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路减压自体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2012-04-10 07:56李荣西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椎板椎间植骨

李荣西

(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 274035)

腰椎滑脱症作为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1],逐渐被人们认识。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方法多样,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失稳的椎体及滑脱椎体的复位[2]。作者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路减压自体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腰椎滑脱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40~68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15年,平均3年4个月。其中L4滑脱18例,L5滑脱10例。按Myerding分级,I度12例,II度16例。退变性滑脱5例,峡部裂型滑脱23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痛和神经痛,其中双侧下肢痛16例,单侧1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6例。小腿外侧、足背痛觉减退20例。跟腱反射减弱12例。术前均拍摄腰椎正侧位、双斜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及腰椎CT了解腰椎管峡部裂、活动度、滑脱程度、椎管是否狭窄及稳定情况。

1.2 方法 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俯卧位,取腰背部后正中入路,切开腰背筋膜,沿棘突两侧骨膜下剥离并牵开椎旁肌肉,显露两侧椎板小关节突及横突根部,充分显露滑脱椎的椎弓根。以上关节突外侧缘垂直延长线与横突平分线处为椎弓根螺钉置入点,在滑脱椎及下位椎体的椎弓根开孔,C型臂X光机透视定位满意后,置入两组椎弓根螺钉。滑脱椎为提拉螺钉。将纵向连接棒与螺钉连接,通过钉棒的撑开系统撑开椎间隙,旋紧提拉螺钉的螺母使滑脱椎体复位。然后整块切除滑脱椎的游离椎板,探查双侧神经根管,有侧隐窝狭窄者切除关节突内1/3,必要时可潜行扩大神经根管。牵开硬膜及神经根,用椎间绞刀及刮匙摘除椎间盘及髓核组织,刮除终板软骨面,直至露出软骨下骨,加压冲洗椎间隙内组织碎屑,将整块取下的游离椎板修成大小合适的植骨块植入椎间隙,并通过钉棒加压系统适当加压使植骨块稳定。C型臂X光机透视证实椎体复位、椎间植骨满意。

2 结果

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27例症状完全消失,有1例术后L5神经根有刺激症状,经休息、药物配合局部理疗,4周症状缓解。术后常规拍摄腰椎正侧位片,12例I度滑脱完全复位,16例II度滑脱15例完全复位,1例部分复位。完全复位率96.4%。6~12个月后X线显示椎间植骨均骨性愈合。

3 讨论

腰椎滑脱的治疗牵涉到较关键的三个环节:1)解除神经受压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减压。2)椎体滑脱的复位固定。3)椎体滑脱椎间植骨融合,维持脊椎稳定[3]。

3.1 解除神经受压因素 有针对性地进行减压,彻底的减压是腰椎滑脱疗效满意的关键问题之一。滑脱腰椎的硬膜囊、神经根可在滑脱平面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等部因受压而出现临床症状,所以手术疗效的关键是必须彻底切除受压平面增生变厚的椎板、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增生内聚的部分关节突,充分扩大神经根管,使硬膜囊和神经根不再受压,从而消除症状[4]。

3.2 椎体滑脱复位固定 对腰椎滑脱手术过程中是否需要复位、是否需解剖复位存在较多争议;贾连顺[5]认为,对于小于50%的滑脱患者,无论滑脱类型、程度如何,一般只需行原位融合。侯树勋等[6]认为,对小于33%的滑脱不需复位,大于33%的滑脱应尽量争取复位。Kim等[7]认为,原位融合的疗效较好,不需再复位,复位反而易引起并发症。我们认为,对Ⅰ~Ⅱ度滑脱的椎体应尽量争取复位,只要充分松解,复位并不困难,从而恢复原有的生物力学关系。复位的意义是:1)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2)可增加融合面积。3)减压更彻底。

3.3 椎体滑脱椎间植骨融合 维持脊椎稳定,任何坚强的内固定只能起到临时稳定作用,为骨性融合提供条件,唯有良好的植骨融合才能最终维持脊柱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8]。根据Denis三柱理论,椎间融合技术是最符合生理要求的。采用自体骨行腰椎椎间融合有以下优点:1)有效维持椎体高度,重建腰椎生理前凸,承担脊柱纵向负荷。2)利于椎间孔直径,减少神经根的卡压。3)椎间融合能提供较大的移植空间,最多可达椎体终板面积的60%以上,提高了愈合率[9]。4)减少应用高值耗材增加的住院费用。本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滑脱完全复位率96.4%,椎管有效的减压和自体骨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可使脊柱节段更稳定,防止滑脱和再移位的发生。

[1] 侯树勋.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29;846.

[2] 叶启彬.邱贵兴.脊柱外科新手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44-345.

[3]周红羽,张连仁,刘家勇,等.Rf与圆柱状骨笼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J].中 国骨伤杂志.2003:16(3):161.

[4]沈是铭,毛宾尧,应忠迫,等.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体会[J].临床骨科杂志,1999,2(1):45.

[5]贾连顺.腰椎滑脱和腰椎滑脱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8):815-817.

[6]侯树勋,史亚民,吴闻文,等.腰椎滑脱手术治疗适应证和术式选择[J].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2):707.

[7]Kim NH,Lee JW.Anterior interbody fusion versus posterolateral fusion with transpedicular fixation for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 in adults[J].Spine,1999,24(8):346;812.

[8]陈鹏,叶君健,林建华等.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及两种融合术的疗效评价[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9).751.

[9]张翠华.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3).382.

猜你喜欢
椎板椎间植骨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