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需要深入分析

2012-01-29 10:53西安美术学院王建玉
中国艺术 2012年4期
关键词:批评性艺术史艺术作品

西安美术学院 王建玉

艺术批评需要深入分析

西安美术学院 王建玉

ART CRITICISM REQUIRES IN-DEPTH ANALYSIS

此文讨论艺术批评文本思想深度的问题,认为:在将艺术作品的视觉叙事转换为艺术批评的文字语言叙事的过程中,借鉴其他人文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艺术批评的学术研究需要远离当下的艺术体制,以便保持研究有效性所需的距离感;艺术批评家需要保持独立视角,以提示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和进行价值评估,并揭示艺术问题中源于集体无意识的各种思想理念之偏见。

艺术批评 方法论 艺术作品

艺术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是人文学科一般理论与方法在艺术领域的实践,是思想史演变在某种角度的问题与解题。与其他人文学科的思想与方法论之间不同程度的共享,对艺术批评学科的演变及文本写作而言意味着拓展和深化的可能。艺术批评吸纳以语言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阐释视觉作品之意义的多样性和深度来说是有效的。如阿瑟·丹托的艺术批评写作用具体艺术现象澄清艺术最终要为哲学所替代的现实,既是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论证和推进,也是一种深刻的艺术批评;海德格尔用艺术作品直观艺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之间互为前提的三角关系现象,既提示着艺术之本源及真理,亦构成一种深刻的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之结构由批评性阐释和评估两部分构成,在批评写作中阐释远比评估更复杂和重要。批评性阐释与艺术史阐释直接关联,与鉴赏性阐释容易混淆。鉴赏性写作关注人文情怀、艺术美感及人生智慧并形成美文,而艺术批评的阐释,重要的是批评性推理对问题与现象的深入剖析所构成的意义。在解剖艺术问题时需要严密的思维规范、秩序和艺术史经验的可靠例证,因此,艺术史的方法对艺术批评的作用至关重要。如,图像学作为一种精微的分析方法,构成其解释的多元化理论,对于明晰艺术现象和问题的演变脉络可以提供可靠的推理。艺术批评同艺术史写作一样既需要追问研究对象为何如此呈现,究竟意味着什么,还需要追问它的功能是什么并评判其优劣。

深入分析和客观化的艺术批评更需要批评家从艺术体制中疏离出来,批评性研究需要脱离商业力量的制约而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感。然而,消费时代的单面趋向、后现代主义的质疑风潮产生普遍的轻浮化影响导致人们在轻视哲学、艺术、宗教等人类精神形态的同时将世俗之成功奉为圭臬。对于艺术批评而言,要清醒地面对由此而来的各种思想理念偏见,并揭示艺术作品中因此而隐含的集体无意识问题。譬如高科技与时尚的结合使商品外表“艺术”化,最大化消费理念以各种形式渗透并对当代艺术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作品表面的光泽、电子色彩、各种奇异多姿的数字形象以及躁动的欲望成为流行的创作倾向;受大众传媒影响,广告文本大范围替代艺术批评文本,艺术批评大众化、时髦化,尤其在网络与新兴媒体传播的艺术批评中混淆和肤浅泛滥成灾。与艺术体制相关的批评家出于某种实际的考虑,放弃严格的学术性而去“打造”流行的当代艺术“学术”“学理”,扮演了异化的消费的鼓吹手。事实上,这种情形只是在当下表现得更剧烈,但其投机的共性早已有之。二战后西方艺术史研究中,图像学与形式主义研究的某种新混杂的变化,就源于某种取巧的倾向。

艺术批评作为一个语言哲学问题,其阐释在于发掘视觉作品的内在意义,并在思想层面赋予其明确的所指。对于揭示艺术作品及其所指的意义而言,批评写作需要面对视觉叙事的混杂性、多歧性并将这种共时性的意图转换为历时性的清晰的思想,需要将艺术作品的意义、指涉、隐喻以及相关的文化传统、社会现象和现实目的等因素联结起来进行剖析,以形成文本深入批评的完整参照语境,这个语境就是作为系统的语言。然而,就与艺术相关的术语来说,在实际的表达中是很混乱的,但艺术批评作为严格的学术行为,需要在拿来主义的方便之处考察其原语境意义并要注意到语境变迁问题。譬如“语言”作为一个术语,在艺术批评中可以指理论化言语模式,也可以指承载文明、文化的系统,也可以指某一具体时空的体系、规范、模式,视觉作品可感的外形、颜色、材质以及视觉效果等。作为结构视觉语言的单位或环节而构成作品存在的“能指”意义,而其所指问题对于批评家而言,就是整个系统,即文本的形成需要分析和参照的完整语境。相反,艺术家的创作实质是一种言语行为,当其在表述中使用“语言”时更确切的意思应该是指艺术家的创作行为,即某种特别的手法和方式。

艺术批评作为对艺术问题深入分析的一种方式是对人之意义的追问和评价,其本质是对人自身与世界之关系的沉思。对于充满复杂性的艺术批评而言,任何思想与方法论都是具有局限性的,但这种局限性并不阻碍批评文本深入分析的有效性,多元化阐释会使任何内在结构完备的批评文本形成有意义的表述,并展开不同时空维度下的可修正性。对艺术批评深入分析的需要,目的不仅在于它能精微地提示艺术作品的意义,也不仅在于它能构成批评文本自身的意义,还在于它能揭示现实中隐匿的各种意识理念的偏见,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独立观察视角。

猜你喜欢
批评性艺术史艺术作品
本期导读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纸的艺术史
毛扎扎艺术史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