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音乐功能表现的思考

2011-12-30 09:57徐红兵
演艺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感性戏剧情绪

徐红兵

(福建人民艺术剧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戏剧音乐功能表现的思考

徐红兵

(福建人民艺术剧院,福建 福州 350001)

结合创作实践,阐述戏剧音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审美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戏剧;音乐;认知;审美

戏剧音乐的功能表现,是一个有趣而又值得思考的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说,戏剧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认知、教育和审美三大功能,即从感性的认知到理性的审美这一发展、转变过程。同时,音乐在戏剧演出活动当中,对观众还会产生实际的作用。笔者结合戏剧艺术创作实践,就戏剧音乐功能的表现谈一些思考与心得。

1 认知功能

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共同语言,实际上是指音乐的基本音响效果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是共同的,这种一般感受就是人们对音乐的基本情绪的体验。音乐中的基本情绪是一种非社会意义上的情感方式,它几乎对所有心智健全的人来说都是熟悉的。比如,一个正常的人,听抒情的音乐一般不会感到紧张,听气氛紧张的音乐也不会感到轻松愉快;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不会使人感到萎靡不振;缠绵曲折的悲歌也不会使人感到非常兴奋。音乐中的基本情绪对观众来说,纯粹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观众无需经过任何理性判断,单凭音乐的音响效果对感官的刺激就能直接感受到,这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反应。比如人们在观看戏剧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幕尚未拉开,而开场音乐一启,人们甚至还没弄清歌词是什么,便会被音乐传递的基本情绪所感染,或是欢快,或是悲伤,或是抒情,或是紧张,这就是人们从戏剧音乐中获得的初步的、感性的基本认知。正如当一段喧闹的音乐激发人们狂欢的时候,当一段悠扬的音乐促使人们的内心感到平静的时候,当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人们内心愉快的时候,总是缘于人们的情绪受到某种激发或抑制。这种情绪反应并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只是人们身心的自然体验与反应。

例如儿童剧《王子与乞丐》第四场,有一段描写江湖侠客亨顿戏斗朝廷士兵的戏,为了强调戏斗之“戏”的特点,使观众在第一时间里准确地获得这一特点的基本感性认知,于是,笔者运用了一段踢踏舞节奏的西班牙斗牛曲音乐,以幽默、诙谐的风格样式表现了这段戏滑稽、戏斗的场面。由于这段音乐的运用,观众的基本情绪能够快速、准确地确立,其感性认知通过音乐的音响效果刺激,得以和舞台演出情绪相吻合。

总之,当观众的审美活动处在这一“初级阶段”的时候,理性并没有发生作用,它是一种纯粹的感性活动。因此,音乐中的这种基本情绪通过艺术知觉的沟通作用能转化为音乐的功能。所谓知觉,是与感觉相对的一种心理反应。感觉是对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应,具有整体性的特点。然而知觉虽然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应,但观众在实际的感知当中仍然有一个先后的过程,知觉是由各个阶段的感知综合而成的感知整体。可见戏剧音乐艺术知觉的初级阶段是音乐本身的音响效果刺激作用于观众的直接的和生理上的感性反应,它的美感也正是建立在观众对于戏剧音乐的感觉基础上的。观众在欣赏它们的时候,往往还没有来得及用理性的美感经验去判断它,内心就已经被打动,产生或兴奋或压抑、或安静或躁动等感觉。这也符合人们在进行艺术欣赏时先入为主的生理习惯。

