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麻醉方法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04-10 07:56徐宝军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阿替利多卡因卡因

徐宝军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2)

阻生齿时有发生,其治疗方法基本上都是拔除,为了探讨阻生齿拔除时麻醉方法的有效性,特采用三种麻醉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2010年12月,选择口腔科门诊297例下颌阻生齿拔牙患者,患牙312颗。排除拔牙禁忌征,随机分为三组。

1.2 方法 1)利多卡因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使用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利多卡因,按口腔颌面外科学[1]介绍的方法进行麻醉。2)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使用法国碧兰公司生产的碧兰麻,每支1.7mL,和卡局芯剂型及配套注射器,采用患牙颊及舌侧黏膜下局部浸润麻醉,注入量为1.7mL。3)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利多卡因阻滞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先使用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一分钟后使用利多卡因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

1.3 观察指标 注射中疼痛程度和麻醉效果的评价应用视觉类似物标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标尺测量疼痛严重程度,VAS尺长100 mm,以患者一生中最痛的感觉为100 mm,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价。0~10 mm为无痛;10~80 mm为轻度疼痛或不适;80~100 mm为明显疼痛。

2 结果

用利多卡因麻醉,注射时无痛者占25%,微痛者占75%,手术时无痛者占19%,微痛者占63%,明显疼痛者占18%;阿替卡因注射时无痛者占95%,微痛者占5%,手术时无痛者占17%,微痛者占34%,明显疼痛者占49%;利多卡因加阿替卡因注射时无痛者占92%,微痛者占8%,手术时无痛者占83%,微痛者占14%,明显疼痛者占3%。

3 讨论

常见的阻生齿是下颌第三磨牙,由于阻生齿发生位置特殊、常邻近重要解剖结构、与邻牙关系密切,因而造成手术难度较大[1]。由于阻力的存在,拔除时多需要切开黏膜、去骨或部分牙,拔牙时间较长。如果麻醉效果差,手术中患者较痛苦。良好的麻醉效果是口腔无痛治疗的前提,有利于减少患者对牙科治疗的恐惧。

利多卡因目前是口腔科临床应用最多的酰胺类麻醉药,局麻作用是普鲁卡因的2倍,其维持时间为90~120 min,并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1]。阿替卡因是于1976年推出的一种酰胺类局麻药,临床证明药物起效快,变态反应的发生少。同时它又具有独特性,含有巯基成分代替其他局麻药的苯环,提高其脂溶性,达95%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于其他局麻药,组织渗透性好而且高度扩散[2-4]。

在本组实验中,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时,75%的患者有轻度疼痛的感觉,明显高于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组和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利多卡因阻滞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组。其主要原因是阿替卡因,配有卡局芯剂型、配套注射器和注射针头,专用的注射针头针尖细小,刺入黏膜下即可注射,损伤小,注射过程中患者几乎无痛。而常用的注射器针头粗大,阻滞麻醉时注射需要注射到翼颌间隙,损伤大,病人有轻度疼痛的感觉。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加利多卡因阻滞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组,我们先注射阿替卡因,一分钟后在注射利多卡因,这样就避免了注射时的疼痛

拔牙手术中,使用利多卡因阻滞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加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和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主要原因是,下颌磨牙区骨质致密,单纯使用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药物很难渗透到牙槽骨深部,局麻效果较差[5],利多卡因阻滞麻醉虽然基本可以满足拔牙需要,但是仍然有部分病人感觉到疼痛,而使用以上两种方法同时麻醉,具备了两种麻醉的优点,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Malamed SF,Snzanne G,Dominique L.Efficacy.of articaine:a new amide local anaesthetic[J].JAPA,2000,131(5):635-642.

[3]Malamed SF,Snzanne G,Dominique L.a comparison between articaine HCL and lidocaineHCLin Pediatric dental[J].AAcaPediDent,2000.22(4):307-311.

[4]Haas DA,Harper DG,Saso MA,etal.Comparison of articaine and prilocaine anesthesia by infiltration in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arches.Anesth[J].Prog,1990,37(3):230-237.

[5]张清,曹采芳,孙晓平,等.碧兰麻对牙髓麻醉效果的临床验证[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0,14(6):401-402.

猜你喜欢
阿替利多卡因卡因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用于中小学生牙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复方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患者无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