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14例临床分析

2012-01-23 06:16郭锁成邢亚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颞浅重建术血流量

郭锁成 邢亚洲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郑州 450003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主要是双侧颈内动脉远端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形成,表现为脑缺血或出血的临床症状。烟雾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2003-07—2012-01 作者采用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1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9 例,女5 例;年龄24~49 岁,平均(38.2±6.3)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脑缺血症状,症状逐渐加重。临床表现:单侧肢体运动障碍9例,失语2例,失语+肢体运动障碍3 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头颅CT 和MRI检查,MRI显示明确脑叶片状T2高信号影,诊断为缺血病灶。所有患者均经CTA 或DSA 证实为烟雾病。

1.2 手术方法 14例患者均行联合血管重建术即脑-硬脑膜-肌肉贴敷术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手术前在头皮标记颞浅动脉主支和前后支的走行,避免术中损伤。采取改良翼点入路,切口尽量后延。在皮瓣上分离出颞浅动脉主支,用血管夹夹闭动脉远端备用。将颞肌自骨面剥离,为避免损伤颞深动脉网,剥离肌肉时不使用电刀,常规取下骨瓣。辨认脑膜中动脉及分支,在脑膜中动脉两侧切开硬脑膜,其余硬脑膜放射状剪开,在骨窗缘悬吊硬脑膜。将脑膜中动脉和切开的硬脑膜反折后贴敷在骨窗外的脑表面。切开蛛网膜,并在显微镜下尽量去除蛛网膜。将游离的颞浅动脉穿过颞肌,在骨窗处找到较粗大的皮层动脉,颞浅动脉主支与皮层动脉行端侧吻合。用10~0或11~0号无损伤缝合线缝合8~10针。检查吻合口通畅、无漏血,用罂粟碱湿敷动脉。把颞肌贴敷于骨窗处的脑表面,颞肌缘与硬膜反折处缝合。骨瓣靠颞下处咬除约1cm 宽,防止压迫颞肌和颞浅动脉。用颅骨锁或连接片固定颅骨。手术后不应用止血药物,术后72h开始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d。

1.3 统计学处理 手术前后病人神经功能评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2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11例,无明显改善3例,无手术后症状加重病人。SSS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术前(27±4.3)分,术后3个月(35±3.2)分,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P<0.01)。本组无死亡病例,无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后复查脑部CT,1 例患者出现颞叶脑梗死,但未出现明显神经症状。

3 讨论

烟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药物治疗没有确切疗效。烟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有直接血管重建术、间接血管重建术和联合血管重建术。直接血管重建术是指通过颅内外动脉吻合,增加脑血流量。目前常用的血管吻合方法主要有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手术、枕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手术及枕动脉-大脑后动脉吻合手术等。间接血管重建手术是将肌肉、血管、脑膜等贴敷在脑表面,随着时间延长,在脑和贴敷的组织血管之间形成侧枝循环,改善脑供血。联合血管重建术是在一个手术中联合进行直接、间接血管重建。2009年日本对缺血型烟雾病手术达成共识,即直接血管重建和联合血管重建对成人有效,而单用间接血管重建手术对成人效果不佳不推荐使用[1]。本组病例采取联合血管重建术,供血血管来自直接吻合的颞浅动脉,也来自贴敷脑表面颞肌上的颞深动脉网、脑膜及脑膜中动脉等,可以提供更多的供血血管,更好地改善脑组织供血,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作者观察,由于颞浅动脉走行中的曲折和可能的内膜损伤,手术中游离的颞浅动脉越长,动脉末端的血流量越小。因此,本组病例均进行颞浅动脉主干与大脑中动脉皮层支的吻合,而不进行颞浅动脉前后支与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吻合。

烟雾病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存在争议[2]。有作者认为血管重建术仅能少量增加脑血流量(CBF)和局部脑血流量(rCBF),治疗效果不确定。通过对本组病例治疗效果的观察,大部分病人在手术后短时间内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提高。作者认为联合血管重建治疗烟雾病近期疗效明显。烟雾病脑缺血的特点是在大动脉阻塞的同时有广泛的烟雾血管形成,脑组织仍保留了部分血液供应,与脑梗死的完全血液断流不同。当脑血流量低于一个阈值时,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脑功能障碍的这个血流阈值被称为功能阈值。血流量低于功能阈值,立即出现功能障碍,脑血流量再进一步下降时,才出现神经细胞的变性和坏死。在神经细胞坏死之前,血流量再回到功能阈值之上时,神经功能又可以恢复。血管重建手术虽然仅能少量增加局部脑血流量,却能使部分病人脑缺血区的局部脑血流量增加到功能阈值之上,从而使病人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本组病人采用联合血管重建术,在手术后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即建立了血管联系,贴敷的血管网一段时间后通过侧支循环与脑表面血管建立血管联系,可提高脑血流量,明显改善病人神经功能。本组病例观察了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联合血管重建手术与间接血管重建相比,脑梗死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略有增高[3]。本组1例术后脑梗死,因为不在优势半球,病人没有明显神经症状,其原因可能是血管吻合口阻塞。联合血管重建手术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手术中应选择合适的供血和受血血管,认真操作,术后适当应用抗凝剂,防止术后脑梗死。对优势半球的血管吻合应更加慎重,防止因吻合不成功导致脑表面血管阻塞,加重病人症状。

[1]Takahashi C,Miyamoto S.Moyamoya disease:recent progress and outlook[J].Neurol Med Chir(Tokyo),2010,50(9):824-832.

[2]段炼.烟雾病—我们尚处在认识的初级阶段[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12):617-619.

[3]Kim DS,Huh PW,Kim HS,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Moyamoya Disease in Adults:Combined Direct and Indirect vs.Indirect Bypass Surgery[J].Neurol Med chir(Tokyo),2012,52(5):333-338.

猜你喜欢
颞浅重建术血流量
2例外伤性假性颞浅动脉瘤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抖腿是健康行为
基层医院颅脑外伤扩大翼点入路颞浅动脉保护的体会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
颞浅筋膜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大面积面部缺损的临床研究
保留外耳道后壁上鼓室软骨重建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面部除皱术中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眼轮匝肌治疗鱼尾纹的临床研究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