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 抓重点 新而精:对《廊坊都市·奥运特刊》版式设计与标题制作的体会

2012-01-28 05:58李冠东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12期
关键词:李晓霞特刊廊坊

□ 李冠东

(廊坊日报社,河北 廊坊 065000)

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国内任何一家媒体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7个小时的时差,让每一名国内媒体人都要在午夜时分关注激战正酣的伦敦赛场。因此,奥运开幕之前就有评论说:这是一届最不适合东亚地区收看的奥运会。而作为平面媒体人,我们不仅需要在深夜兢兢业业的工作,还需要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做出有自己特色的报道。这绝非易事。

在时效性上报纸不及网络迅速,视觉效果不及电视变化多样,平面媒体如何发挥自己优势?经过多次研讨,《廊坊都市》奥运特刊最终确定了“差异化,抓重点,新而精”的报道原则,跳出赛事局限,对奥运精神进行深度挖掘,绞尽脑汁争夺读者“眼球”。在这次奥运报道中,我们从版式设计与标题制作上都做出了有关奥运报道历史性新突破。

版式:创新迭出 无限延展

奥运会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次提升报纸品牌形象的契机,对各报而言又是一场新闻的较量,奥运特刊设计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报纸在读者心中的整体形象和地位。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各报社都对自己的奥运特刊投入了大量心血。

《廊坊都市》的特刊更强调用特殊的设计手段来强化视觉冲击,突出设计元素。每天的封面版都作为精品来进行独到创意。而内页也与常规的版面不相同,力求突出每版视觉中心,以别出心裁的设计来吸引读者眼球。封面版是整张报纸的卖点,是给读者带来购买欲望和珍藏冲动的核心。由老总来具体指导文字编辑和美编操作,以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第一眼感受:敏锐的创意主题、震撼的视觉包装、精练而有弹性的文字。封面紧紧围绕赛事特点、运动员的人性光辉、奥运的神奇之处和整个中国军团的表现进行深入的主题挖掘,从不同角度看奥运。

看赛事,视角独特。纵观封面,不能局限在谁谁谁夺金了,而是要捕捉当天最具新闻亮点的内容,表达出中国受众对奥运赛场的理解和愿景。此次伦敦奥运会赛场上,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男子110米栏的飞人大战。在预赛前,我们在封面版上进行关注,以刘翔无比彪悍的跨栏英姿做主图,配以罗伯斯、梅里特的图片,巧用当下最流行的桌牌游戏元素,构成大气磅礴的“三国杀”。而稍晚间的时候,刘翔预赛即失利,黯然离开奥运赛场,为此,我们推出刘翔《伤·离别》的新闻报道,以刘翔吻别110米跨栏终点为封面,展现这位传奇明星的谢幕。

阐人性,以情动人。“以情动人”是艺术创作中奉行的原则,打开一张报纸,如果它的形式平淡无奇,没有任何创意性因素,就是一些文字、图片、标题的堆砌,它便不能打动读者,甚至让人失去阅读的兴趣。8月2日,伦敦奥运会的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李晓霞以4比1的大比分击败丁宁,产生了丁宁和李晓霞的大满贯之路的大逆转。在这场逆转赛中,丁宁与李晓霞之间,虽是竞争对手却依旧情可动人的一幕幕无疑是新闻中的一大亮点。特刊截取赛场上丁宁含泪望天与李晓霞眼含励志的图片作为封面,通过电影海报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二者的“亦敌亦友”。

道神奇,巧思灵感。围绕主题展开对形式的研究,运用文字、图片、图表、插图等设计元素,推敲出合适的版面以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营造出动人激越的场面,这是对主体的形式创意。8月10日,在伦敦奥运会的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陈若琳尽显王者风范,为中国带来了第200块奥运金牌。我们马上用“200”这一数字融合陈若琳的夺冠图片铭记了这一历史时刻。并在这一主图下方,以 150、100、50、1为阶梯,相关链接了每一节点的夺冠者图片,生动展现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奥运征程。

13期奥运特刊的封面创作,期期均有主题策划,思想、视觉、文字,没有一张常规常态化的封面,打破了常规,做出了个性,即使新闻热点选择不约而同,也没有一期与别人雷同。如此一来,受到了读者的大量赞誉:震撼、深刻、新颖。除了封面版引人入胜,特刊的其他版面也可以说是各具特色,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标题:文题新颖卓然巧思

随着奥运圣火的熄灭,伦敦奥运会也圆满拉上了帷幕。回首那些激动人心的日子,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场下各媒体间展开了激烈的奥运报道争夺战。这是一场没有鲜花和奖牌但又异常残酷的竞争。面对同质化的新闻,一场媒体间奥运PK也正式上演,最直接兵戎相见的是标题的竞争。奥运赛场内外的绝大部分信息不可能“独家”发布,但是媒体记者、编辑所拥有的思想、观点等资源却是为个人、媒体所独有,新闻标题是展露作者与编者见识与才华的最好平台。

标题要新颖,要吸引读者眼球,必然要经过包装。包装就离不开各种手法和技巧,否则,标题就无艺术性可言,更谈不上有视觉冲击力了。诱人的“高品位”标题制作总是各种包装手法的完美组合。

2012年《廊坊日报·奥运特刊》

流行语元素。流行语是指在某个时期内在社会中被广泛传播,频繁使用的话语。有的流行语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爆发性地扩散到整个社会。例如热播电影、热播剧中的台词,畅销小说、歌词、广告语,这些具有时尚色彩的流行语句把它们借用到新闻标题中,可以大大增强标题的亲和力和趣味性。如笔者制作的标题“没有对手是孤独帝”、“伤·离别”“、这是奥运会还是 运会”“、中国式爱情”等。其中“,没有对手是孤独帝”引用周星驰在《少林足球》中的经典台词“球,不是这么踢地”“、这是奥运会还是运会”引入了网络流行语“ ”,“中国式爱情”则是由热播剧“中国式结婚”发散而来。

巧编成语,镶嵌姓名。不取名称之全部而取其部分拟题。即使只改动其中一字,意思就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例如7月30日头版标题“霞姿闪耀,板上钉金”,将伦敦奥运会上女子双人三米跳板项目夺冠冠军何姿与吴敏霞的名字巧妙地嵌入其中;以及7月31日头版采用的双标题:“举重若轻,一雪前耻”以及“缘不可挡,照单全收”,不仅将冠军名字巧妙地嵌入,还暗含了夺金背后的故事。

活用数字。数字比空洞议论更有说服力,而且有着奇特的感染力。用数字说话,具体可感,内容清晰,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数字直接入题,形象生动。标题是新闻的缩影、事实的精髓,数字能更准确直观地表达与传递信息。在8月7日的头版中,用简单明晰的“200”作为标题,清晰明了地表达了在奥运史上中国军团的夺金数量以及夺金征程。

转眼间,伦敦奥运会已过去几个月了,但相信所有的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日日夜夜,而对我们来说,《廊坊日报·奥运特刊》的每一个白天和夜晚,更是让我们一生难以忘怀。

猜你喜欢
李晓霞特刊廊坊
乐于助人的朵朵猪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廊坊分行
不畏失败
眼 睛
廊坊专场(二)
生 日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
奥运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