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发展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2012-04-07 17:04崔可锐马海春查甫生
关键词:合肥工业大学勘查校企

崔可锐, 马海春, 查甫生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发展研究
——以合肥工业大学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崔可锐, 马海春, 查甫生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结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历史发展过程和国内工程实践发展需要,分析目前该专业教学体系的发展瓶颈,突出完善本专业教学结构的重要性;针对该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活动特点、考核方法等问题,从目前社会需求和已有教学条件出发,提出一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未来稳定、快速、有效发展的改革之路。

勘查技术与工程,教学结构,发展瓶颈,改革

一、引 言

合肥工业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在1999年国家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时正式成立的,其前身是我校有着优秀传统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本专业的办学宗旨是结合专业学科的特点,并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质实践资源优势,创办具有自身特色学科专业,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以达到社会工程实践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各类建筑工程中涉及的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的勘察与评价、软弱地基加固与处理、地基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具备勘察与岩土工程师基本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对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市政建筑等工程建设加大了倾斜投入[1],各种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不断涌现,这必然与以往的教学方式、教材、实验和实习内容发生冲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使他们掌握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和理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应该也必须要进行改革,要在以往的教学方式、教材、实验和实习内容等方面,去掉一些陈旧的、不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内容,增添一些新的、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此外,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为了使学生不受旧框框、旧观念的限制,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也应该在教学、教材、实验、素质教育和实习内容等方面研究出一套符合现代学生要求、符合未来我国发展需求的创新培养体系,使学生在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专业中发挥更大的潜力,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就目前合肥工业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薄弱环节加以分析,希望从不足入手,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二、教学困难

(1)实习教学条件不完善 长期以来,实习教学一直都是教学体系中薄弱环节,合肥工业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近些年已努力改善实习教学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措施包括:(1)赴南京、庐山进行地质认识实习,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暑假,时间2周;(2)赴巢湖实习,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时间4周;(3)生产实习,安排在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时间4周。通过对部分本专业学生和指导实习教师的调查,从实际教学效果上看,这三次实习给学生传授了大量的现场实际经验,对许多地质、地貌现象有了直观的了解,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锻炼了学生身心,对以后要从事的行业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更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然而,现有的实习教学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首先,实习经费有限,实习条件缩水。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物价的上涨,原来的学生外出实习资金已不能够支撑现在所需的实习标准,只有通过缩短实习时间和选择位置较近的实习地点等手段来降低成本,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质现象实习地点难免失之交臂,这势必会对实习效果造成影响。其次,实习基地较少。合肥工业大学已有地质实习基地主要是上述的南京、巢湖、庐山实习基地,但是这些实习基地的地质现象尚不能足够代表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有些实习大纲上制定的地质现象在已有的实习基地没有出露。再次,师资力量薄弱。近些年,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生数量大增,而学校师资队伍发展并没有成比例的增加,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师生比例失衡。在南京生产实习过程中,因为有限的实习时间,一个老师需要同时兼顾二十多名学生的实习情况,既要保证多种地质现象的阐述完整,又要保证多名学生的互动,实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最后,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困难,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在现有的公司体制下,很多学生苦于无处实习,很多生产单位因各种原因难以接受大量学生实习,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直接参与工程的热情,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工程实际相脱离。

总之,实习教学体系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一环,近些年引起了很多教育部门的重视,也改善了一些实习条件,但是,从目前的现状上看,实习教学依然是教学体系的薄弱一环,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的投入,完善实习教学途径,提高实习教学的效果,保证实习教学的质量。

(2)专业课程教学缺少特色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近些年很多院校在原有专业基础课设置上增加了教学特色。施冬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探索GIS课程在该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结合实际的课程教学和科研项目,加强新技术在资源勘察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2]。钱晓丽等在分析目前土力学实验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指出加强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改分散为集中、改验证为学生自主设计试验、改单独试验为综合试验,并结合工程实际综合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创新人才的培养[3]。

工程地质学以调查研究和解决各类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为任务,包括评价地基的地质条件,预测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选择最佳场所、路线,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合肥工业大学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以地质学为主,结合土力学及相关的计算机理论,在课程设置上往往理论知识偏多,技术工艺偏轻;在教授方式上灌入式偏多,诱导开发式偏少。如何突出每门专业课的特点一直是每位任课老师苦苦追寻的目标,然而,一些专业课程多年未变,老师讲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

(3)图书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学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数据库、期刊等图书教学资源,然而,很多学生并不查询阅读最新的学术期刊文章,造成这样的原因既有学生自学能力不足,也有老师引导的力度不够。近些年来,很多学生已经很少主动去图书馆,也很少访问数据库。如何利用好图书馆教育资源,关系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改善。

(4)考核体系不合理 理想的考核体系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理解程度,考察出实验动手能力,以及体现出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多年以来,考试改革一直是教学改革难以突破的难点,传统的考核方式对有些课程的评价体系难以适用,很多课程设置上需要实验、上机操作、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果只用卷面成绩,难以反映课程特点。笔试方法很难测试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工程设计等能力,要更好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建立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测评的方法与体系。有些教师尝试将对上述能力的评比纳入到课程考试和实践环节考试中去,以论文、设计作品、调研报告、实习记录等形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但有少数同学通过抄袭、拷贝完成实习报告,使得教师的考核目的难以实现。

