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2011-11-02 06:33周云龙
四川文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白岩松报纸大众

□周云龙

原来如此

□周云龙

喜欢外地的一张晚报,坚持阅读20年如一日,可是几年前开始发现,报纸有点不那么耐读了。

是审美疲劳了吗?问问身边一些普通的读者,也是同样的感觉。

后来听到一个可靠的内部消息,那家报社搬进了新的办公大楼,而且报社为改善员工待遇,新建了新闻公寓,采编人员人均一套。

照理说,记者编辑们工作积极性应该日渐高涨,而事实上,报纸质量却有所下降。我能想到的问题是,记者们可能因为办公条件太好了,都不太愿意往外跑了,尤其是恶劣的天气状况下,何况现在网上可以找线索,电话可以采访,但是,这些毕竟与真实的生活隔了一层,所以触及底层生活的稿件越来越少了,报纸也越来越不好看了。

一位老编辑另有高见,他认为,那么多记者编辑工作在一起,居住在一起,信息交流往往容易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他们与外界基本上再没有更多实质性的联系,而以前,有的记者在城南、有的记者在城北、有的记者在城东、有的记者在城西,他们分布在不同的社区,每天与不同的人群接触,处于信息漩涡之中。即便是在拥挤的上下班途中,常常也能顺手碰到鲜活的新闻素材,顺耳听到丰富的社会资讯。

原来如此,断了地气,所以伤了灵气。

媒体的运转时间越长,从业者的经验会越丰富,照理说,他们生产的精神产品,质量应该越高,应对市场的能力也越强。而事实上,情况有时恰恰相反。是热情稀释了?勇气衰竭了?还是追求淡薄了?这些都不是主要因素,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成熟了。

人的成熟难道是机构或组织与时俱进的反作用力吗?有人总结过,成长是知道了很多事,成熟是知道了很多事不说。而对媒体而言,人的成长也许与媒体的成长同步,而人的成熟却往往意味着媒体的老态、退化,因为在一个媒体内部,成熟的员工越多,唯上的、谋上的越多,立异的、创新的越少。具体到一个栏目一篇报道,报道什么、怎么报道,记者编辑常常惦记着大官的多,牵挂着大众的少。——对一个公共平台而言,这已不是老态的问题,而是病态。

白岩松在他的新书《幸福了吗》里坦白,他有着和几任领导争吵的记录,而领导们也习惯了这种争吵,大家都有一个不错的开关。做事时开着,下班或平常相处时,关上。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在局部的空间里,争吵消失了,空气中充满着和谐,但总让人觉得哪儿不对劲。白岩松感叹,大家都开始做人了!可是,该怎么做事呢?

白岩松的感慨,验证了电视机前受众的感觉,这些年,央视频道上播出的基本上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常态、恒温节目,鲜见引人入胜、耳目一新、荡气回肠的惊世之作。节目的质量基本上走平水,不敢妄言走下坡,而他们的办公条件,一定是越来越好的,技术装备也必然越来越先进。

白岩松的看法是,当年轻人不再拥有争论或争吵的环境时,也就会失去或推迟按他们想法改变世界的机会;而不年轻的人们,失去来自不同意见的冲击,也往往会使自己更早走上错误不断的路程。这中间,没有赢家,太和谐是最大的不和谐。

原来如此,有了和气,所以没了生气。

平心而论,换了国内其他的许多媒体,一个员工,与同事或主管老是吵架,不顾及别人的面子和权威,即便有再正当的理由,也是不受欢迎的,轻则被划入“麻烦制造者”黑名单,重则被淘汰出局。可是,节目的走向、形态的选择等等方面,恰恰是在策划者、制作者和管理者不断的争论中走向成熟,不断的碰撞中产生火花的。一个常见的物理现象,水在烧开之前,水分子们一定有过一番激烈的自由的运动。

其实,媒体的发展和进步,还是“照理说”的,不过这个道理是,媒体的“做大”,不是盖几栋大楼、盯几个大官、做一件大事(学习做人),而是要有强烈的大众意识,贴近大众不是曲意迎合、故意妥协,而是需要善意和诚意,别无他,循循善诱、寓教于乐是也。

本栏目责任编辑 卓 慧

猜你喜欢
白岩松报纸大众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白岩松眼中的青春
莫言对话白岩松——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确实不容易
白岩松的“身教”
白岩松的第一排
非常魔典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