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与智慧并重——艺术设计教育视野下课程统整理论研究

2012-01-29 10:53长江师范学院周熹
中国艺术 2012年4期
关键词:统整艺术设计课程

长江师范学院 周熹

技能与智慧并重
——艺术设计教育视野下课程统整理论研究

长江师范学院 周熹

EQUAL EMPHASIS ON BOTH TECHNIQUES AND WISDOM

本文系2011年长江师范学院教改研究项目《基于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的课程统整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部分成果

艺术设计作为应用型的学科,本身具有高度跨学科统整的特色,本文以James A.Beane的课程统整理论为支撑,提出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实施课程统整的主张,详细阐述了艺术设计课程统整的概念、立论基础以及这一理论的提出和教师面临的挑战,以期打开艺术设计教育技能与智慧兼修的探索之门。

课程统整 艺术设计教育 知识联结 生活联结 社会联结

一、课程统整的源起与进程

关于“统整”(integration)一词,在西方早期的有关课程组织的文献中很少使用,直到1912年,在由Paul Monroe编纂的《教育百科全书》中才第一次出现“学习的统整”,之后课程统整的理论逐渐形成。该理论真正成熟的标志是美国课程统整的研究专家James A.Beane 1997年完成的著作《课程统整(Curriculum integration)》。该著作对课程统整的历史做了全面的回顾,并系统阐述了课程统整的理论。这一著作在当时中国教育改革洪流之下受到教育人士的关注,台湾更是率先将“课程统整”作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导概念之一。时至今日,台湾业已具备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相比台湾,大陆的教育受价值标准和惯用模式的影响在获取信息和接纳上相对缓慢,但笔者关注到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编著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2010年出版)一书中,提到跨学科课程的整合化,并明确提出“目前,跨学科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外综合大学学科改革的趋势”。虽然这并不包含完整的“课程统整”的理念,却能说明大陆学界观念开始转向,获得广泛的研究或许只待时间。

二、艺术设计课程统整的立论基础

笔者提出艺术设计课程统整的主张并非突发奇想,也不仅仅是为了课程设计的创新故弄玄虚,而是教学过程中累积的一些想法和经验恰好与课程统整的观念发生触碰。我国设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要么忽视理论与文化修养,仅由大量的技能课、软件课挑起教学的重担;要么只灌输理论知识缺少专业技能的培养,导致所有的设计都是纸上谈兵。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没有体现出设计教育应有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以至于我国设计产业文化底蕴不足,缺乏创新活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开始思索课程统整是否可以作为艺术设计课程改革的一剂良药,它是否有切实可行的依据呢?

首先,艺术设计的应用性越来越强,知识储备不是为将来做准备,而是要即刻解决身边的问题。随着生活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设计资讯也在不断更新,设计教育只有及时统整新的议题和资讯,才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设计的作品才能走在最前沿,才能让设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再依赖模仿与抄袭。

其次,设计教育本身具有高度跨学科统整的特色。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这个专业本身就包含了除艺术相关课程外的物理、化学、管理学、市场学等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国外对工业设计师的知识结构有这样的测定:一个工业设计师,等于30%的科学家、30%的艺术家、10%的诗人、10%的商人、10%的事业家和10%的推销员。相应的,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等专业各有侧重,但都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部分知识密不可分。

最后,正如台湾艺术教育研究发展学会理事长郭桢祥女士所说:艺术不再是超脱世俗的学科,而与世界的脉动紧紧相连,艺术在促进文化尊重与人类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艺术自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就是大众与社会的艺术,尤其在信息社会,设计更是无所不在。个性化设计和环保等话题的提出也赋予了设计更加宽泛的含义,并向世界发出艺术特有的人文关怀和感召力。

由此看来,艺术设计的本质属性决定其具有统整的潜质,相比数理化的严谨、文历哲的厚重,艺术设计显得轻松而自由(这里提到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指为了激发设计思维而给予的自由想象和讨论的空间,最终的设计作品的完成还是要经过严谨的流程)。所以,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实施课程统整有着科学且现实的基础。

三、艺术设计课程统整的界定

在对艺术设计的课程统整进行界定之前,应记得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上。顺着James A.Beane对课程统整下的定义:“课程统整是课程设计的理论,以教育工作者与年轻人共同合作认定的重大问题或议题为核心,来组织课程,以便促成个人和社会的统整,而不考虑学科的界限。”[1]课程统整所包含的丰富信息量显而易见,但James A.Beane特别强调“课程统整不像许多教育工作者所想象的仅是重新安排课程计划的教育目标,它是一种兼容并蓄的课程设计的理念。[2]”所以,统整并不单纯等于“多学科的”,它也包含应把知识应用到与社会和个人相关的重要问题和关注事项之上,通过这样来消解学科之间的界限,而非生硬地将各学科拼凑在一块,也可以说课程统整不仅是对分科知识的整合,还包括对生活经验和社会的联结。此外,还应倡导将课程的设计转移到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手中,发展真正以学生为本的课程。