(5)校企联合困难重重 这些年来,很多专业和外面研究院或者企业加强合作,相互支持,走校企联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发展道路。校企联合可以培养学生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未来从事工作的熟悉程度,同时,增强学生和同事、同学的相处能力。然而,近些年,校企联合也存在不少阻力,使得这种合作方式有其势,无其实。这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企业接受实习学生后,增加了企业管理负担。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在企业实习,往往要去工地,甚至去往其他城市或野外。这些学生对工地情况尚不是很熟悉,所涉及的人身安全,住宿、吃饭、交通等诸多问题,往往会给实习单位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和管理负担,所以很多企业怕麻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习生不抱欢迎的态度。二是学生的经验不足,企业怕浪费时间培养学生经验。培养一个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从业人员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企业怕辛辛苦苦培养的人员,最后流失,甚至去向竞争企业中。三是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难以针对学生的特点给予培养。由于学生很多施工技艺不是很熟悉,动手能力尚不强,很多设备、施工技术难以给学生锻炼机会。工程师们由于种种原因不积极主动向学生传授经验,更谈不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了。这些问题都使得实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综合上述,校企联合面临很多实际的困难,要想突破,必须双方增强信任,通过理解与尊重,加强合作力度,走出一条校企合作互利互惠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本专业教学工作发展方向

(1)扩展实习基地,加强实习教学 比如合肥工业大学该专业随着实习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通过多方努力,与安徽省建筑勘察设计院等其他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合肥地区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及膨胀土及深基坑的教学点;又和芜湖市的质量监督站联合,建立了芜湖地区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及软土及填土的教学点,为本科生的地基处理课程、土力学课程、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只有积极拓展学生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才能提升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针对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以满足未来投身社会工作的需求。

(2)丰富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特色 对于如何丰富专业课程的特色,本专业老师已做了不少尝试,主要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堂生动性,使学生带兴趣地学习,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很多课程涉及工程实践,只有教材,而缺少地质模型和实验室设备,部分老师只能照本宣科。随着音像技术水平提高和教学条件的改善,现在有些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采用,主要包括:

一是多媒体课件教学系统、录像视频、上机实践等。多媒体的使用大大地减少了老师板书的时间,图形图像资料丰富,包含的信息大,老师可以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交流。二是实例化教学。很多理论工程实践的检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例来说明问题,可以把理论具体化,大大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地基处理中强夯理论,即介绍动力固结法的理论背景、工程工艺、适用范围,再结合某具体工程实例,就会激发学生对该理论的兴趣,又能加深其对理论的理解。三是实验教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很多课程与实验紧密联系,有些实验是理论的基础,又是理论的验证。通过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能加深其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如介绍土的饱和度时,可以先介绍概念定义等,然后分析实验的目的和步骤,从而完成实验大纲,通过实验,进一步完成概念的理解消化,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比文字上的灌输要好。

(3)完善图书资源,引导学生自学 对于学生来说,图书资源利用度是一个学生学术思维活跃度的表现。利用好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学生往往知识面很广,思维很活跃,学习潜力大。学生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应该是可以通过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达到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本专业涉及的核心期刊,或者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吸引学生自己去查询;另外,学校图书馆中英文期刊文献数据库的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有意安排学生查找、调研最新的学术动态,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方向。

对于图书馆来说,其存在与发展完全依赖于读者对它的需求程度。没有读者的需要,图书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图书馆读者人数的多少直接反映出图书馆藏书是否丰富、服务是否完善。图书馆可以扩大宣传,吸引学生。首先,图书馆要加强读者的认识,让他们知道图书馆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获得新信息、新知识的地方,图书馆可以举办参观图书馆活动周,对读者进行图书馆宣传,或者举行用户教育讲座来达到这样的目标;其次,图书馆要向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学生来到图书馆就能迅速地查询到所需要的书目,并且在借阅过程中能得到清晰的指引。图书馆管理同时要注重创新,采用一些新颖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以及服务内容,扩大读者群[4]。

(4)设置多种考核方式,提高其合理性 理论教学可以多采用试卷,包括开卷、闭卷、提供资料的开卷等考核方式。这是因为理论考试主要反映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但有些理论涉及复杂的公式算法,难以记住,这就需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的应用,较适合开卷等方式的考核。

实践教学多注重学生对实践过程中工程技术的掌握,以及自己对工程实践的体会,应多以报告、实习记录、设计作品等形式加以考核。另外,一些特别的考核方式也应兼顾,如计算机上机考核等。考核方式只有适应每门课程具体的特点,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

(5)校企联合培养技术本科应用型人才 校企联合共同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校企联合的主体单位应该是学校。学校针对社会企业的需求,可以对自己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另外,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实习教育基地或者产学研研发中心等形式合作实体,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企业是校企联合的合作者,应提供自己已有的产业条件和资源,配合学校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建立实习基地,并参与教育计划的制定、修改;企业也是直接的教育实施单位,对实习学生具有一定的选择权。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均互利互惠,只有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建立长期健康的合作关系,才能有效体现校企合作的优势,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1]聂维清,陈云龙.地质矿产勘查专业拓宽与发展的设想[J].煤炭高教研究,1995,1:25-27.

[2]施 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GIS课程教学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2010,7(3):406-407.

[3]钱晓丽,张建勋,林智勇.勘查专业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19(5):90-92.

[4]郑芸芸.浅析图书馆读者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4):53-55.

On Teaching Reform of Prospect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A Case Study of Prospect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HFUT

CUI Ke-rui, MA Hai-chun, ZHA Fu-sheng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prospect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omestic engineering development,the choke point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system of this specialty are analyzed.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structure is highlighted.In view of the teaching targets,teaching content,practical activities,examination methods and so on,a fast,stable and effective reforming metho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specialty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social requirement and the existing teaching conditions.

prospect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teaching structure;choke point;reform

G424.4

A

1008-3634(2012)04-0106-04

2012-04-23

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XJ2009028)

崔可锐(1956-),男,安徽芜湖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刘 翠)

猜你喜欢
合肥工业大学勘查校企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一类分数阶非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与镇定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