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有效途径

2012-01-28 17:33江淑敏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淄博师专论丛 2012年3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职业

江淑敏(中国矿业大学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就业压力急剧增大。而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稳定,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摆在了高校的重要位置。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在教育部2010年年度会议上,国务院委员刘延东讲话也强调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因此,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分析、就业心理分析和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也是提供就业信息和进行就业素质培训的过程”。它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完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建设

(一)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管理和制度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是高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的主要载体是高校设立的专门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还包括院系的学生就业工作机构。建立一个比较健全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制,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

笔者认为,应从四个层面上不断充实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其一,在学校层面,明确由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成立包括有企业、校友等代表组成的校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由一名校领导具体分管抓落实。其二,在机关管理层面,成立就业指导中心,下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日常事务办公室、就业心理咨询室。其三,在院系层面,明确由院系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成立包括有企业、校友等代表组成的院系就业指导工作组;由一名院系领导具体分管抓落实。其四,在基层层面,成立包括由辅导员、助理和学生骨干组成的毕业班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有关专业教研室成立由3-5人组成的就业指导工作小组。[1]

(二)创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运行机制

领导主抓一是要抓好组织学习就业政策、研究就业形势及制定工作目标;二是要抓好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经费、场地的落实;三是要抓好督促检查等。中心统筹主要抓好制订实施计划;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指导的教育实施和研究;组织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活动;组织实施日常招聘事务及培训、考核、总结表彰等。院系为主应当抓好组织学习就业政策和制订实施计划;具体实施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指导;配合就业心理咨询室开展工作;探索发挥校友的作用以及抓好就业指导日常工作等。全员参与主要体现在:一是教研室就业指导工作小组要开展指导活动,促进学生树立就业自信、开阔视野,同时,向企业或单位推荐人才。二是校机关相应的部(处)都要结合实际积极支持就业工作。

(三)加强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周济部长曾提出:“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强有力的就业指导队伍和机构”。只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才能有力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构建,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和终生的职业发展。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培训,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要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可以通过自学、外送参加学习、邀请专家讲学等方式进行。还可以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相关人员到就业指导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考察和进修,使他们具备较高的学历,现代化的知识结构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调研、培训等专业知识,从而能较好地适应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调动就业指导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保持就业指导队伍的稳定性。要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承认和尊重他们的劳动,在评定职称方面要与其他教师同等对待,从而稳定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践行职业指导师资资格证书制度,提高队伍的专业化素质。目前在我国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权威性的证书是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通过国家职业指导师内容比较完善、手段比较科学的培训和考核,能较好地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因此,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中,要逐步将培训和职业资格挂钩,要求担任就业指导的教师必须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资格证书。[2]

二、开展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要从以下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一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就业教育主要是完成对大学毕业生思想观念的教育、转化工作,为就业指导和服务提供思想保证,其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调整择业期望值,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与职业发展规划,解决职业设计与实现过程中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就业教育的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的心理与素质准备、职业适应、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就业竞争与面试技巧等。

二是为毕业生搭建广阔的就业信息平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查询、网上自荐等,使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更直观、更方便、更快捷的沟通交流,必要时也可建立网上远程招聘视频平台,以此降低双方的成本。(2)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确保稳定的就业信息源。平时多加强与企业、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和用人回访,以往届就业学生带动就业。(3)建立校友联盟机制。与往届学生就业的用人单位建立校友联盟机制,通过他们了解更多的就业现状等信息,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4)深入做好用人单位调研工作,巩固和开拓就业市场。比如,建立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库,建立往届毕业生在单位的反馈机制等。[3]

三是为毕业生提供全套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公开的就业市场需求信息和用人单位情况介绍,帮助毕业生办理就业推荐和签约手续,发放有关的就业指导材料,为暂时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提供户籍档案保管和择业代理,办理档案及有关就业手续的及时转递等。就业服务没有固定的范畴,只要是学生需要的,且政策允许和学校能够实现的,学校都应该给予帮助,而且应该是免费的。

