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专利角度分析华南师范大学的技术创新能力

2011-11-20 09:09李文辉贺浪萍林卓玲
关键词: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师范大学

李文辉, 贺浪萍, 林卓玲

(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 510631)

从国内专利角度分析华南师范大学的技术创新能力

李文辉*, 贺浪萍, 林卓玲

(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 510631)

以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和有效专利拥有量作为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从专利类型、发明人、专利IPC分类和有效专利维持年限等方面,分析了华南师范大学技术创新能力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专利; 技术创新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

专利是一所高校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最富经济价值的部分,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和有效专利拥有量,既能反映该高校对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能力,又能折射出这些科技成果的社会认可程度和市场应用潜力.因为专利数据具有依法生成、公开透明和国际统一的分类体系等特点,所以专利状况是衡量一所高校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科技指标之一[1].因此近年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专利工作,相继出台专利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进而促进技术创新能力发展.

1 统计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专利申请量,是指申请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向专利行政部门请求授予其发明创造专利权并被受理的件数.专利申请量中仅有一部分可以得到最终的专利授权,即专利授权量;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3个特点,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不属于现有设计.有效专利是指专利权处于维持状态的专利,与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相比,有效专利更能体现专利的技术创新水平,更能反映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专利状况,多角度分析专利所反映的技术创新能力状况,本文选取了2000—2009年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南师大)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数据(有效专利不受时间限制).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分别以“华南师范大学”作为申请人进行检索,在检索结果中统计职务专利数量(含非第一申请人),并参考《华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概况》进行核对.专利申请数和有效专利数以申请日所在自然年度进行统计,专利授权数以授权日所在自然年度进行统计.

2 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分析

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共分3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表1是华南师大近10年不同类型专利申请数量及其在申请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情况.可以看出,每年申请专利的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发明专利比例较大,占10年总量的79.1%,实用新型专利占总数20.3%,相比之下外观设计专利数量非常少,仅占0.6%.这种专利类型结构,体现了华南师大一直比较重视技术含量高、技术创新水平高的发明专利申报,是历年专利工作的重点;实用新型专利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水平较发明专利低,其受到的重视程度也相对减弱;而对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都较低的外观设计专利的重视程度则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1 专利申请的类型Table 1 The types of patent application

从表2看出,华南师大每年获授权专利的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与专利申请增长趋势有一定相关.10年授权发明专利占总数的66.0%,实用新型专利占32.8%,外观设计专利只有3件(2007年)、仅占1.2%.这种授权专利类型结构,同样体现了华南师大在技术含量高、技术创新水平高的发明专利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与专利申请量相比,发明专利的申请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2 专利授权的类型Table 2 The types of patent grant

3 专利申请量及其发明人情况分析

在申请的474件职务专利中,共有第1发明(设计)人142位,人均申请专利3.3件,合作发明(设计)人共1 533人,件均发明(设计)者3.2人.

表3显示,申请人数1~2件专利最多,其次是申请3~9件专利的人数,申请10件及以上专利的人数最少.这表明华南师大拥有数量较大的技术创新人才,有一批高产的专利发明(设计)人,是学校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

表3专利申请量与第1发明(设计)人数

Table 3 The quantities and the first inventor(design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申请件数/件发明(设计)人申请量人数/人比例/%合计数/件比例/%1~210271.813027.43~52316.28718.46~985.65912.4≥1096.319841.8合计142100.0474100.0

表4显示了专利申请中第1发明(设计)人职称情况.具有正高级职称的第1发明(设计)人数最多,其次是副高级职称,具有中级和初级职称的第1发明(设计)人20人,占发明(设计)人总数的14.1%. 需注意有在读研究生40人,占专利申请总量的10.8%.可见,具有高级、副高级职称的发明(设计)人是华南师大专利申请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在读研究生也是进行技术创新非常活跃的组成部分.

4 专利申请IPC分类情况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国际专利分类法[2](英文简称IPC),是一种国际统一化、标准化的专利分类方法,其具有完整性、科学性、适用性的特点.IPC采用等级分类结构,将所有技术领域分成8个部:A部(人类生活需要),B部(作业、运输),C部(化学、冶金),D部(纺织、造纸),E部(固定建筑物),F部(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G部(物理),H部(电学),各个部分若干小类.

表5看出,华南师大申请的专利只涉及了专利发明领域的6个部,其中D、E 2个部没有涉及.其中技术创新强势领域按G部>C部>H部>A部,且一直是技术创新的重点,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优势;弱势领域分布在F部(2.8%)和B部(8.9%),体现学校在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和作业、运输等领域比较薄弱,在有所发展的同时也反映出工科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需要在以后的技术创新投入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D部和E部是专利申请的空白区,说明学校目前在纺织、造纸和建筑工程等领域技术创新人才缺乏.

