况。

(1)投标人Ⅰ不组织串标,投标人Ⅱ不参与陪标,所有投标人都处于一种公平竞争状态。假定各投标人中标概率相等,为

(2)投标人Ⅰ不组织串标,投标人Ⅱ参与陪标。

投标人Ⅰ的得益期望为:U=0

(3)投标人Ⅰ组织串标,投标人Ⅱ不参与陪标。

组织串标的投标人Ⅰ串标不被发现的得益期望为:(1-p')(A-A″);被发现后中标无效,还要被处以罚款,其得益期望为:-p'B

组织串标的投标人Ⅰ,其得益期望为:

U=(1-p')(A'-A'')-p'B;

不参与陪标的投标人Ⅱ无法获得收益,其得益期望为:U=0

(4)投标人Ⅰ组织串标,投标人Ⅱ参与陪标。

投标人Ⅰ组织串标,其得益与第三种相同,投标人Ⅱ参与陪标的得益期望和第二种相同,则:

组织串标的投标人Ⅰ的得益期望为:

U=(1-p')(A-A')-p'B

表1 投标人之间串标与不串标博弈的得益期望矩阵

2.2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

假设投标人总数为N,正常竞争状态下招标人的收益为W,中标人的收益为A,各个投标方中标概率为pi(i=1,2,…,n)。

当有投标人和招标人串标的时候,招标人获得的收益为W',串标人中标后获得的收益为A',串标被发现查处的概率为p',被发现后招标人的损失为w,投标人的损失B。招标人和投标人选择串标或者不串标,会有四种不同的得益情况。

(1)招标人不串标,投标人也不参与串标,所有投标人处在一种公平竞争状态。

招标人得益为:U=W。

(2)招标人不串标,投标人参与串标。招标人得益为:U=W

投标人串标不被发现的得益期望为:

(3)招标人串标,投标人不参与串标。

招标人串标不被发现的得益期望为:(1-p')W',串标被发现后招标会被取消,招标人还要被处以罚款,其得益期望为:p'w

招标人的得益期为:

U=(1-p')W'-p'w

不参与串标的投标人无法获得利益,那么投标人的得益期望为:U=0

(4)招标人串标,投标人参与串标。

招标人的得益与第三种相同,其得益期望为:

U=(1-p')W'-p'w

投标人的得益期望为:U=(1-p')A'-p'B

那么这个博弈的得益期望矩阵可以表示如表2。

表2 投标人与招标人间串标与不串标的博弈得益期望矩阵

由博弈矩阵我们可以看出一旦(1-p')W'-p'w>W,那么招标人就会选择串通,这时候只要(1-p')A″-p'B>0,投标人就会参与串标,如果不参与串标他就无法获得任何利益,这就是该博弈的均衡策略。

3 减少或防治串标行为的对策探讨

显然我们要想杜绝投标人之间串标行为发生,就要减小(1-p')(A-A')-pB到小于,或者减小到小于零,这样投标人选择串标就无利可图,串标行为也就会消失。要杜绝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串标行为发生,只要减小(1-p')W'-p'w到小于W,或者减小(1-p')A″-p'B到小于零,串标行为也就会消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对参与串标者的惩罚力度,也就是增大B、B'和w。不管串标成功与否,只要被发现有串通行为,所有的参与串标者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没收投标保证金,罚款,取消投标资格,通报批评,追究法律责任等处罚。加大惩罚力度使得串标风险增大,串标人在选择时就会有所顾忌。

(2)优化资格预审制度,增加投标人的数量,增大了A',降低了A,同样大大降低了(A-A')。只要投标人的数量增多了,那么投标报价的竞争就会更加激烈,投标报价的价位就会相应得到控制,串标获得利润A就会大大降低,同时串标组织者要收买其他投标人要付出的成本A'也会增加,这样串标的利润就大大减少了。

(3)合理设置检查成本,增大串标被发现概率p'。由于进行串标检查需要一定的成本,很多时候招标人不愿意拿出这笔成本,让很多串标人成为漏网之鱼,我们可以增加招标人能获取的处罚金的比例,让他们更加愿意和有能力增加检查成本,让串标行为更难有存活空间。

(4)实行适当的举报奖励制度,也能增大串标被发现概率p'。可以由招标人或者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将串标被发现后的处罚金的一部分拿出来设置一个专项奖励资金,如果奖励比串标人给的好处费高了,那么其他投标人就会自觉揭发串标行为。同时这个奖金也会迫使串标人在串标时不得不拿出更高的好处费,增加串标成本。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采用合理的最低投标价评标法,加强专家评审的素质教育等,让串标者很难有机会哄抬投标价,大大增加串标难度和成本,减低串标利润。

总之,只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遏制住串标的根源,一旦串标变得无利可图了,那么串标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或被根除。

[1]范宏,杨松森.建筑工程招投标实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陈兴明.对工程施工招投标中串标现象的几点思考[J].浙江建筑,2005,(4):84-85.

[5]王兴.围标、串标的表现形式与对策建议[J].中国招标,2006,(11):20-22.

[6]唐绍欣,韩薇.项目招标的博弈分析:一个经济学观点[J].山东经济.2007,23,(2):50-52.

[7]王明凤,张云波,胡伟.基于博弈理论的串标行为机理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9):1503-1505.

[8]任宏,祝连波.工程投标中串标行为的信号博弈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7,40,(7):99-103.

[9]刘振奎.深化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招投标工作的思考[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5):23-25.

[10]郑从旭,高幸.工程投标中串标问题的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23(3):229-231.

(责任编辑:朱 彬)

FENG Fen-fen
(College of Hydropower,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Sincereform and opening-up,construction market in China has gained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For accommodating globalizationcompetition,bidding ofconstructionprojects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years ago.Buttenderees and bidders havebeen frequently participatedinthecolluding inbiddingforseeking benefit,whichdisrupts ordinary marketcompetitionorderseverely.This paperintroducesdefinitionandformsofcolludinginbidding.Intermsofgametheory,thestatic game model between tenderees and bidders,bidders and other bidders was found,based on different forms of colluding behavior in bidding and compares expected payoffs between tenderees'and bidders'to analyz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lluding behavior in bidding;besides,concrete measures on efficaciously alleviating and preventing colluding behavior in bidding are given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colluding behavior in bidding;game theory;countermeasure probing

O225

A

1009-3583(2011)-01-0022-03

2010-11-24

冯芬芬,女(土家族),湖北建始人,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09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串标串通招标人
论恶意串通的立法问题
浅析招标人代表参加评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招标人自主决策权的明确与保障
我国政府采购中串通投标行为法律规制的路径
企业招投标中的串标问题研究
浅谈如何在供应采购监督工作中识破和防范串标行为
防治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围标行为思考
构式如何避免词汇语义与句法的“串通”
关于在物资采购中如何发挥好招标人代表作用的思考
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