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例肿瘤患者术前窦性心动过缓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2012-01-22 13:31李习芬闫日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窦房结窦性心传导

李习芬,唐 耀,闫日成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上常见的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因其病因、机制及类型不同,影响着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为减少手术过程中心脏意外事件发生,提高手术的预见性及防范措施,对常规心电图检查出窦性心动过缓者术前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22例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入院的肿瘤患者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的,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常规心电图示心率50次/min~59次/min者)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47岁~86岁(58.9岁±10.5岁)。B组(常规心电图示心率<50次/min者)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43岁~82岁(60.1岁±9.8岁)。122例中消化系肿瘤69例,肺肿瘤21例,妇科肿瘤11例,甲状腺肿瘤8例,乳腺肿瘤7例,其他肿瘤6例。B组中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高血压2例。

1.2 检查方法 常规心电图描记采用美国Mortara公司生产的12道同步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采用美国Mortara公司H-Scribe分析系统,24h长程12通道心电图记录,经人工干预分析出正确的Holter数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Holter监测:窦性心动过缓(24h总心搏<80 000次,平均心率<60次/min)者,A组12例(17.1%),B组23例(3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室上性及室性早搏42例,多为偶发(24h早搏数<100次),阵发性室上速2例,窦性停搏1例(最长R-R间距2.15 s),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B组室上性及室性早搏32例,多为频发(24h早搏数>100次),阵发性室上速及房颤13例,窦性停搏8例(最长R-R间距大于3s者4例,大于2s者4例),窦房传导阻滞4例,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两组阵发性室上速及房颤、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常规心电图示中度及以上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检出率明显增高。

3 讨 论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窦房结功能减退均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的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按其程度可分为:轻度(50次/min~59次/min)、中度(36次/min~49次/min)、重度(<35次/min)[1]。本文结果显示,常规心电图示轻度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59次/min)者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多数并无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只是24h总心搏数属于正常范围内偏低的水平(80 000次~10 000次),且极少伴发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心电活动,说明其原因多为生理性,系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但对中度及以上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者,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应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以提高异常心电活动的检出率。

引起窦性心过缓的病理因素常见于SSS。SSS是由于窦房结和/或结周组织发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一系列心律失常和临床症候群。早期多表现为单纯性窦性心动过缓,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发生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甚至出现慢-快综合征及双结病变等。若长R-R间距出现在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或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者,应警惕存在窦房结功能不良。在异常心电活动的检出率方面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无疑有很大优势。Holter结果发现:①窦性静止;②窦房传导阻滞;③明显窦性心动过缓,平均窦率<50次/min;④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以上一项或多项可诊断SSS[2]。部分学者[3]认为24h平均心率<55次/min,最慢心率<40次/min,最快心率<100次/min,24h总心率<80 000次,对诊断有较大的提示作用。本文结果显示常规心电图心率<50次/min者,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出窦性心动过缓的比率增加,且多合并有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等,说明SSS的检出率增高。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作为肿瘤患者术前窦性心动过缓者的一种最简便易行的无创性心功能检查方法。对监测出有疑似SSS者,尤其是有窦性停搏患者术前最好安装临时起搏器,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防止术中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

[1]鲁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建议和少见类型[J].心电学杂志,2003,4:195.

[2]卢喜烈.现代动态心电图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23.

[3]朱王仑,李康,董家瑞.窦性心动过缓及病窦综合征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21(1):39-40.

猜你喜欢
窦房结窦性心传导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窦性心动过缓6例临床分析
HCN4表达变化对兔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时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电磁效应对心肌细胞搏动行为的影响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性心律失常:一枚硬币的两面?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