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价格总水平保持平稳运行

2012-01-28 06:24王状武苏一华胡晓俊
浙江经济 2012年21期
关键词:食品类涨幅价格

□文/王状武 苏一华 胡晓俊

今年以来,受经济增速放缓、宏观调控政策后续影响和上年翘尾因素减弱等因素共同作用,浙江省市场价格上涨压力明显减轻,CPI涨幅总体持续回落。1-9月,CPI同比上涨2.4%,涨幅低于全国同期水平0.4个百分点,其中上年翘尾影响0.9个百分点,新上涨1.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跌2.7%和3.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6%。

若以今年10-12月环比涨幅处于-0.2%至0.5%区间测算,2012年全省CPI新上涨可能区间为1.5%-1.9%,加上上年翘尾影响0.65个百分点,全年CPI涨幅可能区间为2.2%-2.6%

前三季度市场价格运行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总体持续回落,食品类价格仍是影响CPI上涨主要因素。1-9月,浙江CPI涨幅总体呈现逐步回落态势,累计涨幅低于去年同期3.3个百分点。各月CPI同比涨幅分别为4.6%、2.7%、3.4%、2.9%、2.6%、1.3%、1.2%、1.5%和1.4%,其中7月CPI同比涨幅降至30个月以来最低,受食品类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影响,8、9月CPI涨幅略有反弹。1-9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5%,拉动CPI上涨约2个百分点,占CPI涨幅83%左右,仍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中类中,除蛋类累计下跌3.2%外,其余15个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累计涨幅为1.2%-18.3%,其中菜、水产品、糖等涨幅较大,累计分别上涨18.3%、10.3%、7.6%。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食品类价格涨幅明显回落,低于去年同期7.9个百分点。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平稳。1-9月全省工业品价格累计上涨0.4%,其中,衣着材料、家庭日用杂品分别上涨3.6%、2%,鞋袜帽、床上用品分别下跌0.7%、0.1%;服务类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1%,其中家庭服务和加工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1.6%。

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双双逐月下跌。1-9月,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跌2.7%和3.2%。九大类原材料中,黑色金属材料类、化工原料类跌势明显,1-9月累计分别下跌5.2%、4.7%。工业品出厂价格中,轻工业下跌2%,其中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下跌了4%;重工业下跌了3.2%,其中原料类、加工类分别下跌了2.1%、3.7%,采掘类上涨了0.74%;受国内产能过剩、基本经济面较为疲软以及下游需求不振等因素综合影响,钢材价格在维持了一季度的平稳运行后,4月份开始持续下跌;受产能充裕、房地产调控影响,水泥价格持续下跌。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仍居高位运行。受需求的季节性因素影响,尿素价格走势呈“倒U”型,5月的用肥高峰期价格升至年内相对高点。1-9月,全省国产尿素、过磷酸钙、三元复合肥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2.43元 /公斤、0.64元 /公斤、3.26元 /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 3.86%、3.23%、5.16%。仔猪价格呈现先稳后跌再反弹的走势,1-9月全省平均价格为11.52元/500克,较去年同期上涨1.14%。

当前价格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

“菜篮子”价格居高不下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食品类价格自2009年8月同比小幅上涨1.6%以来,已连续上涨38个月。今年以来上势头依然不减,到9月食品类价格新上涨3%,其中菜类新上涨了25.5%。从全省批发市场的监测看,1-9月浙江省居民所喜爱的大白菜、洋葱、萝卜、圆白菜、西兰花等蔬菜价格分别上涨了148.57% 、79.76% 、79.66% 、77.94% 、76.09%;鸡蛋价格从6月开始上涨以来,四个月累计新上涨达到38.55%;猪肉价格8月环比止跌上涨4.79%以来,9月环比再度上涨4.57%。“菜篮子”价格的持续上涨,增加了居民生活负担。

