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技术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研究

2012-03-16 09:10陆小成
对外经贸 2012年7期
关键词:生产性碳化集群

陆小成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引发人们对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是碳排放量的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系统。

欧盟国家已在国内采取措施力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国际上加强与俄罗斯等国的合作。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UK Government,2003),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概念。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逐渐认识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切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一种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中国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低碳技术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提出

(一)低碳技术创新

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较多学者认为低碳技术创新是关键。尤建新(2008)认为发展低碳经济重在行动、成在创新。何建坤(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黄栋(2010)认为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手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同时要加强低碳制度创新和低碳管理创新,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见图1)。

图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

(二)生产性服务业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1.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的重要着力点

应满足服务经济结构中企业服务外包需求而形成的服务产业。由于服务对象是一个经济体系中作为生产者的企业而不是作为消费者的个人,称之为“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又称“生产者服务业”,在产品或其他服务的生产与提供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而发挥作用的服务企业的集合体。据测算,工业能耗约占全社会能耗的70%,而第三产业的单位能耗仅为工业能耗的1/4左右。如果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将服务业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而将工业的比重相应降低1个百分点,则我国的万元GDP能耗就能降低1%。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促进节能减排和减少重化工业高碳排放的重要出路。

2.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是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桥梁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体。在这一聚集体中,与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研发、信息、金融、物流、商贸以及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等相关联的服务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形成的空间集群现象。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及其企业是新低碳技术的使用者和传播者,是提升区域技术低碳创新能力的重要桥梁。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创新的核心,越来越趋向知识化、技术的密集化、创新化、服务化,在低碳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知识传播、扩散、创新、应用的桥梁与媒介作用。

如图2所示,一方面,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内部的资源循环和节能减排并通过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实现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低碳发展,其中也包括各种低碳技术服务业、低碳物流等;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与低碳技术创新各要素之间建立共生关系,能有力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如通过低碳创新研发服务机构、低碳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低碳创新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机构、低碳创新金融服务机构等配套和完善,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化的低碳创新服务及低碳产品生产。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作为低碳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其内部的研发服务、信息咨询、法律服务、金融服务、营销策划等服务业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知识创新服务,各类型服务业之间的交互学习与知识创新形成了低碳技术创新的有力平台和重要桥梁。

三、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系统模型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以其高知识、高技术含量服务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对低碳技术创新资源有较强的控制力和整合力,能够很好地将低碳技术创新资源转化为低碳创新成果,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流程优化、管理变革等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品生产、低碳营销以及废物回收和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实现低碳创新与循环回收利用。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模式由创新与生产服务系统、消费服务系统、社会服务系统与环境服务系统等子系统组成(见图3)。

图2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低碳技术创新桥梁作用

图3 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系统模型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系统模型在传统供应链模型中增加了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层,包括环境服务系统和社会服务系统。环境服务系统主要是对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不能再次循环利用的废物通过自然生态系统进行降解,而社会服务系统则是通过与低碳技术相关的制度创新等的服务支持环节。这些支持环节是生产性服务业与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区别于传统集群模式,在生产服务系统中增加了回收服务等环节,极大地改善了传统供应链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消费服务系统不仅为消费者提供关于低碳消费的相关服务,同时也通过服务系统收集和回收消费者的废弃物,实现“资源—生产—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模型中的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都是互相联系紧密的循环运动。在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系统模型包括以下基本环节,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环节

1.低碳研发服务

低碳创新最核心的部分应该是面向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因此基于技术层面的低碳设计与研发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首要环节。低碳研发主要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考察,使用的投入和产出的材料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实现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资源消耗最小化,利用低碳材料、低碳能源,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可拆卸、可回收的设计技术和方法等。而低碳材料是指具有良好使用性能、能耗少、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且易回收处理,在制备、加工、使用乃至报废后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低碳化的材料。

2.低碳生产服务

低碳生产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关键环节。低碳生产服务是指提供给制造企业的清洁生产环节的相关低碳服务,包括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技术等,根据生产流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用物料和能源消耗少、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以实现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最小化。

3.低碳营销服务

低碳营销服务即通过为企业提供低碳绿色的营销服务活动,为企业宣传低碳理念,加强低碳产品、低碳信息的低碳促销,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企业为保护环境所进行的努力和社会责任形象,将低碳创新思想贯穿于整个营销环节,以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为指导思想,使服务企业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

4.低碳消费服务

低碳技术创新是由研发机构、生产企业、生产性服务机构(科研院所、金融、法律、信息、会计等)、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离不开消费环节的低碳服务,离不开消费者低碳消费和政府部门低碳创新理念的实施。低碳消费也可以称之为绿色消费、生态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等,集群发展中通过低碳营销把一种“低碳理念”传达并影响着消费者,促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主动进行低碳、绿色消费。同时,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需要通过灌输低碳创新理念促进全社会的低碳消费,包括通过宣传、教育、税收、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低碳消费。

