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号台风“灿都”分析

2011-12-23 08:45郎喜白
海洋预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雷州半岛粤西风暴潮

郎喜白

(广东省水文局湛江分局,广东湛江 524037)

201003号台风“灿都”分析

郎喜白

(广东省水文局湛江分局,广东湛江 524037)

以台风的路径、风力、气压、风暴潮、降雨等基本数据为基础,分析了201003号台风“灿都”的特性,得出各种特性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

台风;“灿都”;风暴潮;水资源

1 引言

2010年7月19日,201003号台风“灿都”在菲律宾以西的南海海面生成,此后持续加强并向西北方向移动,于22日14时正面登陆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风速达35 m/s,7级风圈半径200 km,10级风圈半径60 km。本次台风给湛江市带来了大量降水,大大缓解了因长时间没有较大规模降雨造成的干旱局面。

雷州半岛位于太平洋和南海西北岸,历来易受台风影响。由于该地区为一大尺度弯曲海岸,风暴潮增水作用明显。叶雯(2002)[1]分析过广东省台风灾害的特点,吴德平等(2004)[2]研究过引起雷州半岛风暴潮的台风特征。“灿都”擦雷州半岛而过,其大风范围基本覆盖雷州半岛全境,台风中心又经过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通过分析“灿都”移动路径、风力、气压、潮汐资料等特性,对防汛减灾工作有重要作用。

2 “灿都”的生成与移动路径

在海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

7月19日17时,由于温度湿度条件适宜,“灿都”在菲律宾以西的南海中部生成,强度逐渐增强,并向西北方向移动;20日22时,在台风中心到达114.4°E、18.7°N后,“灿都”路径折向西南,并进一步增强为强热带风暴;21日6时,台风中心位于113.4°E、18°N,又发生转向,路径折向西北,此后路径基本保持稳定,近似呈一抛物线型向粤西移动。纪文君等(2002)[3]分析过台风转向的动力学原因,指出台风强度和移动速度的变化也可对台风转向产生关键作用。22日凌晨,“灿都”7级风圈外围接近雷州半岛,各站点风速有明显变化;14时,台风中心在110.7°E、21.4°N,也就是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登陆;登陆以后略向西移动,16时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由于深入内陆山区,缺少水汽补给,18时以后强度开始降低,减弱为热带风暴,最终于23日17时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消亡。路径见图1。

3 气压过程

7月20—24日的整个过程中,广东省水文局沿海北津港、博贺港、博茂、湛江港、南渡(二)、海安港、企水港7个水文站在“灿都”登陆前后测量的气压值发生了明显变化,22日凌晨以前,各站由于距台风中心尚远,气压相差不大,并且表现出了下降的趋势;4时后由于台风中心逼近,距离中心最近的博茂气压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3时的972 hPa;而随着距台风中心距离的不同,各站先后达到最低气压,并于19时以后恢复正常水平。

图1“灿都”路径图

该过程体现了台风的基本构造,总体而言,各站的气压过程可作为一个静态台风结构不同平行剖面的沿程气压,气压最低时刻为台风眼,两侧气压变化最大区域为眼壁。各站气压过程见图2。

4 湿度过程

“灿都”实际影响范围约为粤西阳江市到雷州半岛。根据广东省水文局沿海北津港、博贺港、博茂、南渡(二)、海安港、企水港六个风暴潮站的实测湿度数据,所有站点湿度测量值在22日凌晨起有了较大增加,说明各站点均处于台风影响范围,其中博贺港湿度最大,博茂相比较而言湿度较低,说明由于台风自转离心力作用,博茂位于台风中心,水汽被带走;博贺港位于台风前进方向右方,是台风结构中水汽堆积区域;海安港由于距离远,影响不大。湿度过程图见图3。

图3 各站湿度过程图

图4 22日8时风场与气压分布

图5 22日14时风场与气压分布

5 风场分析

从22日8时及14时风场与气压叠加分析来看,最大风速一直发生在博贺港,而“灿都”前进方向右侧的风向基本是沿着气压梯度方向,总体来说,风向是以台风中心为中心的逆时针圆周方向;14时风场图中(见图5),7级风圈范围覆盖了粤西湛江、茂名全境,湛江港与博贺港基本关于博茂中心对称,但湛江港风速小于博贺港,符合台风特性。

