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教育模式及其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2011-10-30 00:52刘钦涛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协商有效性中职

刘钦涛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21)

协商教育模式及其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刘钦涛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21)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不少中职教师会在各种场合流露出对如何非强制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迷茫和无奈。如何提高中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实行协商教育模式。本文就协商教育模式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进行探索。

协商教育;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中职学校,由于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基础普遍较差,自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差,意志薄弱。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学习兴趣,厌学,对前途没信心,他们上课迟到、睡觉、玩游戏,扰乱课堂纪律和秩序,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对于上述困境,中职教师若用传统专制性的、权威性的“师道尊严”来规训学生,既达不到预期效果,也不符合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这些学生若放任自流,又有悖于社会赋予教师厚重的教育职能。所以,不少中职教师会在各种场合流露出对如何非强制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迷茫和无奈。

爱智统一的教育原则告诉我们: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者要为学生多想些办法,多谋些教育策略。无论是从教育爱的精神出发还是从履行自己职责角度出发,教育者都应探究教育策略,使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受益。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职教师可适当改变自己的角色,放弃权威态度,学会民主协商,实行协商教育模式。研究表明,民主型教师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协商教育模式及其意义

协商教育模式是由澳大利亚课程学者布莫(GashBoomer)、库克(JonCook)及美国课程学者莱斯特(NancyLester)、奥诺尔(CythiaOnore)提出的,指的是师生共同协商做出学什么、怎么学及教学怎样进行的决定,即师生共同商量取得有关学习的一致意见。协商教育意味着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方案的制定和修改,让学生真正体味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从而增强对学习的责任心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学。教师的角色发生本质性转变,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研究者,从而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相对积极主动,而学生消极被动的局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协商教育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实施

在我国,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没有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对门类繁多的专业也没有具体、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这就为实施协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在协商中备课,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在协商中选定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知识载体,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和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如果教材选用不当,不仅会给教师分析教材和全面掌握教材造成困难,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教材脱离学生的认知,会使学生不喜欢阅读,影响课堂教学实效。对于职业学校的专业书籍,如《计算机网络基础》,同类教材由于出版社不同会出现多个版本,各版本有各自不同的编写角度和特点,哪个版本最适合学生,需做调查研究。教师可在开学之前,带领或要求学生到书店查寻自己喜欢的教材,帮学生树立“我的学习我做主”的意识。学生通过到书店查书,不仅可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可以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书籍。班级统一意见再经教师审定后,就可以确定下学期要使用的教材。在学生间意见不统一时,教师应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建议学生展开协商,照顾到各方意见,最后达成一致,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起到把关和指导的作用。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所用教材多年未变,待教师发动学生下书店、上网查询后,学生很快就确定应改用某出版社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教程》。教师审定发现,该书编写确有特色,从一个个实训项目出发,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比较适合中职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使用,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很好。

在协商中了解学生 协商应从了解开始。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备学生,备学生就要先了解学生。教师在课前或课后可利用座谈、问卷或作业形式,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对本课程学习的期望和要求。教师备课时就可针对这些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用以下表格作为作业来了解学生。

表1 教师了解学生用表

(二)在协商中上课,提高上课的有效性

在协商中选定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就是得法,所以课程怎么上,学生有发言权。就像学生喜欢吃梨,我们就提供梨,而不能想当然地给他们苹果吃。教师要经常征求学生意见,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改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提供多种教学资源,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而不要千篇一律地“唱独角戏”。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中,笔者经常和学生协商后先让学生分组自学,然后各小组再选派代表充当教师上台讲课,这样既可锻炼学生自学、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笔者还经常和学生商定采用项目教学法,先教学生摸索实施实训项目,教师再总结评价。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要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尝试之前,不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师生意见统一后,就会得到学生配合,实施效果肯定会更好,课堂有效性就会更高。

在协商中确定进度 教学进度应与学生协商而定,学生掌握知识的好坏,哪些知识还需要加强,哪些须精讲精炼,哪些知识需要实验加强,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教师不要不顾学生的感受而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毕竟教学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最终目的的。

在协商中反思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服务质量好坏应由学生来评判。教师可通过课后与学生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反应以及学生的建议等教师要认真对待,以便日后改进。

在协商中拓展,提高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可与学生协商决定课后开展的学生活动,比如兴趣小组活动、技能竞赛、课外阅读、开放课堂等,应商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奖励事项等。从活动方案的制定到方案的实施,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活动中不仅可锻炼组织协调能力,也能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教学中,笔者长期组织学生开展网络布线兴趣小组活动,不仅有效地拓展了课堂,也为每年度的校技能节做好了准备,更为每年度的网络综合布线省市级及国家级技能竞赛储备了人才。

在协商中评价,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目标。不能用一次考试或一张考卷来评价中职生的学习成绩。在评价学生时,要重视强化过程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教师可以和学生商定一种学生可以接受的评价方法,比如每堂课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给每个学生评定一个分数,作为最后期末总评的依据。

笔者在所教班级中和学生共同制定详细的评价规则,共同推选几名学生做评委会成员,每次课后的分数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再加上学生评委会和教师评定加以确定。在评定中注重成长性评价,淡化学生间的比较。这种评价方法不是结论性的,不是“秋后算账”,能产生及时鼓励的作用,学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时刻感觉到“被鼓励”,自信心会大大增强,学习积极性会有很大提高。

笔者还和学生商定考试形式或出题方式,允许学生自己出题。每学期在班上开展征集期中和期末考试优秀考题活动,对于选中的题目给予学生一定的加分鼓励,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书籍、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考题若被录用还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效果很好。

实施协商教学模式应掌握的“三要有原则”

要有耐心 实施协商教学模式之初学生也许并不能理智地运用协商权利,这正是由于学校长期没有培养他们理性判断和自主行动能力的结果。教师不能因噎废食,不要灰心,不要心急,而要在学生运用权利的过程中慢慢地培养和引导。

要有爱心 在协商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充满爱心,始终以“一切为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开展协商学习活动。须知:爱之于教育犹如水之于池。无爱的教育,就像无水的池一样没有生命。不能走极端,自动放弃支配课堂的权力,课堂的无纪律、无秩序、无原则的放任会害了学生。

要有智慧 真正合格的教育者,应是学识高远、智力优异的人。他们有教育智慧,有高明的教育策略。主张实施协商教育模式,并不否定教师的课堂权威和责任,反而在协商中、在“一切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下,要强化教师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和责任。所以,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有效学习的服务者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者。教师须不断研究学生特点和教学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设计各种学习活动,真正用心备课、上课,千方百计为学生服务。

协商教育模式强调尊重学生,打破教师一统课堂的专制局面,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张扬个性,发展自我,树立个性化,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协商教育模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拥有一定的发言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探索协商教育模式,提出应对措施以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

[1]余清臣.师生岂能止于平等——我国当代师生交往制度的价值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2]胡卫平.中小学创造力发展的课堂教学影响因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3]刘庆昌.爱智统一的教育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

G718

A

1672-5727(2011)04-0052-02

刘钦涛(1967—),男,山东莱阳人,硕士,厦门工商旅游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

猜你喜欢
协商有效性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