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2011-12-08 23:50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朝天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0004
辽宁医学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偏瘫缺血性肢体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朝天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0004) 唐 媛

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成人的常见疾病,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医疗支出的特点,一旦发病将会给社会、家庭和经济上带来沉重的压力[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新的治疗方法及手段的出现,提高了缺血性脑卒中的生存率,但 3/4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重度致残率达 40%[2]以上。如何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是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我院自 2010年以来,对 68例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病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首次发病的 2010年 1~10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68例,男 42例,女 24例。年龄 45~82岁,平均 62.8岁。本组病例均表现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其中肌力 0~Ⅰ级 16例,Ⅱ ~Ⅳ级 52例。入选标准:1)首次发病在 7天以内,经头颅 CT或 MRI确诊,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无明显意识障碍,检查基本合作。3)排除脑卒中发作前已有肢体残疾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者。4)排除伴有不稳定性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 48小时后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分别采用物理、针灸及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同步进行。

1.3 综合康复护理方案[3]

1.3.1 疾病早期 在肘、膝部放置海绵,进行肌肉按摩、理疗,促进肌肉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早期宜采用床上健肢卧位,每 2小时翻身 1次。预防或减轻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曲、手指屈曲。预防下肢的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痉挛等异常模式出现和加重。

1.3.2 病情稳定期 在无进行性卒中发生,生命体征稳定后 48小时,根据患侧肢体的功能状况循序渐进地以电针疗法为主,配合理疗、按摩并适时进行肢体康复训练:1)对偏瘫肢体关节做无痛范围内的屈、伸、内旋、外展被动活动,主动辅助运动。2)借助滚筒、沙磨板等器具进行上肢分离运动、控制能力训练及下肢的床上桥式运动,同时训练健侧肢体。翻身训练:1)协助患者向健侧和患侧做翻身训练,逐渐从被动运动过渡到自主运动。2)坐位、立位平衡训练。3)步行及上下楼梯的训练。

1.3.3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手的技巧性、四肢的精细协调训练,运用正确的姿势反复训练握笔、穿脱衣裤,协助患者逐步学会洗脸、刷牙、入厕等。

1.3.4 心理康复护理与健康教育 心理康复是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其他康复治疗的先决条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突然,多数意识清,易导致患者担心后遗症及生活自理能力,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担心将来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就要求我们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问题,要利用鼓励、暗示、支持、疏导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与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的信心,使患者和家属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脑血管病的基础知识、康复知识、合理用药、饮食指导、生活作息、预防并发症等健康教育。

2 结 果

本组 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 1~2周以上的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早期康复护理,肢体瘫痪肌力0~Ⅰ级 16例,其中恢复到Ⅱ级以上 9例,无效 7例;Ⅱ级以上 52例均恢复到Ⅳ级以上,有效率达89.7%。在康复治疗的同时注重心理康复,随着病情好转,情绪逐渐稳定,并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参与康复训练,取得满意效果。

3 讨 论

随着神经生理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认为卒中后脑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新组合的能力和可塑性[4],为康复护理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早期康复通过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向中枢神经系统输入大量的本体感觉冲动,刺激脑部血液循环,提高病灶周围半暗区的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神经元功能恢复和代偿,最大程度重建功能,从而促进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与恢复,有助于肌肉收缩和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另外,由于护理理念的转变,人文科学的发展,使得护理任务由“病”转变为“人”,也就是说不但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病),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自理和从事社会的人)。循证医学的资料表明[5],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可显著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预后。综合护理的原则重视心理康复并鼓励自我护理,是现代康复与护理的有机结合。目前,医学实践的结论认为,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越好,综合康复能最大限度恢复运动功能和能力,减少肩手综合征、肌痉挛、废用综合征、内翻足等二次损伤并发症的发生,说明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和日常生活能力及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早期的心理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躯体、心理、免疫功能、家庭功能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可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发挥心理防御能力,还可改善、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6]。

康复护理并不仅仅局限于医院,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全程的康复护理,康复工作应该由医院延伸到家庭,从入院开始贯穿出院后一段时间,强调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参与。

[1] 周小英,王拥军.脑心同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

[2] Blank FS,Does S,Keyes M,et al.Development of an ED teaching program aimed at reducing prehospital delays for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J].JEmerg Nurs,l998,24(4):316

[3] 朱玉连,胡永善,谢臻,等.脑卒中偏瘫患者规范化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68

[4] 王维志.神经病学-急性脑卒中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27

[5] 钟美容,胡艳宁,王庆武,等.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5):517

[6] 王艳云,王拥军.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心理防御及心理干预策略[J].中国临床康复,2005,9(9):138

猜你喜欢
偏瘫缺血性肢体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