6 天文潮及实测潮位过程

风暴潮增水包括气压增水与风力增水两部分。21日晚开始,粤西沿岸各潮位站开始有明显增水,并且随着台风中心的逼近,增水也逐渐变大,北津港站率先于22日11时达到最大增水0.87 m(见图6);博贺港站于22日13时达到最大增水1.27 m,这也是本次台风过程中最大增水;博茂站由于是新设站点,缺少天文潮数据,根据其实测潮位推测,其增水约在1.2 m左右;南渡站于22日15时发生减水-1.19 m(见图7)。根据天文潮资料,北津港22日低潮潮时15时34分,潮高-0.86 m(珠江基面,下同),南渡22日低潮潮时16时31分,潮高-0.91 m,博贺港22日低潮潮时15时38分,潮高-1.06 m,可见登陆时刻正值退潮且接近低潮,未能造成高潮叠加风暴潮增水致灾的现象;但最大增水时刻基本接近于最大风速时刻。

图7 南渡站实测潮位、天文潮位、增水及风速过程线

增水持续时间与大风时间对应,显示风力是风暴潮增水发生的主要因素。由于粤西沿海地形原因,博贺港一带海岸线呈东西走向,湛江港到南渡的海岸线基本呈南北走向,以“灿都”登陆时的入射角度来看,登陆点右方有向岸边的风力分量,造成壅水,即北津港到博茂区间的增水;登陆点左方有离岸的风力分量,故湛江港增水不明显,而南渡则有明显的减水。

7 降雨过程

“灿都”的降雨过程集中在7月22、23、24日,逐日过程中,22日最大日雨量站点是高州市礼垌88.5 mm,23日最大日雨量站点是廉江市丰满398.5 mm,24日最大日雨量站点是阳春市硖石340.5 mm;在3日的降水过程中,粤西367个雨量站点中累计雨量大于500 mm的1个站,大于400 mm的11个站,大于300 mm的51个站。

从部分雨量最大站点的累积雨量过程来看,雨强最大时段正是台风登陆以后;空间而言,过程雨量最大3个站点分别位于阳春市与信宜市北部,属于粤西山区迎风坡,兰山圩、丰满、官桥也位于化州市、廉江市北部山区丘陵地带,所以总体而言,降雨覆盖面积大,呈多中心分布,除阳春市北部的降雨中心外,其余暴雨地区基本在台风路径附近(见图8)。

8 水量补给

图8 降雨过程积累雨量分布与台风路径

根据湛江市范围内各大中型水库台风前后数据统计,水位、库容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17宗大中型水库总库容增加到9.28亿m3,比台风前增加了约11.5%;区内最大的鹤地水库更是自2008年以来首次达到汛限水位,库容增加了10%;但是,水库水量增加并不均匀,由于“灿都”从雷州半岛以北过境,其降雨也集中在雷州半岛以北,雷州半岛南部雨量较小,相应的北部水库蓄水增加较多,而南部水库蓄水增加相当有限(见表1)。

地下水方面,从遂溪水厂与湛江水利局两个站点的观测数据来看,在21日后地下水水位均有增加,说明降雨对地下水补给产生了作用(见表2)。

9 结语

“灿都”是今年第二次对粤西有直接影响的登陆台风,其生命周期及路径与200103号台风“榴莲”极为相似;虽然台风造成的大风、风暴潮等灾害使粤西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有重大影响,但台风带来的降雨却极大缓解了旱情,是湛江市特别是雷州半岛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但是,台风偶发性的特点使在粤西或者湛江市这样的尺度范围内,台风影响的范围分布极不均匀,造成很明显的局部水量过大,总体水量不足的现象,因此,应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好气象水文预报工作,对台风降雨做到科学调度,合理调配水量,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表1 各水库库容变化情况表

表2 地下水水位过程表

[1]叶雯.广东省台风灾害特点及减灾对策[J].灾害学,2002,03:

Analysis of 201003 typhoon“Chanthu”

LANG Xi-bai

(Guangdong Provincial Bureau of Hydrology,Zhanjiang Branch,Zhanjiang 524037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track,wind strength,pressure,storm surge et al.,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201003 typhoon“Chanthu”is analyzed,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ose characters are concluded.

typhoon;“Chanthu”; storm surge;water resource

P458

A

1003-0239(2011)03-0026-06

2010-09-17

郎喜白(1979-),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情报预报工作。E-mail:langxibai@gmail.com

猜你喜欢
雷州半岛粤西风暴潮
雷州半岛崩岗区不同植被重建模式下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加州鲈在粤西掀起养殖潮!看上上生物如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以生鱼料撬动市场!湛江珊瑚在粤西淡水料市场要发力了
2012年“苏拉”和“达维”双台风影响的近海风暴潮过程
防范未来风暴潮灾害的绿色海堤蓝图
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
基于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风暴潮临近预报
粤西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
雷州半岛石狗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开发探析
雷州半岛水与火造就的中国遗世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