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观察

2012-04-10 05:51郭增芬白中山
河北中医 2012年6期
关键词:肺栓塞卧床患肢

郭增芬 白中山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北 武安 0563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若不早期治疗和护理,就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血栓脱落有可能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良好的早期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2008-04—2010-08,我们在常规溶栓、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对48例DVT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48例均为我院普外一科住院DVT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龄34~76岁,平均49.5岁;长期卧床者18例,外伤9例,手术后15例,其他原因6例。全部患者均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伴有肢体活动障碍、触痛、皮温升高、色素沉着等。20例行静脉造影检查确诊,28例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48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溶栓、抗凝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 嘱患者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20~30 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1],避免腘窝处受压,活动踝关节。严禁按摩,以免血栓脱落。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保持卧床休息2周以上,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淤血水肿状态,当病情度过急性期后可适当下床活动。教会患者打弹力绷带及正确穿脱弹力袜,适当压迫浅静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1.2.2 局部静脉滴注 采用患肢局部静脉滴注,使药物直接到达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由于患肢肿胀,静脉显露不清楚,因此要求护士技术操作要熟练,静脉穿刺成功率要高,避免损坏血管,一般选用5号穿刺针头。

1.2.3 肺栓塞的预防 肺栓塞是DVT最危险而常见的并发症,约10%的DVT可发展成致命性肺栓塞[2]。因此,观察和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是DVT护理工作的重点。护理措施: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观察面色、四肢末梢有无发绀现象;②备好氧气、呼吸机、吸痰器等急救器械和药品;③发病2周内患肢绝对制动,以免剧烈震动或挤压患肢致栓子脱落;④对长期卧床后需要下床活动的患者要逐步增加活动量;⑤对突发的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咯血等症状要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1.2.4 症状和体征护理 ①疼痛:密切观察患者患肢疼痛情况,认真记录疼痛的部位、性质和游走方向,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内压力。采用38~40℃的湿热敷,以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②肿胀:观察和记录患肢肿胀的程度,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与以前的记录及健侧的周径相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③皮肤护理:首先要采取保暖措施,皮肤温度可反映血液循环情况,本组患者均采用空调保暖,保持室温20~22℃;其次防止皮肤划伤感染,静脉穿刺操作力求一次成功,拔针后棉球按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局部血栓形成。

1.2.5 用药观察与指导 ①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肝素、华法林、蕲蛇酶、蝮蛇抗栓酶等。在用药之前首先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有无活动性溃疡病、严重高血压、脑出血、活动性肺结核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女性患者是否妊娠或产后,上述患者不宜使用抗凝、溶栓药物。②应用抗凝、溶栓药物。溶栓期间应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严格无菌操作,用药剂量必须准确,在使用过程中现配现用,以免效价降低。应用输液泵使药液准确而匀速的进入体内,有利于保持有效血药浓度。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仔细观察有无临床出血倾向或出血发生,观察皮肤黏膜自发或穿刺后出血;观察大小便颜色并及时送检常规和潜血;检查有无不明原因的关节肿疼或痰中带血;注意有无头痛、剧吐、意识障碍及偏瘫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④应用蕲蛇酶、蝮蛇抗栓酶时,因其属于蛋白酶类制剂,用药前需做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应用肝素其给药途径是静脉持续泵入或静脉间断推注。

1.2.6 心理疏导 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配合治疗及疾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详细对患者讲解本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护理要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护理人员应该做到: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②让患者了解疾病的保健预防知识;③强调积极治疗疾病的前景,鼓励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7 健康宣教 告诉患者注意患肢保暖,亦不可过热,冬季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以免在缺血状态下增加耗氧量;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摄入,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黏稠度食物;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3~6个月,做好弹力袜保养,卧床时抬高患肢;坚持适量活动,不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站久坐,以防复发;严禁吸烟,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做好出院后药物服用指导及注意事项的宣教,使患者明白持续应用抗凝药对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但过量可增加皮下出血、脑出血等危险,嘱患者严格按医嘱剂量按时服药,定期进行血凝项目检查。

2 结果

本组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及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及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10~25 d,平均15 d。

3 讨论

DVT是临床常见病,如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造成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及淤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害患者健康。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恢复,加强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观察,严格掌握好治疗用药的各项原则,都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同时配合以积极的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疾病,消除心理上的恐慌和疑虑,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才能使疾病更快更好地恢复,增强临床治疗的效果。

[1]黄红健.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5):399-401.

[2]刘昌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微创介入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4):205-207.

猜你喜欢
肺栓塞卧床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