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012-04-10 07:56刘聪纪晓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吉非酪氨酸激酶

刘聪,纪晓

(莒南县人民医院,山东 莒南 276600)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肿瘤细胞生长因子为靶点,有针对性的阻断这些因子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目的,已在胃肠间质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治疗中显示出高效、低毒等特点[1]。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应用较频繁且疗效确切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从理论到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是一类催化ATP上γ-磷酸转移到蛋白酪氨酸残基上的激酶,能催化多种底物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细胞内与靶点相关联的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作用,从而阻止靶点功能。常见的有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 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糖蛋白的跨膜受体,也称HER,共四个,分别叫HER-1、HER-2、HER-3、HER-4、一旦特异性配体(EGF)结合上去,就能通过相应的酪氨酸激酶的自身磷酸化作用而激活受体,从而激发了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连锁反应使DNA合成、细胞生长和存活。EGFR在相当一部分肿瘤中都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HER-2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其过度表达见于20%~30%乳腺癌[2],还可见于卵巢癌、肺腺癌[3]、胰腺癌、胃癌[4]、大肠癌。其他 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

2 Bcr-Abl染色体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95%左右均有第9号染色体ab1和22号染色体bcr长臂的异位,被称之为Ph1染色体。两种染色体的基因重组在一起,产生融合蛋白p-210,定位于细胞膜,为具有较高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致癌蛋白,从而刺激白细胞增值,导致白血病的形成,而这一改变早于血液和骨髓的改变。所以Ph1染色体已经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5]。

3 主要几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伊马替尼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最成功的范例,还可抑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和干细胞因子(SCF)受体的酪氨酸激酶,用于CML的慢性期、进展期、急变期。慢性期疗效优于进展期及急变期[6]。另外用于表达c-kit阳性的晚期、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7]。2)吉非替尼Gefinib-易瑞沙-IRESSA-为强有力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晚期NSCLC一线或铂类失败后二、三线治疗,疗效确切[8]。本品在女性、亚洲、非吸烟、腺癌及肺泡癌患者中由于EGFR基因突变较多,因此疗效也较好[9]。本品联合化疗,优势明显[10]。3)埃罗(厄洛)替尼erlotinib-特罗凯-TARCEVA-(HER1/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EGFR阳性和不吸烟的患者中疗效明显。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二、三线治疗[11],同时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和吉西他滨健择联合作为晚期胰腺癌一线治疗标准方案[13]。4)索拉非尼-多吉美-Nexevar具有双重抗肿瘤作用:一方面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通过抑制VEGF和PDGF受体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晚期肝癌可获益[14]。5)舒尼替尼Sunitinib-sutent-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VEGF-R1,-R2,-R3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R-β)、KIT、FLT-3和RET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通过特异性阻断这些信号PDGFR、VEGF传导途径达到抗肿瘤效应。用于肾细胞癌,与干扰素相比能显著提高PFS(11>6月)及OS[15]。用于格列卫治疗失败的GIST,能显著延长PFS(27.3>6.4周)[16]。6)拉帕替尼(Lapatinib)-Tykerb 是一种能同时抑制 EGFR(ErbB-1)和 HER-2(ErbB-2)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小分子酶抑制剂。Lapatinib可同时作用于EGFR和HER-2的胞内部分,同时可抑制截短型HER-2的磷酸化。小分子的 Lapatinib能通过血-脑屏障,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乳腺癌的脑转移灶。因此,Lapatinib已成为单抗治疗无效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新药[17]。联合卡培他滨治疗ErbB-2过度表达的既往接受过包括蒽环类、紫杉醇、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18]。

总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性强,毒性低,无剂量依赖性,口服方便,一部分可逆转药物耐药。与化疗药物同用,可提高化疗的疗效。EGFR抑制剂还可增强放疗疗效[19],但是同样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不同的疾病时表现出不同的疗效,在同种疾病不同年龄、性别、民族亚组中表现出不同的疗效,所以需要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后才能确定用药。

[1] 熊建萍,赵建国.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09,24(4):329-333.

[2]余琦,杨江辉,李宁,等.HER-2基因及蛋白的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4(21):25-27.

[3]张志红,倪琛琛,于敏,等.105例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8(68):20-22.

[4]卞保祥,郑义同,晏淼,等.HER2及EGFR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4(10):11-13.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54.

[6]宋耕,轩菡,王年飞,等.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24(6):176-178.

[7]黄雪,谭至柔,宁红健,等.伊马替尼治疗不能切除和(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的系统评价[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6(21):66-73.

[8]罗春.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2,3(19):157-158.

[9]靳凤娟,颜敏,宋文华,等.吉非替尼治疗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1,10(16):116-118.

[10]林晓辉.化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研究[J].现代医院,2011,4(12):28-30.

[11]万莉娟,陈颖兰,周建英,等.厄洛替尼二线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1,6(13):31-32.

[12]刘显红,马丽霞,张爽,等.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4(32):52-53.

[13]Cartwright T,Richards DA,Boehm KA.Cancer of the pancreas:are we making progress?A review of studies in the US oncology research network[J].Cancer Control,2008,15(4):308-313.

[14]黄振.肝细胞肝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11,4(27):16-18.

[15]Demetri GD,van Oosterom AT,Garrett CR,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ni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 after failure of imatinib: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The Lancet,2006,368(9544):1329-1338.

[16]Motzer RJ,Hutson TE,Tomczak P,etal.Overall survival and updated results for sunitinib compared with interferon alfa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carcinoma[J].J Clin Oncol,2009,27(22):3584-3590.

[17]冯焕荣,李青,王海琳.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拉帕替尼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4(12):132;156-157.

[18]江泽飞,边莉.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应用策略[J].中华普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4(6):19-25.

[19]黄鹂,王俊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与放疗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2,2(20):194-196.

猜你喜欢
吉非酪氨酸激酶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
枸骨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与抗氧化作用
蔷薇花总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行为
PVC用酪氨酸镧的合成、复配及热稳定性能研究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
吉非替尼致多系统严重不良反应1例
Doublecortin样激酶-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