年末CPI涨幅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今年以来,虽然物价走势稳步回落,但8、9月受食品类价格明显上涨影响,CPI同比涨幅连续出现了小幅反弹。后期CPI上行压力继续存在,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输入性通胀压力逐步加大。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充满不确定性。经过前一段时间持续暴跌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已于近期出现了明显反弹。特别是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出后,不排除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国际粮价可能出现持续较大幅度上涨。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由于美国和东欧夏季发生罕见高温和干旱,7月全球粮食价格已较前一月暴涨10%,后期全球粮食价格还有10%-20%的上涨空间。尽管中国粮食总体上保持自给自足,但大豆对外储存度达80%,且30%从美国进口,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暴涨会大范围提高进口成本,输入性通胀压力将加大。再一方面,是国际市场玉米价格高涨可能导致生猪养殖成本增加,再度推高猪价。猪肉价格上涨又会带动蛋禽等相关食品价格上涨,食品涨价面可能有所扩大,对稳定物价带来压力。二是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将作为一种常态长期存在。随着发展环境、比较优势、经济结构等方面出现的深刻变化,未来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的效应将逐步显现,资源环境类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农副产品价格上扬等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将长期存在,国内经济将面临更长时期、更大范围内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压力,而且这一压力在短期内无法通过有效手段加以快速化解。目前,这两股推动物价上涨的推力可能形成合力推动后期物价走势上行,对保持后期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带来威胁。

PPI持续明显回落将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积极性。今年以来,作为CPI先行指标的PPI价格同比8个月持续回落,PPI环比更是从去年8月起持续20个月负增长。9月,10种钢材均价较年初全部下跌,跌幅在8.45%-16.98%。9月底,铜、高压聚乙稀、纯碱、国产天然橡胶等市场交易价格分别较年初上涨6%、下跌0.44%、下跌16.87%、下跌16.13%。一般来说,适当的价格上涨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扩大再生产,也能使企业和行业间获取的利润达到相对平衡,以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相反,目前PPI环比、同比双双持续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积极性,造成企业“惜投”、资金闲置,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有效增长,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全年CPI预测

2012年全省物价调控目标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当前总的来说,价格形势较前期相对复杂,年终受传统消费旺季和节假日集中消费影响,食品类价格还可能继续上涨,CPI涨幅也可能改变今年3月以来持续回落的走势,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从后期看,秋粮丰收、天气转好蔬菜供应量增加、上年翘尾影响减弱等因素也同时为CPI走稳创造了条件,全年CPI仍将运行在预期调控目标范围之内。据初步测算,若以今年10-12月环比涨幅处于-0.2%至0.5%区间测算,2012年全省CPI新上涨可能区间为1.5%-1.9%,加上上年翘尾影响0.65个百分点,全年CPI涨幅可能区间为2.2%-2.6%。

保持平稳运行仍需强化监管

密切关注市场价格运行情况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继续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特别是加强对粮食、蔬菜、食用油、肉禽蛋等关系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消费品价格监测,科学分析市场供求及价格形势,深入研究影响价格上涨的各类因素,以及上下游产品间的价格传导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按照应对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的要求,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得当。针对当前市场价格运行特点,在关注国内市场价格变动的同时,也要关注国际市场重要商品价格波动可能产生的影响,当前尤其要关注粮食和原油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

以降低流通和服务成本为切入点解决价格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针对当前价格运行中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从成本环节入手,降低居民生活必需品成本,进而稳定物价水平。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落实支持农产品流通的水电价格政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损耗。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降低农产品市场摊位费、市场管理费,减少不合理收费,落实和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

推进稳定重要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长效机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的通知》,积极推进价格调节基金建设,不断丰富和加强政府价格调控手段和能力,切实发挥好价格调节基金稳定市场、扶持生产、平抑价格、保障民生的作用。抓紧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浙江省〈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实施细则》,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生猪市场监管,及时发布生猪市场预警信息,密切关注预警指标变化情况,适时提出生猪市场调控建议,落实相关调控措施,确保全省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大局,优化发展环境。全面落实“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基调,抓住当前工作重心,把价格调控监管与服务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更加注重服务“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四大建设”、“五大统筹”发展,上门走访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重点规范企业项目投资、外贸出口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收费,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

继续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强化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特别是在重要节日期间,要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加强市场巡查力度。重点加强对农产品居民生活必需品和其它重要物资的市场价格监管工作,突出对农副产品收购、批发等环节的监管。以明码标价为切入口,治理商品促销的价格乱象,大力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严厉打击价格欺诈、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法价格行为。

猜你喜欢
食品类涨幅价格
食品类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一季度全国粮油食品类零售额达3628亿元同比增长10.2%
价格
价格
高职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探究
价格
深市十大涨幅 等
沪市上半年涨幅前50名
中小企业板上半年涨幅前50名等
最近一周涨幅最大的10只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