表4 专利申请第1发明(设计)人职称Table 4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first inventor(design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表5 专利申请的IPC分类Table 5 The category of IPC of patent application

近10年,华南师大申请的专利涉及37个小类.表6显示了专利申请量在10件及以上的14个小类.这14个小类共申请专利420件,占471件专利的89.2%.涉及的IPC类目虽然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物理测量测试、电学、化学化工、生活卫生等.其他类目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创新水平和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6 专利申请件数≥10件的(IPC)小类表Table 6 The category of the patent application that is more than 10

5 专利有效情况分析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从申请日起算.维持时间长的专利,通常是技术创新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专利,即所谓的核心专利.

图1显示了华南师大有效专利的数量分布和维持年限情况.华南师大共有有效专利163件,其中发明专利115件,实用新型专利45件.另有外观设计专利只有3件,与专利授权类型情况相似.

在115件有效发明专利中,华南师大发明专利“寿命”在4年左右(1年有效期为申请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0日、距2009年12月30日计,下同),数量随着有效期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在45件实用新型专利中,实用新型专利的“寿命”一般在2年左右,数量随着有效期的增长而迅速减少.

另外,维持年限在5年及以上的40件专利中,涉及的第1发明(设计)人共23位,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4人共拥有30件,具有副高级职称的5人共拥有5件,具有中级职称的1人拥有2件,在读研究生3人共拥有3件,说明核心专利主要掌握在高级职称人员中.可见,专利有效期较短、维持率较低,一定程度反映出华南师大专利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有待增大;需要加大力度引导申请核心专利,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分量.

图1 有效专利维持年限分析Figure 1 The analysis of effective lasting length of the patent

6 思考与建议

2005年,华南师大出台了《华南师范大学科研业绩评价方案(试行)》,加大对专利工作的引导和奖励力度,一定程度上促进对专利的申请.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编著的《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08)》公布的数据,华南师大专利申请总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97位、授权专利总量排名第87位、有效专利总量排名第82位[3].这种知识产权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存量状况,与华南师大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推进:

(1)提高专利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专利申请质量、尤其是发明专利的申请质量的提高是专利授权量增长的主要途径.高水平的专利创新技术源于高水平的专利申请者,因此要鼓励申请者侧重申请技术含量高、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符合当前技术发展重点和产业政策的优秀专利,形成学校专利和技术创新优势.

(2)优化专利评价激励政策.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多对获授权专利进行评价和奖励,而对专利的维持年限等更有价值的因素没有相应激励,导致申请者只求获得专利申请数量而提交大量“垃圾专利”,降低了专利的“寿命”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完善专利评价政策,在积极引导申请专利的同时,更注重提高专利的技术创新水平.另外,应该增大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评价区分度,注重引导申请者申请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发明专利.

(3)注重专利的转化,以市场应用促进专利服务经济发展.专利是一种经济手段,获得并保护最大的经济利益应当是第一目标[4].一个专利被维持的时间越长,通常可以说明其创造经济效益的时间越长,市场价值越高.因此,只有能够进行商业化、投入市场获取利润,或者有必要作为技术储备的专利才有维持的必要性.由于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等的影响,师范大学产学研结合不紧密,部分专利技术缺乏商业化应用的前景,造成专利出售和转化的比例偏低(2000—2009年华南师大共出售专利23项),维持的年限较短.因此,要积极鼓励专利转化,全面提高专利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有效专利数量,形成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

(4)做好专利申请资料的规范填写和审核工作.专利申请资料影响专利的审查,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专利审核,同时也要找专门的专利代理公司和人员进行指导,确保提高专利的技术创新含量和授权率.

[1] 刘慧,贺颖.天津市高等院校科研活动专利情况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625-628.

LIU Hui,HE Ying.With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about pat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ianjin[J].Information Studies:Theory & Application,2004(6):625-628.

[2] 蒋昌生,陈志.国际专利分类法简介[J].江西图书馆学刊,1985(4):15-17.

JIANG Changsheng,CHEN Zhi.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J].The Journal of the Library Science in Jiangxi,1985(4):15-17.

[3]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08[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于大伟,王晓浒.2008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EB/OL].http://www.sipo.gov.cn/sipo2008.

Keywords: pat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责任编辑 成 文】

ANALYSIS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ABILITYOF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FROMITSCHINESEPATENTS

LI Wenhui*, HE Langping, LIN Zhuoling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Using the numbers of applied, authorized and effectively owned patents as the measuring indicator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types, composition and effective length of the patent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problems and advises are proposed.

2010-07-2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7117867);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9jg50)

*通讯作者,liwh612@126.com

1000-5463(2011)02-0138-05

J653

A

猜你喜欢
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师范大学
关于同日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关问题探析
方大九钢新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以色列新《外观设计法》8月7日生效
德国实用新型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外观设计专利的后续保护及其限制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外观设计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