三、提高对重点学生群体的个性化水平,并与心理咨询有机结合

重点学生群体是指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群体。做好这些群体的就业指导帮扶工作,不仅关系到就业工作的全局,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学校在全力推进就业工作的同时,重点突破家庭经济困难、女生、专业需求少、实践能力较差等四类就业能力较低的毕业生群体。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为其求职提供适量的资助;对于女生和专业需求少的毕业生可以搜集发布岗位信息,对他们实施特殊推荐;对于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专项训练、全面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实践能力。实施以人为本的“盯人帮扶”就业措施,采取“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大学生特别是重点学生群体的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难免会产生迷惘、恐慌、焦虑、自卑、怀疑等心理障碍。因此,要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及时疏导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就业咨询就是针对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要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要引导毕业生正确把握择业期望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抱负的职业;要引导毕业生积极参与竞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通过自主择业实现自身价值;要帮助毕业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

最后,在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同时要兼顾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对女生、专业需求少和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主动挖掘自身优点的能力,扬长避短地巧妙求职;对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的贫困生,他们因缺少人脉关系、背负债务和家人的希望而在求职时容易患上大城市依赖症和高薪强迫症,帮助他们如何减轻压力、面对现实、冷静思考、面向基层将成为心理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观念,科学配置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学生就业时的工作。因此要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观念,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教育全过程。所谓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教育应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将大学生涯分为若干阶段,对学生分别进行思想意识、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并将各阶段的指导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程化、系统化、综合性的教育体制,高效地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以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

(一)大一阶段的就业指导

针对大一学生,主要解决“我想干什么”的问题,即明确目标——职业发展规划。这一阶段侧重于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确立职业理想。指导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长远的就业理想和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理性认识所学专业,了解相关行业的概况及前景,结合自己兴趣与个性特长,确定职业目标,做好详细的实施计划。

(二)大二阶段的就业指导

大二阶段是发展与成才阶段——提升职业能力与就业见习实践。这一阶段应侧重于学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引导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锻炼和提高个人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解决为实现职业理想“我该怎么办”和将来“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在这一阶段,重点就是要使大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锻炼和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使他们根据现代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慎重的选择之后,挑选一些自己今后想从事的职业,参加社会实践,加强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合作,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大三阶段的就业指导

大三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确立了以后的发展方向,开始渴望进一步认识社会,为今后就业做准备。所以,这阶段的主要教育内容是:求职技巧指导、就业法律法规指导、道德诚信教育、社会化教育,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与方法,了解和掌握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树立诚信意识,指导他们安全主动地接触社会。

(四)大四阶段的就业指导

大四是就业的实战阶段,大学前三年学习的知识、锻炼的能力在大四的时候就业开始实施和运用。这一阶段应侧重于择业指导、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就业理想。此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对毕业生提供报考公务员、考研或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全面、合理地收集、处理、利用就业信息;模拟就业现场,训练求职技巧;精心组织好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求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指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就业

(一)鼓励毕业生投身西部开发,用知识报效祖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但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仍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加工业和产品趋于饱和,亟待寻找新的出路;另一方面,西部天然资源丰富,能源、石化、国防科工、建材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等比较匮乏。祖国西部的发展需要人才,优秀人才是决定西部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鼓励大学生毕业去西部发展,有利于缓解东部大城市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毕业生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困难和机遇的关系,挫折和成功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正确把握自己,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择业观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干起,稳步发展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于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政策宣讲,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加强对学生在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在基层锻炼成长的校园风尚。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基层工作是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更应增强毕业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

(三)鼓励毕业生创业,发扬激流勇进的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实现成功创业的理想,最终达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的。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最富有激情,最少保守思想,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社会中最具创造力的一个群体。毕业生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新财富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比竞争、抢夺就业机会更光荣的意识,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树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的途径与方法,鼓励这些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主动担负起创业的历史责任,在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王乾丰.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4).

[2]肖枝海. 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路径支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6).

[3]孙炜.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职业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