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轨道交通紧缺人才培养研究*

2011-10-30 00:52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机车车辆电力机车高技能

鲍 卫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5)

高技能轨道交通紧缺人才培养研究*

鲍 卫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5)

由于江苏省经济高速发展,全省和“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运输企业迫切需要大量能熟练驾驶和维护新型动车组和电力机车的机车车辆专门人才。因此,应对机车车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以研究,对机车车辆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模式、途径及方式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轨道交通;紧缺人才;课程改革;实训基地

轨道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对于提升区位优势和竞争力,增强社会经济的发展后劲至关重要。江苏省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推进“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首先要实现交通全方位一体化。通过实施江苏省铁路和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将会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商务成本,提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使“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根据江苏省铁路办公室提供的信息,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长铁路这一“短腿”正成为江苏省交通发展的一大战略。“十一五”期间,以客运专线和对外通道建设为重点,江苏省规划新建铁路里程519公里,既有线路改造597公里,建成“三纵五横”的铁路网;2010~2020年,规划新建铁路里程1595公里,增建复线876公里,形成8条(包括具有超亿吨能力的3条)省际对外铁路通道。南京、苏州和无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也分别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正在动工建设之中。轨道交通建设遇到了少有的发展黄金期。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一个亮点就是机车车辆将更多地采用新型动车组(子弹头列车)和电力机车。因此,轨道交通运输企业迫切需要大量能熟练驾驶和维护新型动车组和电力机车的机车车辆专门人才,而这种专门人才又是各类轨道交通运输企业最关键、最紧缺的人才。笔者与课题组同仁通过走访企业和调研,对机车车辆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模式、途径和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对轨道交通类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

课题组成员走访了上海铁路局、中国南方机车车辆集团公司浦镇车辆工厂、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上海地铁公司和南京地铁公司等轨道交通类大型骨干企业所属的二十余家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市场调研。

“十一五”期间,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未来15年国家年均铁路投资约为1200亿元,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数量和技术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猛,这些都使得机车车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上海铁路局承担华东地区三省一市的铁路客货运输任务,是铁道部运输任务比较繁重的铁路局之一。根据课题组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截止到2009年底,全局共有工人114516人,其中技术工人89089人,技术工人占工人总数77.8%。其中机车司机共4958人、副司机3703人,而机车司机中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非常低,文化程度与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具体如表1、表2所示)。未来3年,仅上海铁路局既有线路机车司机因自然减员和改职所造成的人员缺口就将达509人(具体如表3所示)。如果考虑铁路既有线路改造、客运专线、新线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对机车车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就更大了。

因此,为满足不断发展的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输需要,大力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机车车辆专业高技能人才,已成为铁道职业院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为此,我院从2007年开始设置了三年制机车车辆高职专业。

表1 上海铁路局机车司机技术结构表 (单位:人)

表2 上海铁路局司机从业人员文化结构表 (单位:人)

表3 上海铁路局既有线路机车司机需求一览表 (单位:人)

机车车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本专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机车车辆运用生产作业流程,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机车车辆运用生产作业流程 机车车辆运用生产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机车司机入库交班;进行出勤作业,对机车走行部、车底部、机车状态进行静态检查;进行开弓、电气动作、制动机性能满负荷试验,确定电力机车各项性能完好,可以出车;根据调度命令出库,进行列车操纵,途中作业,并能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完成驾乘任务,到达目的地,进库,进行退勤检查,填记途中信息,报障;交接。

图1 机车车辆运用生产作业流程图

开发基于机车车辆运用生产作业过程的课程体系 机车车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过程如图2所示。

(二)课程教学改革

实施课程综合化 依据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对专业群各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将 《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课程整合成《机械设计基础》;将《电力机车电子技术》、《电力机车控制》课程整合成 《电力机车电传动技术》;将《电力机车电机》、《电力机车电器》、《电力机车机械》课程整合成《电力机车总体及机电设备》。综合后的课程体系和职业能力分解相衔接,并与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应知应会”要求接轨。

图2 机车车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过程图

实施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 专业理论课强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方法的应用,强化计算机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模型、实物、虚拟、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密切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直接参与企业实际生产任务,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对教学工作实施全过程控制,学院、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对教学结果的分析评价,及时反馈信息,逐步完善学院、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控制与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强化师生自我监控意识,促使广大教师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机车车辆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更好地适应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轨道交通企业对机车车辆运用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院进一步加大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使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与融通,逐步建立以岗位和职业需求为中心的实训教学基地。

机车车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可同时实现专业一体化教学、学生技能训练、对外培训、电力机车及动车组维修、机车疑难故障诊断与研究、技能鉴定等六大功能。机车车辆实训基地新建了电力机车和动车组检修实训、轨道车辆综合实训、电力机车和动车组模拟驾驶实训、司机技能测试中心等4个实训室 (具体如表4所示)。建成理实一体化教室10个,可同时容纳200名学生进行各种项目的技能训练和一体化专业教学。其中,新建的SS9改电力机车模拟驾驶装置系统,将机车大部分电器部件及制动部件集中在一套演示系统中,可实现对司机操作台各指令和各电器部件动作的控制,并可通过大屏幕投影仪动态演示各电器部件和制动部件的动作过程。学生通过这套装置,可以直观清晰地理解电力机车的电气控制系统及制动系统的原理、观察各电器部件的结构和动作、开展故障查找演练,并进行实景模拟机车驾驶。

表4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组成及功能一览表

机车车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了12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具体如表5所示),能确保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与此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保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具有持久性。

表5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

[1]丛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鲍卫.服务铁路高速发展 培养牵引动力人才[J].科学大众,2006,(5).

[3]周世青.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互补性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4]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G712

A

1672-5727(2011)04-0030-02

*本文系江苏省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服务江苏经济发展 培养高技能轨道紧缺人才研究》(项目编号:08SJD8800035)部分研究成果

鲍卫(1959—),男,浙江杭州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苏州校区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和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机车车辆电力机车高技能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HXD3CA型电力机车撒砂装置故障研讨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HXD38型电力机车撒砂系统优化试验研究
“齿轮”转动中国高铁——记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王文虎及其团队
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关键技术解析
2012年1—12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