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端守史 秉笔直承明——谈档案工作者应坚守的职业道德

2012-04-02 18:44朱芳芳
档案与建设 2012年8期
关键词:私德公德职业道德

朱芳芳

(江苏省档案局,江苏南京,210008)

《周易·乾》有云:“君子进德修业”。德为立身之本,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尤要立德。而德又有公德、私德之分,其中公德为服务社会和国家之本,私德则是公德之本。我国自古代起,就注重官德养成,正所谓“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其修养的主要德目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公畏慎勤、清俭和节、仁爱宽恕、平明志友、谦正忍敬、直智实达、淡静藏谨、温恭让学等,不仅包含了个人私德应遵从的规范,也包含了为官应达到的公德标准。

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公务员职业道德观,不仅是对传统道德观的回归,同时也是当下社会对我党执政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社会目前处于转型期,矛盾冲突多发,部分个人道德滑坡、职业道德失范,凡此种种,都对我们的公德和私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满足为人民服务之需,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公务员职业道德素养已是迫在眉睫。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所有公务员都应遵从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标准,作为档案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遵守档案行业的职业道德。与中国周代的天府、汉代的石渠阁、唐代的甲库、宋元的架阁库、明清的皇史宬等保管档案的机构一样,现代档案馆主要负责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利用,虽然权力不大,但职责甚重。这里不仅是集中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也是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中心。从事这样的工作,不同于服务大众的普通窗口,不同于其他行政机关,所应遵从的职业道德规范自然也有所区别。一名合格而充实快乐的档案人应追求达到以下几个境界:

1.始终保持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神圣使命感

历史在档案里书写,社会从此处延续。作为兰台人,我们的职责首先便是为国家、民族保存历史真相,做历史的守护者和档案的保卫者。这是档案人天生的使命,这样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极为神圣。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强调: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要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神圣职责,不断开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将历史遗存的宝贵资料、党和国家的珍贵档案完好无损地保管好、利用好,为人民大众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本应肩负的责任。面对这些“不能产生太大经济价值”的、“不知有何保存价值”的故纸堆,我们如何才能摒弃俗见,将其保管好、利用好?最根本的是要对代表历史的档案抱神圣之感,存敬畏之心,对我们的行为有谨慎之规。因神圣而生敬畏,因敬畏而生谨慎,因谨慎而生完美。因此,始终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神圣职责,是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

2.坚守档案信仰,做平凡而不平庸的档案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或许还不足以成为档案工作的写照,因为并非所有人都能淘沙获金。保管和利用档案的工作琐碎平凡,难出大成绩。正如江泽民所说:“做档案工作的同志,一般地讲,都是不出人头地的,是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在那里工作。”从事档案工作,就意味着我们不会轰轰烈烈,不会名垂青史,意味着我们要一辈子埋首故纸堆中平凡地坚守:坚守档案价值,坚守人生信念。然而,档案最大的价值便在于“坚守”二字。没有无数档案人的坚守,历朝各代的记载、先人的印迹便早已随着历史烟消云散,就如上古时期无文献记载一般,曾经的真相只能靠后人遥想,我们也只会剩下“断代”的当代史,无法重睹秦汉雄风、唐宋文采。

坚守平凡,并不意味着要平庸做事。太史令司马迁是平凡的,然而他凭借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以及超越凡人的含垢忍辱的耐力,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兰台令史班固是平凡的,他继承父亲遗志,潜心20余年,修成《汉书》;全国档案战线的时代楷模刘义权是平凡的,他身患绝症,但仍坚持工作在中美军事档案合作一线,用生命诠释当代档案人的核心价值观……他们都用坚守让生命开出了璀璨之花。

毕淑敏曾说过:“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我们要坚守档案信仰,充分热爱所从事的事业,相信付出终有收获,这样,才能不碌碌无为,不毫无乐趣地活着或工作着。

3.保有平静心,守住平常态,始终保持“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名利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而,档案工作者只能背名利之道而行之。平心而论,要终日面对着冰冷的档案柜,以及堆积如山的不会言语的文件,难免枯燥乏味。但是,档案工作就是这样一份与默默无闻有缘、跟声名显赫无关的工作,且需要一扎就是几十年。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耐力,更需要一份“板凳一坐十年冷,名利于我是浮云”的平常心。

也正是凭着这样的心态,浙江省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杜洪英才能在干部档案工作上一干就是32年。为把全县6000名干部的档案材料收齐,她乘车坐船,一个乡接一个乡地跑,一个单位接一个单位地找,用了整整3年时间;为方便档案的管理和查阅,她先后总结出“姓氏笔划编目法”、“单位分类法”、“四角号码编目法”等方法,使普通档案员不用看检索目录,也能在一分钟内找出指定档案。她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多次主动放弃转岗或提拔的机会,因为她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进步。正是因为不追名逐利、踏实做事的老实人本色,她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沽名钓誉,不激狂浮躁,始终保持着对档案事业的执着坚守,几十年如一日地将这些简简单单的小事做得精益求精。我们档案工作者正需要这样的平常心,也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杜洪英一样拥有平常心的兰台人,我们的档案事业才得以兴旺发达。有人说,“长跑不是考验其速度,而是考验其耐力,人生就是一次长跑”。对于我们而言,将平常心保持得持久、新鲜,才能在人生这段长跑中胜出。

4.立志做事,不负使命,保持勤奋敬业的工作观

工作占据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为什么工作》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一天当中的工作时间被我们虚度了,没有创造价值,那么,我们这一天就是没有价值的。如果在整个职业生涯当中,我们碌碌无为,那么,我们一生也就一无所成了。工作体现生命的价值,也是生命价值唯一的和最大的载体。工作的境界,决定了工作价值的大小,也决定了人生成就的高低……成功者在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有效地工作,失败者在这三分之一时间里碌碌无为。”

司马迁含垢忍辱编《史记》,班固耗20余载光阴撰《汉书》,他们以记史为己任,为梦想忘情工作,最终有所成就,也为后世的千秋百代留下了宝贵财富。南通市公安局原档案处处长刘胜华退休后依然工作不止,解放军档案馆馆员刘义权身患癌症仍拼搏一线,他们对工作的热情究竟从何而来?我想是因为他们懂得,只有积极地将生命投入工作,这生命才会变得丰富多彩,才会充满价值。“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生命不止、拼搏不息的积极人生。

兰台端守史,秉笔直承明。只要我们一起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神圣职责,将一己之身赋予档案事业,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就一定可以将档案事业发扬光大。就像《南方周末》2012年的新年致辞中说的:“我们在一起,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就像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因为我们知道,惟有点亮自己,才有个体的美好前程;惟有簇拥在一起,才能照亮国家的未来。”

猜你喜欢
私德公德职业道德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私德教育
太没公德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公德”与“私德”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