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67例临床分析

2012-01-22 13:31许丽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中枢性血钠渗透压

许丽娜

中枢性低钠血症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它主要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由于两种综合征在临床上容易漏诊和误诊,治疗不当更是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及死亡的原因之一。现对2008年5月—2012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7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7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男41例,女26例;年龄33岁~85岁(63.7岁±1.7岁)。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23例(基底节区出血15例,脑干出血6例,小脑出血1例,脑叶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脑梗死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5例。

1.2 临床表现 在原有症状上增加神志淡漠等精神症状者35例(52.2%),烦躁不安者12例(17.9%),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9例(13.4%),出现尿崩症19例(28.4%),意识障碍加重者11例(16.4%)。

1.3 诊断标准

1.3.1 SIADH诊断标准 血钠<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 Osm/(kg·H2O);尿钠>20 mmol/L;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中心静脉压>12 cm H2O;无脱水征,体重增加,心、肝、肾、肾上腺、甲状腺功能正常。

1.3.2 CSWS诊断标准 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存在;低钠血症(<130 mmol/L);尿钠排出增加(>20 mmol/L或>80 mmol/24 h);血浆渗透压<270 m Osm/(kg·H2O),尿渗透压:血渗透压>1 cm H2O;尿量>1800 m L/d;低血容量;全身脱水表现(皮肤干燥、眼窝下陷及血压下降等)。1.4 治疗方法 CSWS患者根据缺钠,缺水程度给予充分补钠、补水,轻者口服补盐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0 m L/24 h,重者迅速扩容,及时纠正休克;SIADH患者予以严格限制水的摄入,24 h控制在1000 m L以内,缺钠严重者快速补钠,水肿明显者给予速尿治疗。

2 结 果

本组67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中,CSWS患者45例(67.2%),其中伴随尿崩症(DI)8 例(11.9%),血钠平均值为 121.9 mmol/L,尿钠平均值为24.9 mmol/L,SIADH患者13例(19.4%),其中伴尿崩症11例(16.4%),血钠平均值为119.7 mmol/L,尿钠平均值为22.8 mmol/L。血钠均<135 mmol/L,最低为 107.6 mmol/L;尿钠高于 20.0 mmol/L,最高 32.1 mmol/L。肾功能检查正常。1例死于肺部感染,3例自动出院,63例患者低钠血症症状恢复。急性脑血管病伴发CSWS的发生时间:在急性脑血管病起病后3 d内3例,3 d~7 d 27例,8 d~14 d 9例,15 d~28 d 6例。

3 讨 论

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原因为CSWS和SIADH[2]。本组67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中CSWS患者45例(67.2%),说明CSWS也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且较SIADH更为常见(19.4%),应引起高度重视。CSWS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利钠肽的作用有关。目前公认的利钠肽有四种,包括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type CNP)和最近刚发现的D型利钠肽(DNP)[3]。ANP是一种循环激素,对神经体液调节起重要作用,具有强大利尿、利钠、舒张血管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的作用,从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ANP主要由心房肌细胞分泌,并在大脑与脊髓组织中也有分布。已证明脑内ANP活性细胞以下丘脑和隔区最多,其次为第三脑室腹侧区及室旁结构。BNP的氨基酸排列和生物效应与ANP大致相同,主要分布于脑、脊髓及垂体。CNP是ANP的类似物,在脑组织和脑脊液中,浓度比ANP和BNP高,与ANP和BNP相比,CNP的利钠作用弱,血液含量也较低。2002年Betjes发现,SAH伴低钠血症时,ANP持续增高达2周以上;而SAH不伴低钠血症时,ANP短暂增高,1周内即恢复正常。提示ANP参与了低钠血症的病理生理过程。2003年,Tsubokawa等报道,SAH伴低钠血症时,第1周血浆BNP水平增高,而ANP水平不变,提出低钠血症和脑血管痉挛与BNP增高有关。2004年McGirt等亦认为,血浆BNP水平升高与低钠血症有关联,并可导致迟发性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总之,CSWS患者的血浆ANP和(或)BNP增高,已得到多数学者认同。

本文结果表明,中枢性低钠血症最多见于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这可能与损伤部位(下丘脑或脑室系统)有关。CSWS多发生于急性脑血管病危重期的第3~7天,主要与颅内压增高、急性期大量脱水治疗,而又未及时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有关,从而促发或加重CSWS的形成。轻度低钠可以无临床症状,严重的低钠血症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症状。其中以淡漠或烦躁为主,本组共占70.1%,其次出现消化道症状,占13.4%。

低钠血症的治疗目的在于提升血钠浓度及血液张力,以恢复细胞特别是神经细胞的体积,解除因血液张力降低造成的脑细胞肿胀。关于低钠血症的纠正速度目前仍有争论,有报道称,快速纠正严重低钠血症的死亡率达33%~86%,如果血钠的提升速度达每小时0.6 mmol/L(每天14 mmol/L),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机会很大,相反,如血钠的提升速度在0.5 mmol/L以下则很少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死亡率并不增加。目前主张以0.5 mmol/(L·h)的速度将血钠浓度提升到120 mmol/L~125 mmol/L,其中第1个24 h血钠提升不超过12 mmol/L,第1个48 h血钠提升不超过25 mmol/L。

[1]中华神经病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乔建勇,付宪文,张海军.中枢性低钠血症18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3):159.

[3]Maach T.The broad homeostatic role of natriuretic peptides[J].Arq Bras Endocrinol Metabol,2006,50(2):198-207.

猜你喜欢
中枢性血钠渗透压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高考生物问答复习之渗透压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渗透压测定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三生物学复习教学策略——以“内环境渗透压”复习教学为例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评价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