5.低碳回收服务

低碳回收即采用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基础建立的“资源—生产—产品—资源”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废物回收处理和利用,根据实际需要对废弃物进行搜集、分类以及再生产加工、再利用的低碳化活动。低碳回收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低碳回收与其他部分共同组成一个闭环低碳供应链系统,低碳回收服务是贯穿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整个生命周期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系统工程。如在固体废弃物回收方面,采用对环境无害的拆解分选工艺路线,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消耗;应用自主生产的机械设备和控制软件对废旧电子电器等废弃物进行分级拆解、破碎;通过分级分选装置、除尘系统装置、涡电流设备、磁选分离设备、静电分选设备等工序;物理分选回收各种有用金属和非金属等再生资源。这实现了技术与装备的低成本控制,构建完整的低碳回收产业链,使城市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及其成果利用与低碳发展。

四、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路径选择

基于以上系统模型的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模式的选择需要有利于节能减排,不仅在各个环节注重低碳创新与低碳发展,而且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层面也需要构建生态的互动关系,这种低碳化的互动关系既有利于建立相互之间的仿生态链关联,又有利于优化流程,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进而减低成本,提高效益,在更高的层面促进低碳创新与节能减排。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要求,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低碳化的服务理念,拓宽参与低碳创新的公共领域

首先,需要在理念层面树立低碳创新与低碳服务理念,增强服务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认同感和信任度。其次要培育低碳创新文化环境,促进公众参与低碳创新。要强化公众全面理解低碳科学的教育,大力倡导和推进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引导服务企业和社会公众自觉主动地转向低碳技术创新方向。再次,要形成强大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的舆论氛围。通过宣传与各种低碳创新活动,拓宽参与低碳创新的公共领域,畅通服务企业及全社会参与低碳技术创新的有效渠道,提高参与低碳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进而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与服务。

(二)加强服务主体的低碳化,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低碳创新体系

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包括服务业自身的低碳技术与制度创新,也包括作为重要桥梁和资源要素作用促进整个区域产业集群的低碳创新与低碳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主体即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在服务产品与设施的设计和开发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和能源,不可避免地产生废弃物。就一般性服务业而言,服务企业应该开展诸如工业企业中开展的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认证,贯彻节能减排和低碳创新理念,实现物质循环流动并抑制污染发生。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服务业主体开始清洁生产实践,实施连锁经营、建立市场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机制、用可降解塑料袋等。金融服务、法律咨询、会计、技术推广、营销策划、物流运输等行业内部也应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此外,政府应该鼓励和引导低碳技术服务业的集群发展,建立和完善企业低碳技术开发与服务中心,制定低碳技术创新及服务战略,增加研究和开发投入,建立低碳技术服务的人才激励机制,增强低碳技术创新及其服务能力,加快低碳技术创新产业化及服务体系发展步伐,构建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创新体系。

(三)强化服务途径的低碳化,构建低碳创新的产业集群价值链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为其他企业或者部门提供中间服务,因此,提供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应采取低碳化措施,构建低碳创新的产业集群价值链。如在物流运输方面,强调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系统规划,改善交通运输状况,缩短和精简运输路线和环节,发挥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利用与比较优势,使用清洁燃料,选择低污染车辆,包括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淘汰高耗能物流工具,减少能耗及尾气排放等。在仓储配送方面,要求仓库选址要合理,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仓储布局要科学,使仓库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仓储面积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仓储成本。在流通加工方面,提高物流速度和物品的利用率,按客户的要求进行的低碳化的加工活动,包括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活动;在包装方面,提高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有效控制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

(四)重视产业关联的低碳化,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生态关联网络

服务业的低碳化建设必须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构建与工业、农业和其他服务部门之间的物质循环、废物利用、能源梯级利用等经济链,逐步形成三大产业循环圈,在宏观层次上实现循环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企业自身低碳化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是围绕某些制造产业的生产和销售而形成的服务业集群,因为相关性的产业较多,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需要构建各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低碳创新关联,即实现关联产业的低碳创新发展。服务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同时必然要与其他产业进行资源、产品、能量的交错流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各个要素之间应该构建优化的产业生产链和物质、能量循环流动链,依托低碳技术创新的相关服务业发展,深度破解资源供给结构、产品供给结构、商品消费结构不一致的深层次矛盾,促进不同行业的价值链关联、延伸和耦合,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生态关联网络,进而实现区域内部的产业物流结构的“闭路循环”和“低碳排放”。如物流配送机构可以与生产企业通过协议构建起物质循环链,优先考虑采购和展销低碳产品,优先宣传和促销;生产企业也有责任和义务回收并再生利用市场或销售过程中包装废弃物、破损物资等,以解决服务企业废弃物的出路问题,通过低碳化的互补联系与合作,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1]霍顿.全球变暖[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53-70.

[2]Onno Kuik.Climate Change Policies,Energy Security and Carbon Dependency Trade-offs for the European U-nion in the Longer Term[J].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Politics,Law and Economics,2003(3):221-242.

[3]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气象出版社,2007:2.

[4]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79-87.

[5]尤建新.发展低碳经济重在行动、成在创新[J].上海企业,2008(8).

[6]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J].绿叶,2009(1).

[7]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10(2).

[8]邱林.发展服务业是促进节能减排的着力点[EB/OL].http://www.sina.com.cn.

[9]夏杰长等.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7.

[10]肖京华.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J].中国国情国力,2007(8).

[11]李蜀湘,陆小成.中国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2):27-30.

[12]陆小成.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62.

[13]徐竟成,范海青.论传统服务业的生态化建设[J].四川环境,2006(2):75-77.

猜你喜欢
生产性碳化集群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9608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在混凝土防碳化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