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15例

2012-04-10 07:56李战华綦翠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低血糖症降糖药低血糖

李战华,綦翠霞

(平度市人民医院,山东 平度 266700)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院收治的15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16~74岁,平均46.5岁,均有明确的糖尿病史,病程最短2年,最长28年,其中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11例。坚持用胰岛素治疗者9例,其余6例间断注射胰岛素,并不规律服用降糖药物。

1.2 临床表现 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多语或嗜睡,浅昏迷2例,深昏迷1例,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弱3例,呼吸急促(>30次/min)4例。出现心动过速5例,腹泻1例,偶尔早搏2例,呕吐2例。

1.3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5~10)×109/L7例,大于(5~10)×109/L8例,血钾3.6~5.3 mmol/L6例,3.0~3.5 mmol/L5例,小于3.0 mmol/L4例。血糖1.2~2.5 mmol/L,尿糖和尿酮体均阴性。

1.4 治疗 确诊后立即用50%葡萄糖40~60 ml静脉注射,之后用5%~10%葡糖糖500~1000 ml静脉滴注,并每小时1次,监测血糖24 h,然后每两小时1次监测血糖48 h,使血糖控制在10 mmol/L左右。患者清醒后可进软食,每天监测空腹血糖,同时注意并发症的治疗。本组病人经过上述治疗后病情稳定,空腹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病因与发病机理 糖尿病患者产生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为用药过量、用药不当、进食不足或未进食、运动量过大所致,其中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或因其他疾病应用了可降血糖的药物,如扑热息痛、心得安等。本组中有4例由于自己注射胰岛素,其他7例长期服用降糖药物,4例自服广告药品,而未能及时监测血糖,使药物过量而发生低血糖症。一般认为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为主,中枢神经系统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等,可有幻觉、躁动、易怒等精神症状。皮层下受抑制可出现躁动不安,甚至强制性惊厥等,波及延脑时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射消失,如血糖进一步降低或低血糖持续未能纠正,常不易逆转甚至死亡。

2.2 临床表现 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血糖低的程度、速度、时间长短及患者机体反应有关。出现低血糖昏迷患者血糖多降至2.8 mmol/L以下,神经系统症状轻者躁动不安、多言多语、视幻觉、恐惧症、嗜睡及感觉异常等。重患者出现昏迷、惊厥、抽搐,甚至尿失禁、偏瘫等。

2.3 诊断 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均有发生低血糖症的危险。若已脑缺糖症状为主要表现者,易误诊为精神病、神经疾患或脑血管意外等,其他还应注意与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肝源性低血糖、肾源性低血糖、反应性低血糖等鉴别。除详细了解病史和典型体征外,鉴别的关键是立即监测血糖、尿糖及尿酮体。血糖明显降低、低血糖症状、供糖后症状迅速缓解即可确诊。

2.4 治疗 轻者可口服糖水、含糖饮料可迅速缓解。重者迅速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必要时加用氢化可的松或胰高糖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几点:1)对低血糖的治疗通常见效迅速,如对治疗反应差,其原因或是低血糖持续时间已久,对神经系统已引起严重的不可逆性损害;或是昏迷不单是由低血糖所致,应进一步考虑是否同时由其他原因所致的神经系统症状。2)对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时,要想到低血糖反应有可能反复发作,故治疗应持续观察数天,如格列本脲,其半衰期长,而且其代谢产物亦具有降糖效果。3)大部分磺脲类降糖药从肾脏排除,并发肾功能损害者,其从肾脏排除量减少,延长其半衰期,故对并发肾功能损害者发生低血糖症时,治疗观察时间应相应延长,以防病情反复。

猜你喜欢
低血糖症降糖药低血糖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持续脑功能监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低血糖症应如何调治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