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以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为例

2011-12-26 07:56沈凯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电路考核职业

沈凯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
——以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为例

沈凯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是学生由高中的科学基础课向工程专业课过渡的“桥梁性”课程。为了使学生较好地适应这种转变,应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电路与电工技术

0 引言

学校的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得信息、增长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师设计具体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课程建设,既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中心环节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才质量的一项长期起作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是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入门性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该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是学生由高中的科学基础课向工程专业课过渡的“桥梁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电路分析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础技能,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该课程的重要性,应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目标与内容改革探索

1)树立“以人为本、注重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改革理念。课程目标改革应树立“以人为本、注重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理念,摒弃以前只注重技能培养、把人培养成工具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以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培养作为根本目标,把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岗位群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改革中,既要满足学生要求继续发展的愿望,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又要满足企业要求学生快速顶岗的需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能力。因此,在每个学习工作任务的教学目标上,不仅应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应有相关的素质目标,重视培养人的技能以外的素质和能力,如职业道德以及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等。

2)课程内容改革构建7个学习情境。在课程内容改革中,首先对电子行业典型工作岗位进行调研,围绕其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出各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以及具备这些技能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并且这些知识的掌握应以电路与电工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其次是与企业合作,将与企业联系密切的生产和生活常用实例、典型产品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并构建了7个学习情境。具体是将原有学科体系下的教学内容解构,进行行动体系的重构,将电路与电工技术的内容逐步融合到每个学习情境中,重新组织和序化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2]每一个学习情境又分解为若干个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掌握和理解一些必备的知识,将这些必备知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别放在各任务模块中进行讲解,以各个任务模块构建知识,层层递进。最后,再将前述内容以应用实例来统领全局进行综合,在综合中使学到的知识得以提高,达到以“应用”为主线连接所学知识内容的目的。课程内容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知识体系的界限,按照由认识到分析再到实践的过程开展教学,使原本比较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对理性分析有感性的认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图1 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与序化

2 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探索

2.1 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打破纯粹讲学的教学模式,教学任务的实施安排均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电工实训室、EDA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按照接受任务——小组讨论——分析——归纳的流程进行,在实训室的教学按照接受任务——小组讨论——操作——评价的流程进行。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师讲解和实物演示或仿真演示、FLASH演示同步进行,使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直接看到学习效果,“教、学、做”融为一体。另外,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所构建的学习情境展开,如情景1手电筒电路的分析与测试(如图1所示),手电筒电路对于大一学生来说是很熟悉也很简单的一个电路,教师围绕手电筒电路中的电学现象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讨论,再由结论引出对应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知识点融入到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情景中,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对所学内容不仅容易理解而且印象深刻。

2.2 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改革中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对象特点而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本课程授课对象是高职院校大一新生,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较弱,自信心不足;学习中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不擅长逻辑思维;有一定的电学和电磁学基础等。根据往届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内容较为枯燥,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际,不能很好地将前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3]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尝试根据学习情境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采用讨论启发、提问启发、案例启发和实践启发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4]例如在“手电筒电路的分析与测试”情境任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五次分析手电筒电路,提出小电珠为什么会亮、手电筒使用新旧电池为什么会电珠亮度不同、怎样实现能量转换、电珠亮度是否与自身性质有关、干电池用过很长一段时间后还会亮吗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得出对应的知识点。

2)仿真教学法。应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电子电路中的硬件电路进行仿真,从而更深入了解电子电路的工作过程以及每个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同时采用Flash演示程序,通过图、文并茂和交互操作的形式,使得课程生动、形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教师采用案例引导来讲解理论知识,学生通过案例的研究分析,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深入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5]如情境2指针式万用表电路的分析与测试中(如图1所示),在介绍电阻串并联的特点时用的是案例教学法,以万用表直流电压、电流测量电路为例,由直流电压、电流测量档位分析得出电阻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特点。

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了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之外,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合适有效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处处关爱和勉励学生。[6]课前要让学生了解课程性质和任务,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与课程相关的课程与知识点的联系,在学习中逐步指导学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课程的重点,突破难点,学会手、脑并用。

3 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应以考核学生能力为重点,采取教学内容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内容考核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小组成员间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观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师的评价记录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依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课程建设的重要反馈信息,以便适时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过程性考核占考核成绩的60%,其中包括职业素养考核,着重考核学生的出勤纪律、学习态度、课堂提问、卫生安全等;而任务训练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实际操作能力、仪器使用规范程度、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度、实验过程的纠错能力、实验过程中的协调能力、实验结果计算与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实验报告的规范性等。

终结性考核占考核成绩的40%,除考核基本知识外,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某一分析操作中关注点的运用等。

4 结束语

通过对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理论知识,使他们学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高,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并逐步形成一支结构较为合理、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梯队。

[1] 方志鸣,宁仁霞,孙剑.《电路分析》课程建设及改革[J].黄山学院学报,2006(5):142-145.

[2]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3] 吴青萍,朱幼娟.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67-69.

[4] 栾咏红.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教学的研究与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4-57.

[5] 过怡,刘文芝.基于职业能力的嵌入式专业课程群建设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51-53.

[6] 曹晓艳.如何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65-67.

A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Circuit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as an Example

SHEN Kai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China)

The course of Circuit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is the base of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which is the transitional course from the science-based courses in high school to the engineering courses.To make the students adjust to the conversion,the course is reform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objective,content,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assessment methods to achieve ideal teaching resul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Circuit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TM 1-4

A

1672-2434(2011)06-0061-03

2011-07-23

沈 凯(1978-),女,讲师,从事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电路考核职业
电路的保护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内部考核
解读电路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职业写作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我爱的职业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