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外科微创治疗效果分析

2012-01-22 13:31郭俊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骨瓣开颅

郭俊峰

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外科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45岁~76

岁(62.63岁±11.27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程2年~15年(7.66年±3.52年);经颅脑CT检查,外囊血肿21例,内囊血肿32例,破入脑室15例;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在25 m L~92 m L(42.67 m L±15.24 m L)。排除动脉瘤、血管畸形、脑外伤或肿瘤引起的颅内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者;脑干和单纯脑室内出血。

1.2 治疗方法 术前给予CT检查,观察并标记血肿最大层面距皮层最近点,术中注意避开重要功能区和大血管,在血肿的头皮位置作4 cm~6 cm的切口至颅骨,在颅骨钻孔后扩大骨窗直径至3 cm左右,用蛇形牵开器牵开硬膜并显露血肿,在显微镜辅助直视下,采用显微器械将血肿清除并止血,用明胶海绵贴覆血肿腔壁,放置多孔引流管。术后给予止血、抗炎防感染、脑保护剂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 颅内血肿残留<10%为血肿清除有效;日常生活能力 (ADL)分级评定,Ⅰ级、Ⅱ级、Ⅲ级为良好,Ⅳ级、Ⅴ级为预后不良[3]。

2 结 果

68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颅内血肿残留<10%者62例(91.18%),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者5例(7.35%),ADL评定为良好者49例(72.06%)。

3 讨 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的难点及研究热点,目前早期手术治疗可以避免脑出血导致的不必要的脑损伤,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并且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一旦确诊,手术指征明确,宜在6 h内给予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在30 min内形成血肿,6 h~7 h后血肿血液凝固,损害周围脑组织并继发脑水肿,加重脑损伤,引发正常脑组织的海绵样变性和坏死,并且出血时间越长,脑损伤越重[2]。因此,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时机为出血后6 h内。大脑半球深部基底节区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出血引起的较大占位除对基底节区重要的神经核团造成直接破坏外,对内囊的上下行神经束也有不利影响,增高了颅内压,导致脑疝形成,加重昏迷程度。在常见的老年人脑血管疾病中,21%~48%的脑卒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所致,起病迅速,病情进展快,采用手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使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临床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微创钻颅CT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碎吸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开颅可将血肿部位充分显露,在直视下进行清除,并彻底止血,可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去骨瓣减压,使颅内压降低,但不足之处为脑组织因开颅手术而受到较大创伤,使不必要的脑暴露和无效开颅情况增多,所需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有较大出血量,使医源性损伤加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需要较多的医疗费用及较长的住院时间,术后需再次手术对颅骨进行修补。微创钻颅CT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碎吸术在已停止出血的患者中较为适用,为局麻微创术,患者血肿趋于液化,合并其他疾病和高龄者,宜对部分血肿行有效切除,临床并发症相对较低,但不足之处为抽吸血肿量较少,盲目减压或未充分减压,再出血发生率较高。目前在临床开展起来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对以往方法的总结,为一项理想的微创手术,具有小骨窗、微创、直切口、手术时间短、缩短住院时间、较快恢复的优点,手术显微镜对深部结构可行直视并提供良好的照明,防止了正常脑组织和血管受到损伤,充分的对血肿进行清除,使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并彻底止血,术后避免了行二期颅骨修补术[2]。

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损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致残率高;CT引导定向血肿吸引术为盲穿治疗,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止血治疗,难以阻断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及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实现了在尽可能减少脑组织损伤的同时,直视下进行手术清除血肿等操作,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小骨窗开颅手术开口较小,对患者损伤小,可避免术中过度牵拉脑组织造成的脑挫伤及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增强了照明,扩大了手术视野,并可对病变进行视觉放大,出血点明确,可对血肿实施针对性的电凝止血,避免了对周围脑组织及血管的误伤,有效清除血肿并保护了脑组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及致残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1]陈晓东,王振宇,谢京城,等.显微镜下直切口锁孔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2):189-190.

[2]滕灵方,邵波,何文根.高血压性脑出血296例显微外科微创治疗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6):3021-3024.

[3]孟昭义,李文刚,孟博.开颅和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31(5):385-386.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骨瓣开颅
基于BOPPPS 模型的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进修医师显微外科培训中的应用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肛门内镜显微外科手术用于直肠少见肿瘤治疗的临床价值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