2 审美功能

然而,这些初始感觉并不是观众对于戏剧音乐所作的反应的全部,它只是一个基础和出发点。审美活动并非纯感性,而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是建立在审美基础上的反应,表现为艺术刺激与观众的内心活动融为一体,并从自己主观的感受出发赋予艺术作品以某种独特的思想内涵的过程。也因审美者个体的不同,从而极具个性化。观众的审美感情方式并不仅仅限于情绪类型方面,它还包含着内在的、深沉的情感内容,而这种情感内容往往与观众感性活动中的情绪内容有所不同。观众在获得直接的情绪上的刺激以外,又能从中得到一种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的获得,正是由于包括戏剧音乐中具有的客观的情感内容与观众对戏剧艺术具有的某种心理需求相互沟通的缘故,而这种心理需求又具有社会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当观众的音乐知觉处在深化阶段的时候,音乐中的情感因素被体验,同时随着戏剧演出情感体验的发展,观众又往往伴随着音乐对戏剧客观对象产生想象和联想,并且使戏剧音乐中固有的那些概括性的情感内容得以具体化,并赋予其具体的社会内容。比如,在听到同一首乐曲时,有人说:“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就想哭。”但也有人会说:“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我就想笑。”所以,戏剧音乐不但是通过自身的音响效果向观众展示以引起这些社会内容功能的产生,更是有待于审美主体自身的想象和联想。因此,戏剧音乐知觉的深化阶段始终伴随着审美主体的想象和联想,人们依靠这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去完成对戏剧的最终的知觉。这种想象和联想的依据并不仅仅包括戏剧音乐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概括性的情绪内容,而且还包括音乐之外的其他因素,使人们在感情体验的同时,沿着非音乐因素所指定的方向作定向联想,使音乐中概括的情感内容具体化,从而感受到某种特定的社会内容。

例如,笔者在话剧《海峡情祭》第四幕戏中,运用了一段探戈音乐,在探戈曲中叠加上女声无字歌的复合旋律,包含着朦胧的诗意美感。此时,观众在音乐审美初级阶段的感性认知是快意、愉悦的探戈舞曲,确立了人物感情内容的基本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音乐结合舞台上演员跳探戈的形体动作,即刻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扮演海峡两岸的众多人物的演员们,跳着整齐的舞步,不时演变出各种造型,寓意深刻,勾勒出一幅两岸人民鱼水交融、不可分割的动态艺术画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相融、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这些深层次的感情内容,必须依靠观众作为一个欣赏者来进行独立的理性审美判断,从而获得其独特的情感内涵。当然,也会因其社会因素的极具个性化,每个人所产生的感情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儿童剧《认识你,真好》中,为了展现祖国的花朵在社会大家庭里茁壮成长,体现祖国对孩子们的关爱与呵护,同学们在学校里愉快地学习、生活,笔者选用了电影《祖国的花朵》里的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此曲一经使用,就有人说:“好!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时代。”也有人说:“不错!这唤起了我对妈妈的思念。”可见,即使音乐有着相同的基本情感,但由于观众的社会个体差异,自身的体验经历有所区别,因而产生的社会内容也就不尽相同。

总之,戏剧音乐作用于戏剧的表现功能主要体现在音乐对观赏者的社会生活的影响上,它反映了人们精神生活的社会需要与音乐中的社会内容相统一的关系。戏剧音乐中的社会内容是通过观众在欣赏戏剧演出和音乐感受的过程中,沿着初级感性认知的情感内容方向进行联想,使音乐中的感情由基本的情绪色彩向具体的社会内容转化来实现的。这一功能要得以实现必须依赖观众的想象与联想去我们判断戏剧作品音乐创作质量好坏、艺术水准高低的一个标准。完成。当观众理性情感的社会内容与音乐的基本情绪不相符合的时候,就只能从音乐的基本情绪中,通过音响效果的刺激获得一般的感性审美意义,而不大可能会产生其自身的社会内容。正如有些观众评价的,“看了也就是看了,听了也就是听了,没什么想法”,只是看热闹而没有联想,这样无疑会对戏剧作品在艺术表现和体现效果的社会意义上带来极大的缺失。可见,我们在戏剧艺术创作中,应该时时牢记这样一个道理:观众对戏剧作品的欣赏最终是一个心理审美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上的评价,并从想象与联想的审美中得到满足。同时,这也是

(编辑 张 淼)

Discussion about the Function of Theatre Music

XU Hong-bing
(Fujian People's Art Theatre, Fuzhou Fujian 350001,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s, the expression of perceptual knowledge of theatre music was expounded as well as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theatre; music; realization;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10.3969/j.issn.1674-8239.2011.03.014

徐红兵,福建人民艺术剧院音响设计,国家二级舞台美术设计。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学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主要设计剧目有:话剧《沧海争流》、《龙眼树下》、《王子与乞丐》等,多次获得音响设计专业奖项。

猜你喜欢
感性戏剧情绪
有趣的戏剧课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戏剧类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