有了上述课程统整理论的支撑,笔者对艺术课程统整的主张是:秉承课程设计应为知识的应用,而非知识的记忆和堆砌这一前提,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主导,辅以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尤其在艺术考察、艺术实践、专题设计等相对自由、灵活的课程上要给予统筹设计, 发挥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及优势。一方面提供学生多角度探索艺术与不同知识层面联结的机会,促进学生多元化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通过主题式的课程设计促使学生进行系统化的逻辑思考,培养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

如果要详细阐述艺术设计课程统整的观点和具体的做法,应该另写一篇论文,笔者且先简单加以说明。绝大多数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都有市场调查这一环节。那么,小组在进行调查、制作图表和准备报告时,可能需要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作为基础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也说明艺术设计的很多课程本身就具有统整的特点。然而作为教师,更多的是在教授教学大纲上要求的知识,即便是有学科交叉的地方,也往往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并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不是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内容。这还不是最核心的问题,真正的课程统整,必须设置一个学习的情境,亦或者一个主题。

以广告设计这门课程为例,假设老师和学生在课程里共同确定了主题为“植入式广告”的单元,则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广告与其他传播组合元素的整合,广告的伦理问题也会比平常更能引起注意。那么如何把握“植入”的尺度?学生或者还可以研究在影视剧拍摄时选取最佳角度以及观众心理接受度等方面的内容。所以,这一个例子就足以表明,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是不可限量的,其中不乏资讯的获得、价值的形成,当然还包括不同学科或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总之,只有让学生置身于可以使用某些能力的情境或主题中,才会体会知识的意义,并善加珍惜。

四、艺术设计课程统整对教师的挑战

通过前面的分析而知,实施艺术设计课程统整绝非轻而易举之事。要完成课程统整的设计,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具备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较高的应对课堂的能力等。这是艺术设计课程统整比之前分科课程更具挑战性的缘故,对教师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和压力。具体挑战归纳为以下四点:

1.观念的挑战

改变课程容易,困难的是观念的转变。艺术设计课程统整的实践直接面对教师自身观念和学生观念的挑战,这两者都是课堂的主体,任何一方不接受都无法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课程统整论诞生后几度成为焦点却也备受争议,最大的争议是针对科目界限解除后学科知识的命运,但真正进步的理念是不惧抗拒和排挤的,课程统整论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实践与修正,国外的课程统整已由青涩走向成熟,虽然争论在一定范围内依旧存在。观照国外的经验,在相对保守的国内教育环境实施课程统整不会是一条坦途。

2.时间与精力的挑战

教师采用课程统整的方法实施主题教学,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相关资源,这比按照教材和进度授课要难得多。虽然现在的信息获取十分便捷,但也非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模板,每次授课都面临知识重组,这对于现在教学工作本就不轻松的教师来讲,要花费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确实会给教师增加巨大的压力。

3.综合素质的挑战

由于没有统一的模式,教师如何掌握统整的内在组织逻辑与知识核心就成了关键所在。虽然以某一主题为统整或联络的组织中心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避免统整的课程流于各种议题的松散拼凑,但这就提高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教师进入了终身学习时代和追求多元知识结构的时代。

4.不确定因素的挑战

既然艺术设计课程统整要不断吸收新的资讯和议题,并作为整合知识、经验、社会之用,那么可以说同一门课程很难再有相似的教学活动,伴随而来的是非常灵活和随机的一些状况。例如:如何与学生共同确定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包含了哪些知识?该在何时对议题的讨论进行控制?这些主题是否会对学生有积极、正面的影响?课堂的秩序怎样维持?诸如此类的问题考验着教师的应变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课程统整复杂且深具挑战性,也许我们的努力会像一颗石子投入大海,被严格的课程阻碍,甚至有可能会屈服于现实,毕竟课程统整要比习惯了几年、十几年的课程计划更复杂、更耗费心力。但是,作为倡导课程统整的我们都相信,学生们更愿意在有充分的意愿和自由的空间里学习,学生们也愿意与教师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并在交流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判断力。因此,即便回报很少,工作艰巨,课程统整在艺术设计中的实践将永不停止。

注释:

[1] [2]James A.Beane著.单文经等译.《课程统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3页

猜你喜欢
统整艺术设计课程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星.云.海》
《花月夜》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