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34例

2012-04-10 07:56石晓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岁者口腔溃疡口病

石晓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所引发的常见传染性疾病之一[4],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开始流行。发热,手、足以及臀部出现皮疹和口腔溃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于学龄前儿童,3岁以下为发病率最高的年龄[1]。传染源主要为患儿和隐形感染者,而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的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少数重症患者出现肺水肿、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和循环障碍等现象。现将34例手足口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重症手足口患者34例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5个月到8岁。其中年龄小于1岁者5例,1岁到2岁者20例,2岁到3岁者7例,大于3岁者2例。

1.2 诊断标准[2]1)患者持续高热24 h以上,并且在经过常规治疗后无明显好转。2)出现明显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高颅压表现、肢体抖动、惊厥,或惊跳等,此外,有时还会出现脑脊液异常和脑膜刺激征。3)合并急性肺水肿,重症肺炎等。有时,合并循环系统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功能衰竭和末梢循环不良等。消化道出血。如果患者出现昏迷、惊厥、心力衰竭、明显的高颅压、急性肺水肿,以及大量的消化道出血和休克等,说明患者属于心肺衰竭的病危阶段。

1.3 治疗方法 每日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喜炎平(0.2~0.4)mg/kg;甲强龙(1~2)mg/kg,服用头孢他啶(50~100)mg/kg、头孢哌酮舒巴坦(50~100)mg/kg,或者是阿莫西林舒巴坦(50~100)mg/kg等,对于一些昏迷的患者可以为其添加丙种球蛋白。

除此之外,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对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等进行检测,在3 d到5 d后停用。应保持气道的通畅和吸氧,头肩的高度在15°到30°之间。要确保呼吸机的初调参数为:PIP在20~30 cmH2O之间,吸入氧浓度为80%到100%之间,PEEP为4~8 cmH2O之间,频率为每分钟20~40次。此外,在保持患者血压稳定的情况下,确保液体入量在(60~80)mL/kg,切记不要超过(80~100)mL/kg。与此同时,还应根据患者血样的具体情况,以及循环变化等采用多巴胺、酚妥拉明和多巴酚丁胺等药物。

1.4 疗效评定标准 在患者疗程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判定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显效:是指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手足疱疹和口腔溃疡等均消退,而且无新的疱疹出现,无并发症发生。2)有效:是指患者的体温基本恢复,口腔溃疡和手足疱疹消失或减少,但有少量的新皮疹出现,也无并发症发生。3)无效:是指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口腔溃疡和手足疱疹并没有消退,反而增多,而且有少量患者有并发症发生[3]。

2 结果

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者21例,占61.8%,重症肺炎5例,占14.7%。合并循环系统损害者4例,占总患者人数的11.8%。急性水肿和消化道出血分别为2例,占5.85%。全部康复32例,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为自动出院,死亡1例。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即以科萨奇病毒A组16型(AC16)、肠道病毒71型(EV71)等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多发于学龄前儿童,3岁以下为高发年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以及手、足、口等部位出现溃疡、皮疹等现象,有时还会引发如心肌炎[4]、肺水肿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并发症。引发该疾病的高危因素有很多.

一旦发现手足口病:1)及时的隔离。及时对患有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进行隔离式预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立首诊患者分诊台,经过医生确诊后,由护理人员送往专门的危重病专区,对其进行隔离,从而有效的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2)病情的观察。

肺霉菌感染:肺曲霉菌病、放线菌病,比较少见,都是术后确诊。本组100例患者有1例经手术确诊。

肺炎性假瘤:它是肺实质内炎性增生性瘤样病变,是由多种细胞、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炎性肉芽肿。病因不明。有多种认识:吸入的某些物质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代谢紊乱所致;病毒感染;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大量抗生素应用,削弱了人体对炎症的反应,降低了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使大量纤维蛋白积存,导致炎块形成。本组100例患者,经手术确诊11例为炎性假瘤。

良性肿块:错构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骨软骨瘤、硬化性血管瘤等,这些肿块生长较慢,观察较长时间大小可无明显变化。胸片或CT显示为圆形、椭圆形肿块,界限清,密度均匀,周边光滑,手术中触之就像棉花内置玻璃球样的感觉。本组100例患者,4例经手术确诊为良性肿块。

周围性肺癌:少数患者有咳血,可伴非特异性胸痛。这种情况最可怕,易较常见,因为术前很难确诊。本组58例手术患者,29例为肺癌。42例非手术患者,78.6%最终出现了晚期肺癌表现。

其他肺部恶性肿瘤:转移癌、类癌等。肺类癌代表了一系列疾病,它是发生于肺内气管黏膜嗜络细胞的新生物,分泌5-羟色胺、激肽类、组织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引起血管运动障碍、胃肠道症状、心脏肺部表现,称类癌综合征。经手术确诊3例为类癌。

上述每种疾病都可以形成肺部高密度阴影,那么,临床如何判断一个患者查体发现的肺部高密度影的性质,首选的检查手段为CT检查,它能帮助判断肿块的位置、大小、界限、边界整洁情况、有无空洞、病变周围胸膜皱缩情况等。强化CT还能帮助判断肿块与血管的关系,但它最终不能给肿块定性。

PET/CT是将PET提供的组织细胞代谢显像及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基础上进行的分子影像和CT提供的反映组织正常或异常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有机结合起来的最先进的影像设备之一,CT检查已被证实是目前诊断肿瘤最有价值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2]。

PET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是天然葡萄糖的类似物,进入人体即可参与葡萄糖代谢,同时发射由湮没辐射产生的高能γ光子。由于恶性肿瘤细胞具有生长快、细胞葡萄糖载体增多和细胞内磷酸化酶活性增高等生物学特性,使肿瘤细胞内的糖代谢率明显增加,在FDGPET显像上表现为明显增高的放射性浓聚,以半定量指标标准摄入值(SUV)作为界值。

在胸片或CT上不能确诊的肺部肿块,当SUV值2.5作为恶性肿瘤的阈值时。FDGPET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1%。本组有6例患者在行PET/CT定性后,进行定位放疗,效果较好。虽然PET/CT对无症状肺部肿块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由于其不能对肿块分型,加之费用昂贵,故为推荐检查。

从结果上看,不管是手术组还是非手术组,恶性肿块的发生率都很高,不管是首选的CT检查还是推荐的PET/CT都不能确诊,只有手术切除才能达到确诊和治疗的目的。

猜你喜欢
岁者口腔溃疡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论文写作中需注意的“模糊”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