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新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2011-12-17 09:10李永刚
关键词:磐安县农村居民体育锻炼

李永刚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具体而言,就是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5个方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建设新农村体育无疑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1].文件集中体现了农村体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金华市的农村体育发展状况不仅决定了整个金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成败,同时也影响着浙江省中西部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磐安县作为金华市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新农村体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金华市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步伐及成就.因此,将磐安县新农村体育发展与金华市新农村建设联系在一起,作出正确判断与总结,进一步加强和发展金华农村体育,对全面实现金华乃至浙江中西部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磐安县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从对磐安县农民锻炼意识、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人口比例、体育活动经费、体育指导员等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磐安县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金华市磐安县的部分乡镇农民为调查对象,分别对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开展项目、经费投入,以及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政府网站以及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政府文件和体育文史资料等.

2)访问调查法.实地调研了磐安县体育局及下面5个乡镇的楼下宅、尖山等16个行政村,获得第一手资料数据.

3)问卷调查法.问卷的设计参考了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课题调查组制定的问卷[2],由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研究的目的共同完成,并请3名体育社会学专家及2名社会学专家对问卷效度进行了检验,问卷符合社会调查要求.在磐安县350个行政村中随机抽选了28个行政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在磐安籍在校学生的协助下,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06份,其中有效问卷468份,有效率为85%.调查对象的性别与年龄结构见表1,学历层次见表2.

表1 调查对象的性别和年龄结构特征一览表

表2 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一览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民的体育意识有待提高

自从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农村居民也逐渐开始对体育关注和了解,农民的体育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居民的总体体育意识还不高,在此次调查中表现十分明显.调查显示,对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只有0.7%的农民“知道并了解”;20.3%的农民“知道并不了解”;42.8%农民“好像听说过”;36.2%的农民“从未听说过”.有超过60%以上的农村居民对体育的功能和本质的认识水平不高,他们依旧错误地认为“劳动即是体育”,在他们眼里能有充足的睡眠和很好的饮食就能维持和增进健康.这些现象表明农民对体育的关注还不够,乡镇政府在宣传体育政策法规方面工作力度也不够.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普遍提高农村居民对健康意义的理解,不断提高农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切实提高与发挥农民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2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等资源不足

磐安县有350多个行政村,现阶段有标准篮球场的行政村仅为100个,有乒乓球室、健身场所的村更是屈指可数.农村可供使用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等资源还较为缺乏,“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3].体育场地设施是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场地和器材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地区经济水平、国家资源原始积累制度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密切关系.磐安县农村体育资源匮乏是制约该县农村体育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2.3 农村体育人口比例还较小

从表3统计看,农村居民每次参加锻炼时间少于30 min的占63.9%,超过30 min的只有36.1%.表4表明,磐安县农村居民每周锻炼3次以上者仅占调查人数的7%,很少参与或从不参与体育锻炼者占到被调查人数的75.1%.根据常用的划分体育人口的方法可分为:每人每周身体活动频率在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在30 min以上;每次活动强度在中等以上[4].按照这个标准,此次调查统计表明,磐安县农村体育人口只为6.9%,低于浙江省小康农村体育人口8.07%的比例.当然,这也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未将在校的学生计算在内有关,使整个数据偏小;另外也表明,磐安县农村体育人口确实有待提高,农村体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表3 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时间长短及人数统计表

表4 参加体育锻炼频率一览表

2.4 农村体育的开展缺少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

体育锻炼是一种科学实践活动,要求从事该活动的人必须掌握一定的体育健身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才能进行.此次调查表明:46.5%的农村居民认为自己从事体育锻炼活动缺乏指导,50.6%的农村居民认为应在农村建立体育指导员制度,有69.3%的农村居民认为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该注重宣传体育科学锻炼方法,经常组织开展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磐安县农民受过体育专业指导的情况如表5所示.

这些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渴望及农村体育锻炼指导的缺乏.农村体育锻炼活动不能得到广泛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居民缺乏必要的健身知识和健身指导.因此,培养建立农村体育健身指导员队伍,为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方法指导,建立农村居民体育与健康指导服务站,推动奥运后时期农村体育的全面、健康、快速的发展.

表5 接受体育锻炼指导统计

3 结论

1)磐安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开展的普及程度还不高,被调查的人群中,75.1%的农民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体育人口仅为6.9%.

2)磐安县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调查显示,磐安县加快了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但体育设施人均占有率还较低,居民选择活动项目还较单一,农民进行体育锻炼时还缺少专业技术指导.

4 建议

4.1 加大对体育场地和器材建设的投入

体育是公益事业,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当前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农村体育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体育的支持与投入,加快这些地区的体育场地及器材建设,使得农村居民有场地、有器材进行体育健身活动.

4.2 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企业赞助农村体育公益事业

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当地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体育事务,投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政府应利用园区的企业主多为当地村民优势群体的特点,向企业宣传体育的社会公益性,努力实现政府出面、企业出钱、农民受益的农村体育发展新蓝图.

4.3 拓宽农村居民致富途径,整合农村体育资源

磐安县农村体育之所以不能得到广泛开展,其最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不富裕,农村经济落后,特别是广大山区.因此,政府部门应努力拓宽农村居民的致富途径,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山区贫困村移民下山的政策支持,对规模较小的村庄进行村庄重组,整合现有体育资源,使体育资源利用最大化,加快农村体育的全面发展.

4.4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体育宣传力度

在农村居民经常活动的公共场所、健身路径处设置宣传栏,宣传体育健身与健康知识;举办体育健身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适合妇女和老人身心特点的康复体育项目;引导部分人群先锻炼起来,让农民切实体会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实惠,鼓励和吸收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5].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冬,李青山.“新农村”背景下农村体育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1):17-20.

[4]王杰,秦纪强,徐家林,等.皖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7(13):9-10.

[5]陈功.浙江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8(1):39-41.

猜你喜欢
磐安县农村居民体育锻炼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磐安县玉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培训掠影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